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需要什么心理准备

婴童网

冯颖 (微信号:erhaishidai)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本文选自作者于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二孩时代》。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公园里、游乐场里,带着孩子玩耍的大肚子妈妈越来越多了。这在前几年还难得一见的场景,现在看来是那么让人欣喜!


与此同时,有些符合政策的妈妈,出于经济原因、精力原因的考虑,放弃二孩指标,却让我不禁感到可惜。当然,姑且不论生育决定恰当与否,外人始终都无权评论他人的如此重大的决定。但从我内心,我还是深深觉得,两个孩子比一个孩子好太多太多了!

那么,经济,真的是我们为二孩所做的最重要准备吗?经济原因当然是我们考虑是否要二孩的重大因素,家庭用于孩子的花销预算的确是我们生育决定的重要前提之一。
真正大额的花费可能存在于教育领域!现在很多城市宝宝,父母恨不得从百天甚至满月开始就让他们参加各类早教班。“起跑线上”的比拼,已经从单纯的智力领域扩展到了孩子的方方面面!时间点也已从小学、幼儿园,提前至婴儿期,甚至母孕期。

与其说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心态问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坑人的口号,戳中的其实并非只是父母的钱包,更是父母们焦虑、恐惧的内心!担心孩子得不到优于他人的早期开发,继而担心孩子上不了好的小学,继而担心孩子考不上好的中学、大学,继而担心毁了孩子的一生。

再往深究,这其实是父母对自己生活状态不满的投射。孩子一定不能生活得如我这样,他一定要比我成功、比我幸福!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他一定要比我聪明、比我学历高、比我能挣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早期教育的无度投入就成了目前唯一的稻草!殊不知,焦虑是会传递的,而且越聪明的孩子接收得越快、越充分!当伴随着焦虑和极大目的性的教育投资被施加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也会产生慢性的焦虑。他们一方面不断变化兴趣点,要求父母报这个班、报那个班;另一方面,他们是无法持续享受这学习的乐趣的,因为他们的学习已经与焦虑、要求、压力捆绑在一起了。

这一切的一切,父母难辞其咎!如果父母随意发脾气,孩子何以情绪平和;如果父母缺乏爱的交流,孩子何以懂得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如果家庭环境缺乏互动,孩子何以能与他人自如交流;如果父母出尔反尔,孩子何以诚实守信;如果父母整天无所追求,孩子何以好学乐知!

因此,一对心态平和、自我认可、内心充满爱的父母,必将拥有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我、热爱探索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未来必将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家庭的孩子。
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教育、父母自我成长,是远远重要于孩子早期教育开发的重大事件!心态,绝对是远远重要于经济的教育因素!目前国内已出现一些帮助父母成长的小型团体,父母课程也开始兴起。这是极其令人振奋的现象!80后父母们的全面觉悟,将是带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本文由三优亲子妈妈悦读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