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言:一生已看透2件事

婴童网

他是人们眼中的史学天才,前途无可限量,却在距离高考还有一百天的时候选择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言:一生已看透2件事

他就是陕西西安的高三学生林嘉文。

在同龄人都在为高考奋力一搏的时候,林嘉文就已经出版了两本史学著作的书籍,文辞俱佳,见解独到,得到了史学界学者的一致好评。

“读史可以明智 知古方能鉴今”,林嘉文对历史的精通,让他比同龄人更通透。

然而智者总是孤独的,林嘉文好似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待芸芸众生,他看透了世俗社会的不完美,也看透了未来生活中的桎梏。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导致林嘉文患上了抑郁症,最终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史学启蒙

林嘉文1998年出生在陕西西安,爸爸是一名律师,妈妈、外公外婆都是教师,家庭学习氛围浓厚,从小浸润其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其他孩子还只想着玩耍的时候,小小年纪的林嘉文已经能熟练背诵唐诗三百首等诗词,成为了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等林嘉文年纪再大一点的时候,曾经是人民教师的爷爷会让林嘉文读一些古代文学著作或者历史典籍。

渐渐地,林嘉文对历史越来越感兴趣,古代典籍中枯燥生僻的文字对于别人来讲可能晦涩难懂,但对于林嘉文来说,就像是待解锁的宝藏,研读史学经典名作成为了他放松解压的的一种方式。

当时还在上小学的林嘉文,就已经熟读《史记》、《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经典史学著作。

林嘉文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三分钟热度,遇到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词句,他就查阅资料,跟字典中的文字去对比,一定要把不懂得地方搞清楚才肯罢休。

如果说历史典籍构筑了林嘉文的史学框架,那么《百家讲坛》这档节目则给林嘉文的史学世界画上了一抹鲜亮的颜色。

最初,林嘉文是陪家人看了一期,随后就被节目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新颖的观点所吸引,此后林嘉文便成为了节目的忠实观众,每一期节目都舍不得错过。

整期节目看下来,林嘉文会做一个小结,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和老师一些精彩的观点记录下来,慢慢梳理清楚。

知识储备慢慢丰富起来的林嘉文,还会有自己的思考,他曾经问父母,为什么要把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攻打定义成侵略,而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战争就被称为收复失地?

林嘉文对历史的热情让爸爸发现,儿子在历史学习方面不但有坚持下去的毅力,还很有天分,于是更加支持儿子的学习,父子俩会一起学习讨论,还会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写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进行交流辩论,家里的休闲时间往往也会变成一场历史辩论赛。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坚持不懈的学习,让林嘉文对历史的研究逐步深入,

对于林嘉文来说,学历史不再简单的是一种爱好,而是成为了他想刻苦钻研的一门学问。

二、年少成名

小学阶段的长期学习与积淀为林嘉文在史学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进入中学之后,林嘉文对历史的研究逐渐开始系统化,面对各种历史问题,林嘉文每每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一次历史课上,讲到鸦片战争的时候,历史老师将鸦片战争的原因归结为外来侵略者的贪婪卑劣。

但是林嘉文对此并不完全赞同,于是向老师提出,单纯的把原因归结为侵略者的贪婪卑劣是不是过于绝对,“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鸦片交易并没有明显减少,各方资料中都有迹可循,这其中应该也有清政府的默认和一些社会因素在的。”

林嘉文的一番话,让老师也不知如何作答,只是简单附和之后继续讲课。

这也让林嘉文对应试教育下,学生只会考试,却不去独立思考产生了一种无奈和悲哀。

林嘉文认为历史不应该是枯燥的,应该是生动的鲜活的,他读史却不一味地相信书本,每次都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一个历史事件,他会多方查阅资料,并将这些零散的内容和自己的观点想法记录下来。

在某一次读到了岳麓书社胡宝亮的一篇文章后,内心十分触动,当即写下一篇书评,一气呵成,见地不凡,而收到这篇书评的胡宝亮也十分惊讶。

胡宝亮不敢相信这篇书评居然是出自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初中生,于是特意打电话联系林嘉文,此后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分享研究内容和学习心得。

没多久,林嘉文再次给了胡宝亮一个惊喜,原来此前林嘉文一直在坚持写作,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读史心得写成了一本30万字的书籍,书名定为《当道家统治世界》。

这本书得到了胡宝亮的高度认可,马上承诺可以出版,但林嘉文却向出版社提出了一个要求:隐去自己的年龄身份。

胡宝亮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林嘉文竟然如此通透,林嘉文只想将作品出版,并未过多的考虑这本书能给自己的带来的名和利。

2014年6月,《当道家统治世界》正式出版,一时间好评如潮。

林嘉文没有被眼前的光环迷住双眼,他继续在历史的世界中不断积累和探索,在第二年,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这次,林嘉文,选择站到台前,公开了自己的年龄身份。

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写出这样精彩内容的人居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

许多史学界的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林嘉文是“史学界的天才”。

媒体也是用极尽华丽的辞藻来赞扬林嘉文,这个曾经站在历史书本之后的少年被戴上了“史学天才”的皇冠。

三、终成过往

“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林嘉文本无意于“史学天才”这顶皇冠,但却又承受了天才光环下的压力,这种压力成为了一只无形的大手,慢慢改变了他的生活。

林嘉文的两本书出版之后,备受赞誉,很多媒体纷至沓来,想对他进行采访。

最初的林嘉文是抱着宣传历史这一学科的心态接受采访,他想让更多人爱上历史,想把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更多地传扬给每一个人。

但媒体的关注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最开始为了采访到他,不少人会对他围追堵截,只为了能挖掘一点“史学天才”的最新动态,父母也被频繁的采访,讲述自己的育儿理念,一家人变得谨小慎微,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会被媒体放大,造成不良影响。

即便家人已经很小心,后来舆论风向还是慢慢发生了变化,有的人开始质疑,这样精彩的内容怎么可能是一个学生写的出来的,于是“林嘉文造假”的声音开始出现,舆论出现了反转,砸向这个还未步入社会的少年。

学校的很多同学也会跟他开玩笑叫他“林老师”,林嘉文在学校感到格格不入,愈发觉得孤独与焦虑。

林嘉文内心感到十分迷茫和无助,自己本来只是个一心只想研究历史的学生,可是他睁眼看到的,却尽是社会的名利浮华。

其实“读史明志”的林嘉文明白,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只是一粒微尘,但这一粒微尘被社会裹挟向前,由此产生的无力感却又在无时无刻的影响他。

“我真如人们所说,是个史学天才吗?”

“如果做不出新的成就,会被人们唾弃和嘲笑吗?”

林嘉文被现实困住了,一个十几岁的学生,尚未经历过社会的历练,觉得一切理应都是理想中的美好。

他在现实中看到了应试教育的悲哀、学校领导的官僚作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等级氛围,这些都让他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

世俗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对他都失去了吸引力,生活的热情被一点点浇灭。正如他在遗嘱中说的“活着太苍白了,活着的言行让人感到厌烦。”

现实世界让林嘉文感到失望,那么未来呢?

在思想上,林嘉文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清楚地了解这个世俗世界的规则,预见到了即便他穷尽所有气力也永远打破不了的边界桎梏,未来道路上象征希望的亮光也逐渐熄灭。

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让林嘉文陷入了两个极端,被不断地拉扯。

对现在没有热情,对未来没有期望。长此以往,林嘉文患上了抑郁症,开始滑向黑色深渊。

最初发现这一情况的是他的父母,原本活泼开朗的儿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父母看在眼里,心里焦虑难安。

父母曾经多次尝试改变现状但是却毫无进展,林嘉文的情况甚至开始不断恶化。林嘉文的母亲有一次发现儿子在用小刀划伤自己的胳膊,急忙冲上去制止,林嘉文恍惚间竟然对疼痛毫无感知。

于是林嘉文父母开始让儿子接受心理治疗,希望能改变儿子愈发糟糕的状态。

经过治疗,情况好像开始好转,林嘉文脸上又出现了笑容,父母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但这只是林嘉文的伪装。

他像一个陷入孤岛孤立无援的盲人,面对亲人的呼喊,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只好假装回应,但却仍然无法走出孤岛。

林嘉文像一颗看起来外表光鲜的苹果,其实内部一直在不停的腐败,2016年2月23日,林嘉文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留下了一封长长的遗书,他安慰着家人,也感谢着支持他的人。

“爸爸妈妈不要难过,尤其是妈妈,爸爸要把更多的爱给妈妈。”

“感谢支持我的每一个人,只是我现在要离开了,对不起,我没有办法融入这个世界。”

林嘉文也道出了自己的困境,“我的精神生活在别处,现实中找不到能下脚的地方。”

曾经年轻鲜活的生命在最终陨落,这样的结局非常遗憾。

结语:

林嘉文作为一名还未步入社会的少年,虽博学多闻,但没有相应的社会阅历,历经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后,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失去了希望,患上抑郁症,最终选择自杀,这样的结局无疑让人扼腕叹息。

其实对于抑郁症很多人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只是一时的不开心,很容易忽视这些问题,在开导抑郁症朋友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别不开心”、“有什么好难过的”。

其实走向黑色深渊并非身患抑郁症的人自己心甘情愿,他们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此时需要的是理解以及专业的疏导和治疗。

抑郁症也并非一些人口中的“精神病”,这种疾病和发烧感冒一样,并非顽疾不治之症,患病并不可怕,需要积极治疗,最后也能恢复健康。

生命是宝贵的,哪怕一时困顿,也要挣扎向前。

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把握现在的机遇,展望美好的未来。世界不尽完美,但依然值得热爱。

因为花开花谢终有时,唯有生命之树长青。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