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口奶粉“假洋鬼子“的几个可能

婴童网

虽然“史上最严乳业新证“所能产生的实际影响依然有待时间地验证,但是好歹刮了风下了雨,这样的管控尝试本身很值得赞扬和鼓励。相比之下,进口奶粉地各项管控措施就称得上是”无为而治“了。

关于进口奶粉“假洋鬼子“的几个可能

关于进口奶粉管控,目前公开的官方文件是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布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商及产品信息》,但是正如网站公告中所述:“本名单中所公布的信息为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注册的境外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信息和进口商信息。实施境外乳品生产企业注册规定前已进口,但目前尚未获得注册批准的生产企业及其相关进口商和产品信息不包括在内。”简而言之,这一榜单只是根据之前的进出口记录所做的品牌汇总,对于榜单中所列品牌的合法性则不予置评。而且这个数据还正在持续更新中。据悉,新西兰现有13家合法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但是已经审核的仅为5家,还有8家等待后续跟进。

从实际结果上来看,相比之前,进口奶粉的品牌数量并没有大幅下降,更没有一个明确的表单告知消费者各品牌的合法性。这些都表明,关于进口奶粉地管控,尚未进入稳定有序、有法有据的阶段。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笔者想要论述一下关于“假洋鬼子“的几种可能,希望能够还原一个相对准确的背景环境。

笔者曾不止一次撰文,对进口品牌掌控国内市场的现状深感痛心。但是相比这些进口品牌,更令人愤怒的则是那些所谓的“假洋鬼子“。在这里笔者希望先表述一下”假洋鬼子“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在很多情况下都被有意无意地误导了。

总的来说,目前有三类品牌容易被叫成”假洋鬼子“。第一类指的是实际为国内奶源,装一个外文包装,以国外品牌的名义在国内销售,声称自己是进口奶粉。第二类是指国内品牌找国外的生产企业代工,然后再返销国内市场。第三类则是指国内品牌在国外设立工厂,生产产品后再往国内销售。

虽然这三类企业都有可能被称为”假洋鬼子“,其实准确来说,第一类品牌是违法的,压根就不应该存在。第二类品牌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国内品牌商仅为销售公司,并不具备相应实力,这类企业通常也会着力宣传其品牌的海外血统,有意淡化或者隐藏自身历史,当年盛极一时的多美滋就是典型;其二是国内知名品牌商,寻求海外OEM,在宣传中也坦承相应信息,这批品牌会逐渐成长为第三类品牌。在第二类品牌中,第一种情况是真正意义上的”假洋鬼子“,而第二种情况,其实在笔者的观念中,OEM是生产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能够更好地集合全球范围内的优势资源,这种生产方式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得到验证,只要是主动、透明地向消费者传递准确信息,那么就不应该被否定。在第二类品牌当中,其实品牌商的资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大部分”假洋鬼子“都是一些贸易商通过各种渠道注册的品牌。对于这样的品牌,利润是最直接的诉求,违规操作更易于获得高额利润,而一旦查处所付出的代价又微乎其微,所以自然就有一些品牌会铤而走险了。相反,如果该品牌具备企业实体,也已经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雅士利,一旦违规操作将会对品牌造成重大损失,自然也就制约品牌商进行规范化操作。

当然,现在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地表明了未来政策地发展方向,所以很多品牌抢先往第三类品牌发展。这种模式虽然成本很高,对企业的压力也更大,但是能够规避风险,所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这一模式。合生元在被国内质疑多年后终于在法国收购企业也算是另一种漂白;而光明在新西兰收购工厂,欢恩宝在新西兰直接投资建厂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者简介:朱牛扬,68年生,内蒙古人。93年进入乳制品行业,逾20年的乳业经验,曾任奶源、生产、销售各环节,见证了各大品牌的发展之路,现任某知名品牌高管。喜抱打不平,好仗义执言,因直言不讳而屡屡树敌,亦因刚正不阿而赢得薄名。以“猪牛羊”知名撰文,不为博眼球、争虚名,只为还国人一个公开透明的真实乳业现状。详情请关注本人的微信:奶粉观察(微信号:naifenguancha)。也可以关注本人新浪博客:

www.http://blog.sina.com.cn/u/5133860481)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