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奶的原因有哪些

婴童网

  新生儿因为刚脱离母体不久,对外界尚未完全适应,身体各项机能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宝宝在喝奶的时候会出现呕奶的状况,这让很多没有经验的妈妈们头疼不已。而宝宝呕奶是属于消化道机能障碍的一种表现。那么,新生儿呕奶的原因有哪些?新生儿呕奶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呕吐的七大原因是什么

  第一、喂食原因。在宝宝刚刚出生的前几个月的时间里,宝宝出现呕吐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喂食过量导致宝宝不能及时消化,或者宝宝对母乳中的蛋白质成分出现过敏的情况。要判断宝宝是呕吐还是吐奶,方法很简单,只要宝宝出现吐奶的时候,只会有几勺的奶量顺着宝宝的下巴流出,而呕吐的液体是比吐奶的量要多很多。

  第二、胃食管反流。如果你发现宝宝并没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就是吃完东西以后就马上出现呕吐的情况,那么就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因为宝宝的食管和胃之间的肌肉还没有成熟,没有正常的发挥作用,导致胃里的食物出现向上反涌的情况,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但是这种问题通常要等宝宝发育到周岁的时候,宝宝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经发育得更强壮有力了这种情况就会自然的消失了。

  第三、肠胃疾病。宝宝发育到几个月大的时候,肠胃疾病是非常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呕吐的情况,尤其喜欢把宝宝抱到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会把周围大孩子的细菌带回家中。所以一旦外出回来以后一定要彻底的洗净手部,并且清洁自身,防止细菌的扩散和传播。如果宝宝是感染肠胃疾病,通常还伴有食欲下降甚至发烧的情况。

  第四、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呕吐,因为宝宝的鼻腔非常敏感,很容易会被鼻涕堵住从而产生恶心呕吐的情况。

  第五、过度哭泣或咳嗽。因为宝宝长时间的哭泣或者咳嗽,会导致宝宝出现作呕的反应。

  第六、误食有毒物质。因为宝宝比较小,不会判断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可以吃,有可能随手拿到某些药物或者具有毒性的植物放进嘴巴造成食物中毒,出现呕吐的情况。

  第七、感染或重病。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所以最好就是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新生儿打嗝怎么回事

  1、由于爸妈护理不当,让宝宝受寒,因而诱发打嗝。如果平时没有其他疾病,但是宝宝会突然打嗝,而且嗝声高亢有力而连续,一般是因为受寒凉所致。这个时候可以给宝宝喝点热水,同时要注意胸腹部的保暖,给他覆盖棉暖衣被,冬季还可在衣被外面放一个热水袋保温,打嗝有时即可不治而愈。如果宝宝打嗝发作的时间较长或发作频繁,亦可在开水中泡少量桔皮(桔皮有疏畅气机、化胃浊、理脾气的作用),待水温适宜时饮用,寒凉适宜则嗝自止。

  2、由于没有对宝宝的饮食节制,给宝宝吃太多奶水,或者吃太多生冷奶水、过量服用寒凉药物,会使宝宝的脾胃功能减弱,使胃气上逆动膈,而导致打嗝。这个时候,爸妈可以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给宝宝的胸腹部轻柔按摩,让嗝气下行或饮服山楂水通气通便(山楂味酸,消食健胃,增加消化酶的分泌),气顺了便通了,打嗝自然也停止了。

  3、由于宝宝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以诱发打嗝。其实新生儿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打一会儿就会好,爸妈不用太过担心。

  新生儿鼻塞怎么办

  1、温湿毛巾:如果是因感冒等情况使鼻粘膜充血肿胀时,可用温湿毛巾敷于鼻根部,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滴鼻子:如果效果不理想,可用0.5%麻黄素滴鼻子,每侧一滴。每次在吃奶前使用,以改善吃奶时的通气状态。每天使用3—4次,次数不能过多,因过多使用可能造成药物性鼻炎。

  3、母乳滴鼻:如果是由于分泌物堵塞所引起,可滴一滴母乳到婴儿鼻腔内,待分泌物软化后可自行排出。也可用一根细棉签沾一点水探入鼻孔内轻轻旋转,将鼻腔分泌物卷住,随棉签拖出来。如果鼻内分泌物已成硬痂,则轻轻用棉签拨动硬痂,使干的分泌物脱离鼻粘膜,这样鼻分泌物可随呼吸而前后移动,产生痒感,刺激婴儿打喷嚏,干的分泌物即可随呼吸排出鼻腔。

  4、吸鼻器:妈妈可以定期给宝宝使用吸鼻器吸走鼻水和粘液,但不要太用力,轻轻吸就可以了。

  5、勤清洁卫生:为了减低家中的过敏原,爸妈要勤换床单,经常吸尘,这些可以减低宝宝鼻敏感的情况。

  如果上述这些方法尝试过后,宝宝还是鼻塞严重,甚至发生青紫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1、抱式洗浴法:先洗脸、头,然后再洗躯干和四肢,最后洗臀部。洗头和脸的时候,宝宝的头向前,爸妈用左前臂支撑着宝宝的肩背,左侧腋窝夹住孩子的臀部,左手托住宝宝的头,拇指和中指从身后向前将其耳郭耳朵堵住,以防止进水。右手先给宝宝洗脸(不需要沐浴露),然后洗头,把头擦干。然后开始洗躯干、四肢以及臀部。应该特别洗干净肘窝、腋窝、颈部、大腿根部。

  2、盆式洗浴法:把纱布浸在浴盆中,拧干后用来擦脸,然后将衣服脱去,用换下的尿布或衣服,将屁股擦干净;用毛巾把宝宝的身体抱起来,用一只手手掌托住腋下,手肘支住头部,另一只手托着双足,轻轻放入盆中,注意先让臀部入水,让孩子半坐在澡盆里,但注意不要让脐部沾水。

  洗的时候要从颈部开始,然后到手脚。给宝宝洗背的时候,用一只手支住身体的正面,将宝宝翻转过来,从后背洗到屁股。要使用油性偏大、碱性偏轻的婴儿沐浴露,将沐浴露抹在洗澡用的毛巾上,再擦抹在宝宝身上。全身洗干净后,再用清水和纱布把泡沫洗掉。

  新生儿脐带护理

  1、注意防水

  在脐带的护理过程中,爸妈要特别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不要被尿布或者其他物品弄湿。如果发现宝宝脐带布湿了,应该立即更换,不要用脏手、脏布去摸、擦肚脐。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宝宝的脐带湿了的话,应该先用棉棒擦干,再进行护理。脐带脱落前不要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

  2、注意观察

  脐带进行结扎后24小时之内,爸妈要密切观察有没有出血。部分新生儿宝宝由于脐带结扎的带子变松,会有少量的渗液或者渗血。如果发现盖在脐带上的纱布被血污染或者湿透的时候,应该立即请医生重新消毒结扎。

  3、注意消毒

  (1)每天洗浴后都要用75%酒精消毒,从脐根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不可以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根部。

  (2)新生宝宝脐带脱落后,根部会有一层痂,痂脱落后,局部会有潮湿或者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时候爸妈可以用消毒棉花棒蘸75%酒精擦净。

  特殊情况:如果发现脐根有肉芽、脓性分泌物、红肿以及臭味,脐轮红肿,说明已经发生脐炎,应该及早找医生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换尿布

  新生儿换尿布新生儿是指出生28天以内的宝宝。新生儿每次尿量少,但次数多,每天最多达20-30次。一般不需要每次均给新生儿换尿布,以免受凉,每隔3-4小时换一次即可。换尿布的时间应在喂奶或喂水之前,以免引起呕吐。

  换尿布前先将叠好的长条尿布放在长方形尿布上,以左手将宝宝的两只脚轻轻提起,右手将两块尿布一齐塞在婴儿臀部之间,将长条尿布盖上阴部。如为男婴,可在脐部反折下来,以增加前面的厚度;如为女婴,因尿易往下流,故可在腰背部反折,增加后面的厚度,以提高吸水性。然后将婴儿的两腿伸直,以尿布横包两腿,最后将衣服前后拉平,再用布包裹好。换尿布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以免宝宝皮肤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感冒。

  什么是胎毒

  胎毒是民间的传统说法,主要分为湿毒和热毒,是妈妈们在怀孕期间积下来的。民间说的胎毒,从中医上讲,即为内热。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疮疖、疥癣、痘疹等,诱发这些病症的原因可能与母亲的内热体质有关。“清胎毒”在南方比较流行,老一辈人认为南方的气候和水质属于热性,很湿热。所以,孕妇在分娩前都要做去胎毒的工作,否则宝宝出生后皮肤就容易长疮、红疹等。

  孕妇怀孕期间大鱼大肉大吃大补,吃过多的孕妇奶粉,食用过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会加重身体内的热气,很有可能会传给胎儿。

  新生儿晒太阳

  新生儿晒太阳一般出生后3—4周后的婴儿,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戴遮阳。一般新生儿晒太阳的顺序是:

  1、最初的二三天,可从脚尖晒到膝盖,约5—10分钟即可。

  2、然后可扩大晒的范围,从膝盖扩大到腿根部。

  3、除去尿布,可连续二三天都晒到肚脐,时间约15—20分

  4、最后可增加晒背部约30分钟。

  晒太阳时新生儿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净,再喂以白开水或果汁,以补充水分。小儿晒太阳的时间最好在早上9—10点及下午的4点左右为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