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唠叨很难产生教育效果

婴童网

桐桐妈(新浪微博:@小桐和老妈),现供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早期阅读推广人。著有《爱出一个好宝贝》《从“零”开始做父母》等,早期阅读专著即将出版。



“要不要吃?要不要吃?”
“吃这点怎么够?!”
“你让她吃呀!!!”
“把碗里的吃干净!”
“来,再吃一点!”
“要不吃这个吧?”
“这个很好吃的,你吃吃看呀!”
“这么瘦,还不好好吃饭!”
……
在我们家,只要爸爸和桐桐同时在家,家里就会不断传来爸爸让桐桐吃东西的声音,讨好的、命令的、质疑的、催促的,各色混杂,目的只有一个——让桐桐多吃,为了让她吃进去,不按顿,不管提供的是否垃圾食品,只要桐桐同意吃,定然立马伺候,吃了,还嫌吃的不多,吃的多了,还怕不饱,饱了,再过一会儿,又怕她饿了,于是新一轮的询问再度登场……到了吃饭时间,万一桐桐的表现不符合期待,这类督促声更是此起彼伏,仿佛桐桐生来就是为了吃饭而存在的,而她一天下来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吃饭再吃饭。

然而,尽管爸爸如此苦口婆心,为了让桐桐张开金口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桐桐的吃饭,却始终是她最大的问题,不仅没有一点自觉主动性,而且挑三拣四,饭量少得可怜,这让爸爸更加抓狂,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吃饭问题上喋喋不休。桐桐却不为所动,吃饭还是老样子,甚至有时候故意不吃气爸爸。

爸爸整天软硬兼施试图让桐桐多吃点饭,却没什么效果的事,让我想起了心理学的“超限效应”。

所谓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它起源于那个著名的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的故事: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个人以为,这个“超限效应”,用来解释成人的唠叨不仅起不到期待的作用,还容易把事情搞糟的情况再好不过。当家长就同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孩子时,实际上孩子就接受到了过多、过强、过于持久的信息,过犹不及,这样的信息,非但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还容易让他们厌烦甚至逆反,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唠叨难以产生教育甚至会恶化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传达了太多的关注,当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某种行为上时,实际上等于给孩子的那个行为施加外在的压力,等于在限制孩子的自主性。还是拿吃饭这件事来说,本来这是很让人享受的生理本能,一旦我们把太多的关注放上去后,结果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孩子吃多吃少、吃快吃慢、吃这还是吃那、是否吃饱等都成了父母唠叨的对象,在这么多的指点、祈求、期待、责难甚至强迫之下,简单的一个吃饭动作,就被演变成一个压力与反抗压力的心理战,吃饭行为被异化成这样“自主权”争夺战,孩子不想办法通过在吃饭问题上给父母出难题让父母“输下去”才怪呢!正所谓父母越是关注什么,孩子越是容易在哪里出问题!


*本文由三优亲子妈妈悦读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