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喜欢接触别人是什么原因

婴童网

    很多妈妈们会发现他们一旦孩子去人比较多的地方的时候,孩子经常会融入不进去,经常独自一个人玩,不喜欢接触人群。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孤僻,交不到玩伴之类的问题产生,所以越来越多的妈妈担心宝宝不喜欢接触人群这一问题。那么宝宝不喜欢接触别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宝宝多多去接触别人?下面本文将为你介绍宝宝不喜欢接触别人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大主要原因

  一、心理原因

  1、胆小而缺乏自信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总是强调孩子的弱势,说孩子“不会交往、胆小”等。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并对他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其实孩子本来没有父母想像的那般胆怯,在父母不断的责备下,反而会变得愈发退缩不前。

  解决方法:要能及时看到孩子的优势和每一点进步,并用鼓励的话语传达给孩子,逐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缺乏安全感

  有的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外面会吃亏,以致于对他们过度保护,造成孩子性格唯唯诺诺。 解决方法:我们首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和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要放下自己对孩子的过度焦虑,减少对孩子的溺爱,放手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动手做事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3、缺乏交往动机

  (1)有些孩子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会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他玩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的交往动机不足。

  (2) 有 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着儿童游戏。当孩子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孩子 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要以孩子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 孩子“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和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3)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

  有些孩子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问题,父母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父母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孩子“壮壮胆”,当孩子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父母就可以撤了。

  二、个性原因

  受遗传或环境作用影响,有些孩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特点,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虽然内向也有内向的好处,但是假如成年人过于内向,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会交往功能。 另外,自私、骄傲、不愿与人合作等性格特征,都可能导致孩子不会主动和人交往。 解决方法:对于这类孩子父母不能指望一蹴,必须慢慢引导

  三、沟通能力原因

  一个是臭嘴,另一个口吐莲花,小伙伴们会欢迎谁,自然不言而喻。孩子的沟通能力对于交朋友来说也很重要。

  可以通过两个方式:

  1.多向孩子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2.每天拿出15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大声朗读有趣的小故事,并和他一同讨论故事中的意义。

   解决方法

  1、不要给宝宝压力

  如果一出门见到熟人就让宝宝叫人,宝宝感到压力以后就不愿意照做了,还不如随宝宝的便,想叫就叫,不想叫就不叫。但是看到熟人的时候,家长要告诉宝宝:“林阿姨过来了,妈妈跟她打个招呼!”,家长跟对方打招呼。言传身教才能收到好效果。如果强迫宝宝,宝宝或许会打招呼,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被动的屈服,会让宝宝在家长面前才和人打招呼,离开家长见到谁都不出声。这样家长就很难实现让宝宝懂礼貌的愿望。

  2、预先告知

  有时候宝宝不打招呼也可能是心理没有准备好。出门前跟宝宝说说:“今天出门会不会看到林阿姨呢?见到阿姨说什么呢?”让宝宝在家里,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做个演习,这样当宝宝出门看到熟人的时候,可能就会自觉、主动的张口说话了。

  3、不在别人面前说宝宝的不好

  谦虚是美德,但是家长却不必替宝宝谦虚哦,很多家长都在宝宝没有打招呼时候说:这孩子真不懂礼貌!”, 还有其它情况,比如大人逗孩子要玩具或食物,而孩子不给的时候,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小气“等,这样宝宝肯定不愿意再见到这个人,更别说跟他打招呼了。不管是出于礼节,还是出于其它原因,总之不要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孩子的不好。

  4、只表扬不批评

  当宝宝每次和别人打招呼之后,家长要多多、大力地表扬。对于宝宝没打招呼的事,就略过,不需要提起,也不需要批评。在这样的表扬和鼓励下,宝宝和人打招呼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5、潜移默化的作用

  给宝宝看一些关于礼貌的图书或动画片,里面会有一些可爱的卡通动物或人物形象,让宝宝乐于去模仿。接触一些爱打招呼的孩子也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家长要注意, 不要因此赞扬别人而贬低自己的孩子,或者特意把对方拿来跟宝宝进行对比。相信宝宝在这类的接触过程中,会自动模仿,并逐渐乐于开口和别人打招呼。

  6、在熟人中尽可能达成共识

  孩子经常会遇到逗弄自己的熟人,而且越熟越是如此,比如故意拿孩子的东西,故意打一下孩子,故意说孩子的不好等,并以此为乐表示一种亲昵。这样不仅会让孩子不喜欢再跟别人打交道,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影响。

  7、不要在路上长谈

  很多家长带孩子出去时候,看到熟人就说个不停。孩子肯定不喜欢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宝宝会认为对方占用了自己和父母共处的时间,耽误了他玩的时间。以后一旦看到熟人就以为他要来占用自己的时间,所以就回避不打招呼,还有宝宝遇到这种情况会直接跟对方说“再见”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家长宜长话短说,或另约时间,尊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我们在谈恋爱约会的时候,肯定不会抛下对方跟另外的人没完没了的聊天。因此,当我们对待孩子时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尊重。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对其他人的印象。


图片来源于锐景图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