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家庭日在几号

婴童网

 

  编者按: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定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一个家庭,就是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孩子。

 


  幸福是父母彼此相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相爱就是他幸福的基本。

 

  “你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地爱他的父(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这个观点,触动非常大。要爱孩子的父(母)亲——爱你的配偶——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真要做到,却那么那么难!放眼望去,身边有孩子的家庭,吵架的、冷战的、分居的、离异的,比比皆是。父母不相爱了,孩子的心灵靠什么滋养?也许父母分开之后,依然可以各自为孩子提供爱,但是,孩子已经失去了一对有爱的父母、一个温暖的有安全感的家。而这个,恰好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倚赖的最基本的部分。父母间彼此包容、互相扶持、温和平淡的爱,对孩子而言就像白米饭滋养人一样不可缺少。可是,在这个离婚率高企的社会,很多孩子缺失了这个最基本的爱的处所,毁了它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绝不承认自己不爱孩子的父母。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为了孩子,父母彼此相爱。或者,学习做父母,从学习夫妻彼此相爱开始。

 


  父爱很重,但不要沉默如山

 

  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父亲的作用也不同,幼年尤其重要。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气味、思维模式、动作特性、声音特点等,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发挥作用。比如在动作特点上,男性和女性第一次接触孩子的特点区别很大。女性喜欢用左手,男性喜欢用右手;女性动作比较固定,男性动作不确定;女性给孩子的感觉是安全,而父亲给孩子的感觉是刺激;女性比较理性,而男性则比较随意;女性比较细腻,男性比较粗放等。这些区别会直接影响孩子后天成长趋向。

 

  专家说,父亲教育的缺失,对我国性别异化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因素。6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动作、秩序感、社会交往、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个阶段父亲没有参与进来,他会错失很多孩子宝贵的成长瞬间。

 

  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比较开放、外向,父亲的教育更多的是鼓励、引领,为孩子的成长留下较大的自主成长空间。遇到困难时,父亲会鼓励孩子发挥自己智慧、能力去挑战,而不指望血缘亲情的庇护,从而在意志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充分锻炼。自信、乐观、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往往是父亲传递给孩子的。

 

 

  母亲的力量

 

  “养不教,父之过。”受古人影响,国人的意识中,教育孩子似乎是父亲在唱主角,而事实上,母亲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指导者,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最初引导者。多数人的幼年时期与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孩子耳濡目染的机会最长最多。母亲是孩子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老师,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动物和人的区别在于爱得是否理智。一个母亲要想给自己的孩子高质量的母爱,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孔子曾经强调“教学相长”,其实家庭教育中,母亲通过积极地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是最理想的亲子教育方式。


  母亲对孩子的培养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同时,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越来越多的母亲成为职业女性,她们不仅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在走出家门后还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因此,母亲必须在生活磨练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够不断地进步和完善自己,以自己的行为做孩子生活的榜样。孩子要教育好,母亲的教育能力是很重要的。这并不是说每个母亲都要做一个教育专家。事实上,要求每个母亲都成为教育家,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现实。孔子曾经强调“教学相长”,其实家庭教育中,母亲通过积极地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是最理想的亲子教育方式。努力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增强自身的能力是每一个母亲都能够做到的。

 

  一个愉快、活泼、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的母亲要比那些心情抑郁、整日对生活抱怨不断的母亲对孩子的成长要有利得多。因此,一个母亲要加强自身的素养还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知道什么是自己在生活中应该积极追求的,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渐渐地就会自信起来,这种自信能帮助母亲教育好孩子。


  2015年国际家庭日口号 事业再忙也要抽时间,家和才能万事兴!

 

 

 

欢迎投稿
投稿信箱:2027150246@qq.com
QQ: 2027150246 加Q请注明【妈妈悦读】投稿。有任何问题,欢迎垂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