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玛利亚幼儿园 巫丽珍(图)
午餐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在安静地进餐,这时,突然听到有小朋友喊起来:老师,小萱吐了。听到这儿,我赶忙过去,原来小萱有点不太舒服,刚吃了几口饭就吐了出来,饭菜不小心喷到了同餐桌几个小朋友的碗里。
我正要问她哪里不舒服,却听到几个小朋友埋怨的声音:“啊,真恶心,你吐到我的汤里了,我怎么吃呀?”“就是呀,还有我的也是,真讨厌……”其他小朋友听了以后也嫌弃地捂住了鼻子,用厌恶的眼光看着她。
听了他们的话,小萱委屈地看着我,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好像在向我求助,我拿起抹布一边打扫一边说:“没关系,脏了的老师再给你们换一份,但是,不能这样说小朋友,不然小朋友听了以后心里会很伤心的。”打扫完后,我重新给他们盛了一份饭,并安慰小萱:“如果肚子不舒服可以少吃一点儿,刚才的事情没有关系的。”小萱听了以后,小声地对我说:“老师,刚才我不是故意的。”听了她的话,其他小朋友也不再说什么了。
午餐后,针对这件事情我引导全体幼儿进行了讨论,话题主要是围绕“如果你生病了,你最希望得到什么?”经过一番讨论,幼儿对这件事情有了重新地认识,并且意识到之前自己的语气有些太重,有的幼儿还主动地过去向小萱道歉并且关心地问她:“小萱,你肚子还难受吗?明天我给你带药吃……”
听了孩子们天真地话语,我欣慰地笑了。现在的孩子平时在家比较“独”,而且是在好几个大人宠爱下成长,总觉得别人都应该关心他、爱护他,所以,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还更应该教会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本文由三优亲子妈妈悦读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