【宝妈烦恼】
我家芒果还有两个月就满六岁了,明年就要踏入小学了。在我眼里,芒果就是个小大人,好像懂很多事情,有时候还讲的头头是道。我当然知道这肯定与她爱阅读有关系,但是不是有句俗语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我坚持相信,其实动静结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这似乎与妈妈们常说的圈养和放养相得益彰。现在的孩子该圈养还放养呢?
【宝妈提问】
家长们常说的圈养与放养,它们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明桥:所谓的圈养,就是把孩子束缚在自己的身边,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家长抢先去做,事事代劳,生怕孩子犯错或者遭遇挫折失败,剥夺了孩子尝试与挑战的机会,也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与失败的机会。我们把这称之为“过保护”。对孩子过保护,其结果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顺从或依赖他人。严重者更是害怕群体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
所谓放养,就是对孩子放任不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不安和挫折,他们需要通过向父母撒娇来释放精神的不安和压力。如果父母以放养为由,一味地拒绝孩子的撒娇,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父母和外界的信任,封闭自己的情感,将自己与家庭、社会隔绝开来。此外,当孩子犯错时,也需要父母及时给予批评和教育。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犯错,放纵孩子的错误,一方面会使孩子越发模糊规则的底线,同时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并不在意,自己对家庭和社会是个无关紧要的存在,因而更会破灌破摔。
家长在选择圈养的方式或者放养的方式的时候,需要结合孩子的性格考虑吗?为什么呢?
明桥:圈养和放养都是不可取的。教养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结合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因龄施教。“尊重”的核心是把孩子视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不论他做得好与不好,不论他听话与不听话,都接纳他,爱他,守护和陪伴着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明桥大二 新浪微博:明桥大二
儿童咨询机构特约医生、学校心理医生。曾作为日本内阁府特邀专员赴日本地震灾区指导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著有《宝宝生病了怎么办—你不可不知的儿科知识》、《快乐育儿宝典》系列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