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换读书口味有什么好处

婴童网

小孩子喜欢轻松、有趣、图画多的书是普遍心理。因此孩子有时候会集中在一种书上不愿更换。这也是亲子阅读中往往会遇到的问题。总是看某一种轻松有趣的东西,当然不利于儿童阅读的提升。曾有一度,丁丁每天晚上的读书时间总是只想看漫画书《猫和老鼠》(现在对这套书也是偏爱的)。我对《猫和老鼠》当然也不反感,丁丁的那些《猫和老鼠》也都是我给他买回来的。但是每天只看《猫和老鼠》,我觉得不行。而强硬要求就得读我提供的书,显然也没法提起丁丁的兴趣。因此,我当时经常会考虑如何引导丁丁。



有一天下班前, 我从单位超市买回一种焙烤的蛋糕片, 包装挺好看的。 回到家,丁丁照样问我:“爸爸,你给我带好东西了吗?”我说没有,因为我想找一个时机告诉他这个新买回来的蛋糕片,并把它和晚上的读书挂上钩。然后我就去吃饭了。

过了一会儿, 丁丁要进入每晚必有的“吃点什么”环节了。我就叫丁丁:“儿子,过来,爸爸给你点好吃的吧。”丁丁过来,我就把烤蛋糕片给他看。丁丁看看,略有失望地说:“不就是蛋糕吗?没有什么特别啊。”我说:“不是的,这是烤过的蛋糕。”丁丁说:“像烤馒头片。”我说:“不一样,烤的是蛋糕。口感不一样的。”本着有总比没有强的原则,丁丁开始坐在我旁边吃蛋糕片。我一边吃饭一边对丁丁说:“儿子,我们应该经常换换口味,不要每天总吃一样的东西, 比如你这些天每天都在吃茯苓饼, 今天换换蛋糕片也挺好的吧?”正在把烤蛋糕片往嘴里填的小娃比较容易形成认同感,点了点头。

于是,我接着说:“看书也是一样的。有的书看起来挺有趣,比如《猫和老鼠》。但是看多了,口味太单一。所以,应该常常换换口味。”
继续认同——说不清楚“吃”是提升还是降低了小娃的判断力。
于是,我接着说:“那么,今天晚上睡前,咱们看什么书呢?”
丁丁似乎并没有觉得被绕进去了,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我想看《水是从哪儿来的》。”

这件事情在方法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小孩子都喜欢吃,因此用“吃”可以解决小孩子不好理解的很多问题。这件事情说明:
第一,当孩子只喜欢一种读物的时候要尊重,但不应该完完全全顺应孩子的意愿。毕竟在读书的事情上,孩子还小,其爱好和兴趣还是需要家长帮助他们进行提升的。
第二,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拗着孩子的想法来,那样只会造成孩子对阅读兴趣的减缩甚至丧失。
第三,注意抓住引导时机。所谓时机,自然是孩子心情好、比较能够接受意见的时候。吃的时候对大多数孩子都是不错的时机。当然,不能“利用”这样的时机,而是“借用”。不能说我给你一样好吃的东西,你要看什么特定的书。这会让孩子觉得无论是吃还是读书索然无味。这样的时机,是大人进行引导的契机,也是孩子理解和认同的契机。

除了吃,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契机,但都应该与孩子的事情挂上钩。这里我想提示一点的是:要充分关注孩子每天的游戏活动,把引发了孩子兴趣的游戏活动与读书结合起来。比如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家,丁丁兴奋地告诉我,白天和爷爷奶奶出去玩沙子的时候,自己抓到了一只蜗牛。这对5岁的小娃来说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我怎么能放过呢?我借着这只蜗牛,找童话、下载视频、收集材料,搞了一个连续几天的“蜗牛”专题的亲子阅读活动,丁丁兴趣颇高,态度很积极。如果这些故事、知识资料简单呈现给丁丁,肯定没有这样的好效果。

杨晓江,80后暖爸一枚,活跃于各大论坛和报纸杂志专栏。他认为,读故事书是陪伴孩子成长最方便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建立父亲与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本文选编自其在汇智博达出版的《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