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印度短片《地球上的星星》,拍得挺好。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学校是超级差生,在家随时都闯祸。校方觉得教不了,家长也无计可施,把孩子送到另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一位细心的老师发现孩子有读写障碍。最终,经过老师的帮助,孩子取得了很大进步,还在绘画方面显露出天赋。
真实生活中,多数孩子都比片子里的小男孩有更让大人满意的表现,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好,缺点太多,很让自己失望。我想,家长的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
通常,当你觉得孩子不够好时,并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没有读懂他。
我多年前在国外学教育时,最初接触到了霍华德· 加德纳博士的理论。哈佛大学的这位教授的一大学术贡献,就是他开创了多元智能理论。
他的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八个方面的智能:词汇智能、逻辑智能、图形智能、音乐智能、肢体智能、自然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智能。每个孩子在不同方面的智能有强有弱,而每种智能在养育过程中是否得到唤醒,也决定了这种智能的发展情况。
加德纳最早的多元智能理论著作发表于1983 年。我猜想,如果这个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更广泛的重视,那么未来的学校将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个理论对我们家长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这个理论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它彻底改变了我们看待孩子的角度,改变了我们的评价方式。而由此引发的更深远的意义是:孩子也将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
根据这个理论,你不应该再问“我的孩子聪明吗”这样的问题。或许,你只需观察,我的孩子究竟 “有怎样的聪明”。我们平时夸孩子“你真聪明”这样的话,也就成了多余的话、没有意义的话。甚至,我们基本无须再提“聪明”和“智商”这样的词,因为它们都应该被重新定义了。
换句话说,没有聪明的孩子、高智商的孩子,也没有不聪明的孩子、低智商的孩子。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不完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差别只在于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智能方面,发展程度不一而已。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再去看小孩那些让大人头疼的种种“恶劣”表现,我们就会有新的认识。比如,孩子总是在动,一刻也静不下来,那或许只是因为他的肢体智能比较好,他是用身体动作来思考的孩子;我们不必当缺点去批评,而是要引导。
孩子弄坏玩具,或许是他逻辑智能发达,想搞清楚各种东西都是怎么回事;我们讲清道理,鼓励他做合理的探索。
孩子总是说个不停,有时自言自语,那大概是他词汇智能好。
孩子总弄出各种怪声,敲打碗盘,或许他的音乐智能正等着你去发展。
孩子乱涂乱画,说明他的图形智能正在萌芽,我们要引导。
孩子喜欢小动物,玩花盆里的花草,弄得满身是土,那是他的自然智能正在有待开启……
我们家长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发现,引导。
当我们能这样看待孩子时,不仅有利于发展他的各种智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在心理方面给孩子支持和滋养。家长的接纳、认可和鼓励,对孩子来说,就是让他更有安全感、归属感、自信和自尊。而这些,比智能的发展更重要。
我可以想象,有很多图形智能、肢体智能、自然智能或人际智能有天赋、发展得好的人,在整个上学期间,甚至一直到成年时期,都不被认为是聪明的人。他们自己大概也会这么想。他们等于是在观念狭隘的学校教育中受到了某种歧视。他们的潜力可能不被重视,他们的智能即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被认为是不够有价值的。
而在漫长的长大和受教育的时间里,这种隐性的歧视,对他们的性格和心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难以估计的。
如果我们家长能从孩子幼年时,就以这种观念去看待孩子,那么,孩子将永远不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次一等的、价值低的、不可救药的。我们的态度,就可以让孩子学会接纳认同自己、珍视自己、爱自己。
这一点很多家长都清楚,而且都做得很好。比如,看到孩子对音乐有兴趣,就买CD 给孩子听;孩子喜欢画画,就买笔和纸,让孩子多画。
我想说的是,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及时给孩子提供发展的条件,家长也不必过分自责。各种智能的唤醒和发展如果能把握时机最好,但也并非机不可失。我们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总有机会去做的。最关键的是,不要限制阻碍就好。
家长的哪些做法会限制阻碍各种智能的发展呢?
比如,有时大人不了解详情,就主观地批评、评价孩子的做法和作品,或者过于追求完美、凡事都代办、对孩子做事缺乏耐心,这些都可能使孩子畏缩,停止有关智能的发展。
如果能这样深入细致地了解孩子,那就好比是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的 “说明书”,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用他的强项去帮助他发展弱项。
比如,一位家长朋友说孩子喜欢画画,但是记忆力不好,学习不专注。对 于这样图形智能好的孩子来说,他是通过眼睛的观察、通过图形来思考。我们可以用各种办法,让要学习的内容在视觉方面丰富起来,比如,用彩笔、荧光 笔画线,做标记;用各种小图案、小贴画分类标记;把要记忆的内容画成图或表,贴在显眼处;多买画面生动的书籍……
另外,因为这些孩子通常都想象力丰富,所以他们对故事都会敏感,利用故事来学习也是个好办法。对于肢体智能好的孩子来说,可以让他们在学习时用手比画、走路或者做其他动作。总之,让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动起来,这会让他们感到自在,会帮助他们思考和记忆。如果使用教具,让他们在摆弄东西的过程中学习,也会效果很好。多让他们做动手操作的事情,也会帮助学习。对于音乐智能好的孩子,如果把要记忆的内容编成有节奏的话,他们会觉得更容易记住。让他们多通过听语音资料去学习,也是好办法。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发挥自己的优势?
前面说过,家长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引导。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的感觉都是有道理的,他的需求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但是,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智能,有合理的方式,也有不合理的方式。我们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做是不会对他人和环境造成不好影响的。
比如,词汇智能好的孩子爱说话,要慢慢学会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要知道不能嘲笑、贬低他人,不能传谣说闲话;在不善言谈的孩子面前不要自视清高。肢体智能好的孩子好动,我们要告诉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哪些动作可以哪些不可以,怎样做才不打扰别人。比如,我们教给孩子,在公共场所,他可以小幅度地动、用手指或脚趾动。
总之,当孩子有不够好的做法时,我们在批评说教之前,先要细心分析一下,看看这是不是反映了孩子的某种智能发展的需求;然后再想想,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引导,教会孩子合理发挥它。
同时,我们也要慢慢发现,各种智能上的优势也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不必要的困惑。比如,逻辑智能好的孩子,他可能想搞清楚一切事情的缘由;当他觉得搞不懂这一点时,就会感到受挫折,容易焦虑、退缩。图形智能好的孩子,在课堂上很容易被一些无关的视觉刺激分散注意力,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好好学习,只是要想让他们不注意那些细节,实在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