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
近来,围绕预制菜出现了不少争议,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个走红的小视频。在视频里,5岁小男孩对妈妈说不必花时间做饭菜,他不吃妈妈做的饭菜也可以长高长大,而他更愿意看到省下时间打扮得发着光的妈妈。笔者认为,好吃、好做、好营养的“三好”预制菜,或许有助于让小男孩的愿望成真。
有效的科学传播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情绪交流,有设身处地的帮助和安慰,是人文关怀基础上的技术辅导和风险交流。要想让连隔夜菜都不愿意给孩子吃的妈妈们转变对预制菜的态度,那就要能消除妈妈们的所有疑虑,用营养数据、感官品评说话,生产出省心、安心、放心的“三好”预制菜。
只有执行到位的高标准才能催生出高品质预制菜。毋庸置疑,孩子们需要入口的预制菜标准要像婴幼儿配方奶粉一样,必定是最高级别的,现在市场上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预制菜各种“标准”,大多是换个名字原地打转。换言之,敢于直击行业短板的“三好”预制菜标准,才可能带动整个行业向前进一大步。
首先,预制菜的原材料从哪里来的,不能是笔糊涂账。比如排骨炖萝卜,小猪的爸妈是谁,小猪住在哪里、吃啥长大的,啥时打过啥疫苗,用过啥药;萝卜坑挖在哪里,谁种的,什么时间用过哪些农药和化肥,谁买的,谁在啥时候把它和猪排一起做成菜的?这些问题看似不着调,其实个个都是保证原材料品质的好问题。大数据时代,一扫码,谁都看得清楚明白,不用担心瘦肉精、僵尸肉、走私肉,不必害怕抗生素残留、农残超标和重金属污染,这些基本信息透明化,无疑是公众对预制菜建立信任的基础。为了孩子健康,预制菜使用有机食材是值得鼓励的。
再则,预制菜用没用添加剂,用了啥添加剂,“三好”标准当然就是审慎添加,能不加就不加,能少加绝不多加,不可以多添为佳。谈“预”色变很大部分是谈“添”色变的延展,添加剂多是公众最担心的焦点。消费全面升级,焦虑的范畴除了吊白块、苏丹红这类非法添加,还关注合法添加剂的使用必要性。比如防腐剂,很多经过高温熟制的预制菜,细菌已被杀光了,加之冷冻贮运、密封包装有效阻止细菌繁殖,没有防腐剂的情况下也能放很久。另外,出于谨慎的预防性安全原则,不用有争议的人工合成色素,培养孩子习惯食物真实的颜色;不用可能影响肠道微生态的乳化剂、人工甜味剂等。这些都写到标准里,做得到的企业就进来,做不到别想歪点子硬塞进来。
另外,预包装食品不可或缺的营养标签,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钠等信息都要清楚标注,过敏原提示不能少,以及在此基础上用来解释营养成分水平高低和健康作用的“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都应该有。可以直接标注端出来的每一份菜的数值,而非以100克为标准,这样更加一目了然。
安全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但远不是“三好”预制菜的全部。预制菜不能让孩子们缺失了烟火气的氤氲和仪式感的获得,种类和口感不能被牺牲,升级迭代的“三好”预制菜,不仅要提供配比均衡的营养供给、足够丰富的品类选择,还要在形式变化中传承弘扬中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你吃什么,什么就是你”,孩子的健康是从孕妇开始,孩子接力,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健康追本溯源,都能从吃出发,落实到吃。为健康夯实物质基础,是实实在在的唯物主义精神。(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百家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