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红,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著有《孩子任性怎么办》《如何表扬和激励孩子》《如何批评和惩罚孩子》《培养幼儿好习惯》等。本版文字选自妇女出版社的《孩子入园,爸爸妈妈知道的事》。
最近几个早晨上幼儿园时,洪女士与女儿熹熹之间总是因为穿衣服而针锋相对。熹熹过年的时候,姑姑送她一件黄色毛衣,大家都夸这件毛衣漂亮。现在天气变冷了,妈妈要为熹熹换上一件红色厚毛衣,她就是不愿意,还要穿那件黄色薄毛衣。洪女士跟她讲道理、吓唬她,熹熹软硬不吃,依然不肯穿。妈妈只好顺从她,结果熹熹冻得感冒发烧了。洪女士纳闷:女儿为什么这么倔强不听劝?为什么那么喜欢黄色毛衣?
每个人都有审美偏爱,它指引人们优先喜欢和优先选择某一事物或者事物的某一特征。心理学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宝宝先天具有一些比较带有普遍性的审美偏爱,例如,明显地表现出对黄色、红色和白色的偏爱,其次才是绿色、蓝色和紫色。由此可见,3岁左右的宝宝偏爱鲜艳和明亮的颜色。三四岁以后,由于宝宝的想象力和个人经验的丰富与差异,对颜色的偏爱越来越个性化,这就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和分析自家宝宝的审美特点了。
经研究了宝宝对童装的审美情趣,结果发现:宝宝最喜欢的是服装上的装饰物,接着是款式和色泽,面料则在宝宝的关注之外。由此可见,宝宝穿衣的审美情趣与成人差异很大,当成人在为宝宝考虑服装的功用特征的时候,例如保暖防晒、遮风挡雨、方便舒适,宝宝的眼睛却盯在衣服的某一小装饰物、某一个漂亮花边或者鲜亮的颜色上了。妈妈和宝宝有时候之所以出现对峙和较量,是因为两人没有想到一块儿。
【家园.Com】
帮助孩子学会穿衣和审美的4大良策
重视孩子的审美体验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父母通常认为审美对孩子而言是不重要和最简单的,学得知识能力、品德好、会交往才被父母认为是很重要和不简单的。其实不然,学习科学文化要让孩子付出艰苦的脑力和意志,最后服务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有审美体验是服务于自己的身心和谐关系。
防止孩子出现摆阔和攀比的意识与倾向
大班要举行新年联欢活动,小朋友们都穿着新的衣服,到幼儿园向大家展示。文文问:“老师,你看我的衣服好看吗?”老师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的铭铭就说:“我的比你的好看,我的300块钱。”据老师反映,铭铭经常跟小朋友比自己的衣服、鞋子和玩具,一出口就是这个东西值多少钱,那个东西有多贵,而对事物本身美在哪里、好在哪里关注得不够。
家庭生活与时尚潮流紧密相连,爱子心切的妈妈对时尚和品牌童装比较青睐,而且经得起考验的品牌让妈妈对服装的质量和流行趋势无后顾之忧。同时,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孩子作为受教育者,不宜对名贵、名牌和高档消费有太强的印象和记忆,这会让他滋长不适宜的攀比心理。观察发现,两三岁的宝宝还不会有时髦和品牌意识,而长期受家长暗示和引导宝宝则会对名牌和奢侈品比较感兴趣。
买衣服的时候投之所好
如果家长以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宝宝喜欢的,自己认为实用的就是对宝宝实用的,那么家长就得有心理准备:宝宝有时候会让你失望,甚至你会遭到宝宝无言的抵抗。如果家长对宝宝的审美偏爱把握得不够敏感和准确,就可能遇到洪女士的困惑:女儿为什么不接受我的关怀和爱心?她为什么那么倔强?其实,宝宝不是故意惹妈妈伤心,她还困惑呢:为什么妈妈不让我选择我所爱的?妈妈为什么那么固执呢?
引导孩子享用服装的卫生与整洁
儿童喜欢选择“爱我所爱”而不是“为我所用”。有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只喜欢穿某一套服装,衣服已经脏兮兮了,老师和妈妈跟他讲道理,先穿别的衣服,等这套衣服洗干净晾干了再穿。他不愿意,干脆睡觉也穿着衣服,不让妈妈洗。妈妈没办法,只好给他又买了一套同样的服装,两套换着穿,宝宝这才享用到卫生整洁的服装所带来的舒适与美观。如果妈妈懂得用宝宝的审美偏爱来引导,或许宝宝就不那么焦虑和极端了。假如这个宝宝喜欢“天线宝宝”,妈妈就悄悄地在其他服装上贴上许多“天线宝宝”图片,然后编一个诱人的故事,让宝宝因“天线宝宝”而对这套衣服产生亲和性,这样就能缓解宝宝的偏执和迷恋,使宝宝的审美情趣变得更加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