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艳蕊
近日,澳优乳业原三位执行董事中的二位辞职,其中包括公司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颜卫彬。而接任二人工作的高管则多数拥有伊利背景。
2022年1月,伊利成为澳优第一大股东。此次伊利对澳优高管层的“大换血”,外界认为与澳优今年上半年业绩不理想有关。
上半年,澳优营业收入35.12亿元,同比减少3.67%;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减少10.26%,其中,澳优旗下的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连续多年在我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中排名第一。
澳优执行董事辞职,多位伊利背景高管上任
9月12日,澳优乳业发布了公司管理层变动公告,有2位高管离职。
自2023年9月12日起,颜卫彬已辞去澳优乳业执行董事、行政总裁、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和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的职位;吴少虹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的职位。
二者辞任原因皆为决定投入更多时间于其他事务。同时因吴少虹的辞任导致澳优乳业现任董事全部为男性,依据相关要求,公司将尽最大努力在本公告之日的三个月内物色合适的女性董事人选。
另有一位高管辞去部分职务,仍在公司任职。
公告显示,王炜华已辞任澳优乳业公司秘书、董事会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的职位,其辞任上述职位后,仍将担任公司首席合规官。
同时还有高管获得新的委任。
澳优乳业已委任任志坚获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委任张志为公司执行董事。张占强现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已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公司授权代表。
王文崧现为澳优乳业首席财务官,已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及授权代表之替任人。黄沛翘已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
此次新获任的执行董事任志坚、张志分别于2022年7月和2023年1月加入澳优乳业,均有伊利背景。
新任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张占强于2022年3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此前也曾在伊利工作过。新任董事会秘书王文崧同样在伊利有过任职经历。
澳优创始人离职,新任大股东上任
此次辞职的颜卫彬为澳优乳业的创始人。公司于2003年9月成立于湖南长沙,在颜卫彬的带领下发展公司推进资本化和全球化。
截至目前,澳优在全球共有九个工厂,中国一个、荷兰五个、澳大利亚两个、新西兰一个,已形成囊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儿童奶粉、成人奶粉、液态奶、益生菌、果泥及营养品的多元化布局。
澳优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自2018年至2022年,连续5年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中销售份额超六成。
公司官网提及,2009年10月,澳优乳业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港上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
2011年,澳优收购了荷兰百年乳企海普诺凯集团,佳贝艾特正是后者的品牌。
2014年,澳优在荷兰启动投资兴建Pluto工厂和Hector工厂;2016年收购澳洲营养品公司Nutrition Care、与新西兰乳品公司Westland合资新建PNL工厂;2017年收购澳洲ADP、Ozfarm。
2018年10月,澳优引进中信农业基金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2022年1月,澳优引进中国乳业的领先市场参与者伊利股份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这也是澳优乳业此次新任高管多数拥有伊利背景的原因。
澳优上半年营收、利润双降
2023年上半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35.12亿元,同比减少3.67%;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减少10.26%。
澳优营业收入中牛奶粉业务录得营收12.62亿元,同比提升2.4%;羊奶粉业务(即“佳贝艾特”)营收15.04亿元,同比减少13.3%。
其中,佳贝艾特的中国业务在报告期内进行了渠道梳理,对分销渠道整体存货水平实行更严格控制。叠加宏观环境因素及上文所述清理旧品牌“悠装”库存,佳贝艾特于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的营收减少20.4%。
尽管营业收入变少,但在羊奶粉赛道上,佳贝艾特产品依旧保持领头羊地位。
以中国终端动销销售量增幅计算,佳贝艾特于2023年上半年逆市增长,同比提升2.4%;以终端动销销售额增幅计算,2023年上半年佳贝艾特市场份额占比由26.6%进一步扩大至27.2%。
同期,佳贝艾特的海外市场延续2022年的增长势头,录得同比117.5%的增长。
2023年上半年,澳优毛利率由2022年中期的47.6%下跌至42.0%。公司认为,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为了清理旧品牌“悠装”库存,给予集团自家品牌配方奶粉产品分销商的折扣提高。
其次,成本上升。报告期内,原奶平均价较2022年中期期间有所上升。
最后,欧元兑人民币持续升值,也影响到了公司的毛利率。
后续澳优将如何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