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小心打碎酸奶瓶妈妈怎么处理最好

婴童网

妈妈A:送小花上学的路上,小花吵着要喝酸奶,妈妈只得拐回去去家旁边的那家酸奶店给小花买。



刚一进去,小花便自己径直走到了冷气柜面前,自己拿了一瓶酸奶,谁知,刚一转身,酸奶不知怎的就掉到了地上,跟在小花身后的妈妈,立马面露难色,赶紧给店主赔礼道歉,接着一边清理地上的玻璃,一边指责呆呆站在旁边的小花,本来没哭的小花,听到妈妈的指责,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但妈妈完全没有理会已经泣不成声的小花。

最后小花哭着去了幼儿园,下午放学回家,一路上小花都不说话,晚上回家后,也只跟爸爸玩,不跟妈妈玩。

孩子不小心打碎酸奶瓶,妈妈做法导致结果大不同

妈妈B:吃早餐时,豆豆一手拿着酸奶瓶,一手插吸管,由于用劲过度,一不小心瓶子滑出桌面,摔在地上,一时间玻璃四溅。

豆豆看着碎玻璃发愣,眼睛噙满泪水,我轻轻握着他的手说:“刚才吓了一跳吧。”

豆豆哇地哭出了声,边哭边喊:“我要把瓶子装起来!我要把瓶子装起来!”

我把他抱到沙发上,安静地倾听他。转眼间,他哭了半个小时,哭着哭着,他的声音开始发生改变,变成那种撒娇式哭泣,最后哭着哭着,开始自己编歌:“装,装,装酸奶,装一个酸奶重新喝,哎呀哎呀哎呀呀……”

我好笑地看着他,能把一场哭闹编成一首歌来唱,这娃也够好玩的啊,这时我站起身来想要去厕所,豆豆连忙说:“妈妈,地上有碎玻璃,你要小心不要把脚给划破了,要穿好鞋。”

我说:“好,地上的碎玻璃需要收拾一下。”豆豆跑到厨房拿来扫把和簸箕,把地上的碎玻璃“仔细”扫了一遍,我在一旁指导他如何做才能避免玻璃扎到自己,扫完后,我们又一起把碎玻璃装进厚纸袋里,上面贴上“内装碎玻璃,小心!”的标签(防止捡垃圾的人不小心扎到手),豆豆还在标签上画了一幅碎玻璃的画,做好后,豆豆告诉我:“好啦,没有碎玻璃啦,我再拖拖地吧,你把这个地弄得太脏了。”

豆豆拖完地,自己回到餐桌上把剩下的早餐吃完,再没提酸奶的事情,我没有表扬他扫地,也没有批评他扫得不干净。只是等他和爸爸出去玩以后,又仔细地打扫了一遍。

孩子不小心打碎酸奶瓶,妈妈做法导致结果大不同

孩子打碎东西或者做错事情以后,内心往往是很恐慌、很紧张的,这时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物品,不管摔碎的是什么物品,在那个当下,最重要的是孩子,而不是物品。

遗憾的是,这个浅显的道理大部分家长却不懂,在孩子打碎东西(或做错事情)时,我们的关注点立马集中到东西或者责任上了:“你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要小心一点,你怎么就不上心呢?”

当孩子被指责时,他的内在力量是分散的,他需要拿出他的大部分能量来应对你的指责,这种分散会极大地削弱孩子内心的力量;相反,当孩子情绪被接纳、被理解的时候,他的力量是集中的,他只需要解决自己内在的问题即可,不需要想办法应付成人的指责,当他的情绪完全表达出来以后,他也就有足够的能力为这件事情负责了,这也是为什么第二个故事中的豆豆在大哭过后,根本不需要成人的提醒就知道要自己打扫清洁。

不指责、不评价、不讲大道理,将处理事件的责任还给孩子,信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孩子也必定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特约嘉宾
本文部分素材由嘉宾旷云香授权发表
微信公众号“三优亲子”原创出品,转载请授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