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刚刚加入WTO时,中国上游奶牛养殖业还以手工劳动为主,下游的乳制品行业也才崭露头角。
入世20年来,虽然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中国奶业经历了浴火重生的过程,集中度不断提升,原奶质量走在世界前列,乳制品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涌现出世界级的乳制品巨头,并在开放竞争中逐步“走出去”,成为世界的新一极。
蜕变的中国奶业
在入世之前,中国奶业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期,从1978年到1998年国内乳类总产量增长了7.7倍,但当时国内奶业生产依然还很初级。单从养殖技术上就能看出差距,当时国内成母牛平均产奶量只有3.5吨,尚不及欧美同期成母牛单产的一半,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开放时代,当时奶业行业内部也有一种担忧,认为中国奶业或将受到国外奶业的冲击。
但实际上,从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奶业在数量、质量和产值上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公布的《2021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3中国奶类产量达到3530万吨,乳制品产量达到2780.4万吨。其中2023国内100头以上的规模化牧场比例达到67.2%,奶牛单产达到8.3吨,比2008年增长了3.5吨之多,比1998年则增长了1.4倍。
同时在质量上,中国奶业也实现了突飞猛进。2023农业农村部对国内1133批生鲜乳监测数据显示,国内牧场乳蛋白平均值为3.27克/100克,而规模化牧场的平均值则达到3.36克/100克;菌落总数平均值14.6万cfu/毫升,规模化牧场为5.29万CFU/毫升;体细胞27.53万个/毫升,规模化牧场为21.05万个/毫升,远好于欧美的标准。
在业内看来,这一变化和入世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密不可分。
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乳业巨头看重中国市场的潜力,加大了在华投资的力度。随着改良种牛、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优质产品理念的引入,让中国奶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曾被称为“中国牛奶第一县”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市,也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变化。1990年,世界最大的食品企业雀巢集团在当时的哈尔滨双城区投建了中国第一个工厂,并在当地建立了雀巢在中国的第一个奶源基地,当时虽然有300多家奶户向雀巢供应原奶,但很多养殖户仅仅只有1-2头奶牛的规模。
记者了解到,雀巢与当地奶农建立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合作。一方面,除了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之外,雀巢还采用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奶农扩大规模、提升效率。据了解,雀巢多次对奶农进行大额设备补贴,并且淡旺季稳定收奶,帮助一批奶农从奶站奶户转为规模化养殖的牧场主。
黄裕翔夫妇的智展飞牧业位于双城市乐群乡的国庆村,当年是只有1头牛的小农户之一,但经过近20年的努力,如今智展飞牧业已经是一家拥有628头奶牛的专业化牧场,日产8.1吨牛奶,黄裕翔表示,雀巢除了设备和资金上的支持,更注重技术上授人以渔,也加快了奶农的成长速度。
据了解,像这样的牧场在双城地区有120多个,平均牧场的规模都达到了200头,截至到202310月,雀巢为双城奶农和牧场支付鲜奶款共计187亿元。
雀巢中国还加大了奶源基地的投入,通过自建、示范、培训等方式引导区域奶牛养殖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奶牛规模化养殖和鲜奶直供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在2014年,雀巢在双城投资建成了奶牛养殖培训中心(下称DFI),后者占地60万平方米,培训牧场存栏3000多头奶牛,日均单产达到42公斤,远高于国内水平。
成立7年来,DFI完成了392期培训,培训奶农超过1万名,包括完达山乳业等国内乳企也都从中受益。同时该中心还与东北农业大学等二十家合作伙伴,成立了多个奶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包括粗饲料研发中心、农业院校学生实习基地等等。
雀巢大中华区集团事务及可持续发展副总裁方军涛告诉记者,雀巢中国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雀巢与中国奶业及农业社区发展的历史,以一种长期、可持续性模式在华发展乳制品业务。在这种模式下,雀巢获得了高质稳定的原料奶供应,奶农和牧场获得了稳定收益,与当地政府和奶农、牧场的合作,也促进了乳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外资乳企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虽然有保证优质原料供应方面的考虑,但也推动了国外先进养殖技术和经验的传入,提升了中国奶牛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加速了国内原奶产业规模化的进程,也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与入世密不可分。
乳制品走进来和走出去
随着入世,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向世界打开了大门,乳制品进口快速增长,同时世界主要乳制品企业都“走进来”,深入开拓国内市场,确实给中国乳业带来了挑战。
根据当时《中国乳业》杂志的报道,1999年,全脂奶粉奶粉到岸价为21000元/吨,其中除去关税后,出厂价为17000元/吨,加入WTO后关税大幅降低,再比如奶酪和冰淇淋的关税从50%和45%分别降低到12%和19%。而乳品进口的增长,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业和奶牛养殖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但入世后,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伴随着世界乳业巨头的进入,带来了更新的产品理念和技术,让中国乳业消费市场获得了新的高速增长的机会,产品结构明显改善,短时间内培养了一个庞大的乳品消费群体,这样一来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据宋亮介绍,2000年国内人均乳制品消费只有18公斤到20公斤左右,而到2023,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35公斤,相比20年前接近翻倍。而且近年来通过跨境购等方式,让大量国外优质乳制品以更便宜的价格进入国内消费市场,同时也满足了国内不断增长的乳制品消费需求。
庞大的新兴市场也让外资乳业巨头收益颇丰,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是雀巢、达能、恒天然等国际乳业巨头的第一或第二大海外市场。
达能全球执委会成员、中国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向记者回应表示,深耕中国市场30多年,达能是中国加入WTO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得益于中国不断深化的对外开放政策,如今中国已成为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如今,达能在中国已拥有8家工厂和多个研发中心。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将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和健康的饮食理念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达能也深深融入了国内大循环之中,通过本土采购、本土生产和本土销售,不断为推动中国市场内循环的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了解到,在收入增长之外,达能在加大中国产业链前端的布局的同时,也不断提升本地研发创新能力,而这些根据中国市场的研发成果又进一步激发新消费需求,带动了中国乳业消费市场的增长。比如2023达能在中国建立的开放科研中心,已与众多国内大学、科研机构、营养学家密切合作,获得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多项专利,发布了超过15篇科学研究论文,6项证据研究,其中包括3项临床研究,成为达能全球研发经验和中国本土深入洞察的交融创新纽带和加速器。
与此同时,一批优秀的本土乳业品牌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
在8月25日,专注于农业与食品相关产业的全球知名商业机构之一的荷兰合作银行,发布了2023“全球乳业20强”榜单前十名中,已经有两家中国企业上榜,伊利和蒙牛分列第5位和第8位。
值得注意的是,加入WTO后,并不仅仅带来了中国市场的开放,既为中国乳企有效利用和布局国际资源提供了更多便利,同时也为中国乳业的国际化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直以来,中国乳业有着大而不强的特点,这背后有诸多原因,比如国内虽然有很大的消费基数,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奶源布局、产业深加工能力、科技研发等方面,与国外乳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奶牛养殖、土地成本等固有因素,导致国内奶源成本要高出欧洲和澳新主要产奶国50%以上。此外,在部分产品如乳清粉、乳铁蛋白、奶酪等产品上,由于客观原因,国内并不生产 ,主要靠进口。
在第一轮国内乳企出海中,国内乳企多以布局海外资源和技术合作为主要方向。
比如,伊利在新西兰投资30亿元打造了大洋洲生产基地,其也是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之一;并完成了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的收购;同时联手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知名学府――瓦赫宁根大学,建设伊利欧洲研发中心,针对奶牛养殖、乳品研发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展开研究。2018年9月,将欧洲研发中心升级为欧洲创新中心。
蒙牛也进行了一系列国际化布局,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据蒙牛总裁卢敏放介绍,蒙牛以欧美区域作为高端研发与技术合作方,以大洋洲等区域作为优质奶源供应地,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完善的全产业链布局,以破解中国乳业资源与市场不平衡的难题。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调查,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17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奶业。
随着中国乳企的快速成长,国内乳企的产品、研发和质量都已经和欧美先进欧国家相抗衡,而且在部分产品的指标上,还要优于欧美标准。在此背景及下,国内乳企的国际化战略开始发生变化,从海外资源布局转向海外市场扩张,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从2018年开始,伊利和蒙牛就已经进军东南亚市场,后者拥有6.5亿人口,乳业产业相对落后,也被中国乳企视为新的增量市场。其中,伊利收购了泰国本土最大冰淇淋企业Chomthana,并进入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销售;蒙牛也在2018年11月在印尼投建新工厂,辐射东南亚市场,完成了“海外奶源-海外加工-海外销售”的产业链布局。
宋亮表示,随着中国乳企的走出去,在海外乳业资源方面的投资,也为国内乳企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随着国内乳企向海外市场扩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也让中国乳企的未来更具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