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家长应该这么做

婴童网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幼年儿童的恶性传染疾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这是影响非常恶劣,对儿童极容易造成巨大的伤害。我们的家长在孩子还小时,务必要严加防范,在手足口病高发时期,做好万全的应对措施,并注意做好预防工作。预防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有哪些?那么我们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手足口综合征,人们习惯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全年均可发病,常发生在3—11月份,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成人和大儿童也会传染上这种病,但是由于大部分以隐性感染为主,所以没有很明显的症状。

  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低烧,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数目在4到10几个不等,故而得此病名,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

  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