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不是“万灵药”为什么

婴童网

经常收到家长的各种咨询邮件或留言,荣幸之余,也常常感到有点惭愧。因为有的时候,我并不能给这些妈妈一个绝对完美、绝对有操作性的答案,充其量只能就事情本身谈点自己的认识,或者指出一个大的方向,尽管自认为已经尽力,已经提供了所知最好的理论参考。但我知道,收到我的回复之后,这些家长一定依旧迷茫,依旧不知所措,心里依然期待着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



有感于此,特撰此文,不是为了给自己开脱,而是想借此破除某些家长对理论的迷思。因为在一些家长眼里,理论是可以包治百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现成的理论来解决,事实上却不然。

理论是对事物本质的抽象。在形成理论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得出的结论最接近事物的本质,往往需要舍弃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基于最简单的条件进行研究,因此最终展示给大家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尽量单纯的假设之上的,只能给大家最原则性的指导,具体到自家的问题,还要结合自家的实际来解决。以有的理论认为孩子应该3岁左右分床为例,这个节点“3岁左右”,就是基于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得出的结论,至于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传统、不同的家庭条件、个别孩子的心理偏好等因素则被舍弃了,所以,我们得到的理论也只能是一个大体的参考,具体到自家孩子这里,就要考虑自家的情况,比如住房是否有分床的条件、孩子是否已经做好了分床的准备、其他家人是否支持等。总之,不可能一个理论就给我们绝对完美的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总是理论跟现实妥协的结果。

理论是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的产物。就像看山一样,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形态各异的,所以很多时候,理论只能告诉我们某个侧面的信息,而现实的问题,则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其解决的过程,需要我们善于运用各个角度、流派的理论,系统地分析问题,全面权衡利弊。就拿孩子看电视这件事来说,医学角度的理论认为,电视的屏闪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弱视,给孩子看电视必须慎重而行;心理学角度的理论认为,孩子看电视多了,一直处于具象的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培养主动思维;教育学角度的理论则可能认为,电视这类东西声像元素俱全,便于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和吸收,是很好的电化教学手段……当我们决定要不要给孩子看电视、看多长时间电视的时候,偏听偏信任何一种声音,都可能造成某种意义上的紧张或迷信,除非多方面掌握信息,才有可能作出相对科学的选择。

用于指导现实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前瞻性,但终究是来源于现实的,而活生生的现实是瞬息万变的,不可能都在理论设定的框框里运行,当这样那样的新情况出现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理论的真空地带,需要我们动用既有的智慧、创造性地整合现有的理论来解决问题,所以,千万不要期待凡事都有可以“拿来”的理论。

既然理论有着如上各种局限,遇到问题又不能指望现成的理论提供完美方案,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学习各种理论了呢?也不是。因为:

一方面,与我们个人的直接经验相比,理论毕竟源于更大范围的群体经验或者基于科学的实验,是更合情合理、更有普适性的选择,不容我们忽视。

另一方面,虽然理论往往是某个角度的真理,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的色彩,但接触多了,我们就获得了不同角度的解读信息,这样,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多方面的参考。

那么,当我们的脑袋里装满这样那样的理论之后,如何把它们用活呢?我个人的体会是:

摒弃完美情结,不要指望现成的理论给我们提供完美的答案,这是最现实的态度,否则,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收获失望。

我们不做理论的奴仆,不被理论牵着鼻子走,善于集成创新,敢于对现有理论进行适应自家孩子的变革,这才是真正掌握理论的高手妈妈。

不盲从,不随大流,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桐桐妈(新浪微博:@小桐和老妈),现供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早期阅读推广人。著有《爱出一个好宝贝》《从“零”开始做父母》等。

妈妈悦读丨解读育儿生活,倡导科学的育儿观念,分享育儿心得与生活心得,引导妈妈更爱自己更爱生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