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爱拿别人的东西?

婴童网

  我想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拿别人的东西这个现象很普遍,看见喜欢的就想拿也不管别人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行为表现出现几次就难免会让父母担心,有的人也会不加思考就给孩子贴标签,扣上一个“偷”的名号给孩子,父母最好不要轻易给孩子做这样的判断,更重要的是重视起来帮助孩子塑造好的行为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拿别人的东西都会有心理原因,最突出的一个因素就是孩子的内心对这个看见的东西很有兴趣,想要获得的占有欲很强,在这样内心的驱动下就很容易想要得到,来满足自己。当然了也会有一些其他原因,只有父母了解了原因才能更好的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如果孩子在学龄前的阶段,可能会拿邻居家、朋友家的东西,在幼儿园的话也可能会拿回来幼儿园的玩具回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时候分不清楚你的、我的、别人的或者其他地方的东西不能随意带回来,他们会觉得自己喜欢就想拥有,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可以用形象的比较方法来教孩子分清能拿与不能拿,比如商店有些宣传册,这些就是可以免费拿走,店里的商品需要付钱才可以带走;如果宝宝自己喜欢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了,不能玩了,肯定会伤心难过,那你不打招呼不经过别人同意拿走东西,他们也会像你一样难受,所以要把你拿回来的东西还回去,还要向对方道歉,下次如果喜欢别人的东西,要先问问可与不可借着玩或者一起玩。


   孩子在幼儿时期,对于没有玩过的、没见过、没吃过的东西都很好奇,都要想得到去试试、去感受。小孩子是没有足够大的自制力来抗拒“诱惑”的,所以父母平时要是能够多了解孩子的想法、愿望会更好,可以适度的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或者通过别的劳动、活动来满足孩子心愿也不错,避免总是拿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缺失。


  有些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不是拿到手东西,而是通过这样的行为表现获得父母的关注,因为只有这样做,爸妈才能去和孩子说话、出现在孩子身边。所以平时关注、陪伴孩子少的父母要多注意,除了要告诉孩子这样的错误行为如何改正,最重要的是多和孩子互动、增加情感,当孩子的得到父母的爱和理解,就不会再去通过拿别人的东西来获得关注了。


  孩子发生这样的行为原因可能是多种,如果发现了,除了父母一般的口头提醒以外,一定要亲自和孩子一起做到物归原主,用实际行动来示范正确的行为,告诉孩子如何说、如何做,有父母陪在身边会让孩子得到支持和理解。


妈妈悦读丨解读育儿生活,倡导科学的育儿观念,分享育儿心得与生活心得,引导妈妈更爱自己更爱生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