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小的时候,身体免疫力低,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生病几率也比较大。而且宝宝的皮肤也较为敏感,经常会出现一些皮肤问题。风疹也是其中一种,风疹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为三日疹,对发生于春季,一般小孩都会发生。因其小孩风疹的原因有很多,爸爸妈妈们应该提前了解相关知识,防范于未然。那么,小孩风疹怎么办呢?
宝宝风疹是怎么引起的
先天母体感染
宝宝先天性风疹是由母体感染所致。具体是指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而致先天性风疹或称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母体感染风疹越早,传递给胎儿的机会越多。 先天性风疹的危害: 先天性风疹的宝宝可能会患有心脏畸形、耳聋、眼部缺陷、发育障碍及神经方面的畸形。胎儿几乎所有的气管都可发生暂时的、进行性的或永久性病变。
先天性风疹的治疗: 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治疗仅为对症疗法,无特殊治疗。但应单独隔离,并由具有风疹抗体的人担任护理。出院后还须禁忌与孕妇接触。
先天性风疹的预防: 产前对孕妇进行风疹病毒检测,对于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一般应终止妊娠,防止此类婴儿的出生。
后天传染
处了母乳感染之外带来的宝宝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宝宝患风疹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天感染所致。 宝宝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具体表现为风疹病毒通过咳嗽、唾液、谈话、打喷嚏等空气传播,从而让宝宝患有风疹,其中以春季发病为主。
具体传播过程:
1、 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
2、 春夏之交,风疹病毒也在蠢蠢欲动,它会伴随人的咳嗽和喷嚏而漂浮在空气中。抵抗力较弱的人吸入风疹病毒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便开始出现症状。
3、 先是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细点状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耐或微痒,多在2~3天内消退,不留痕迹。由于风疹的症状和体征与感冒及荨麻疹相似,因而不太引起人们的重视。
宝宝风疹如何防治
宝宝风疹无特效药物,仅给对症及支持治疗。先天性风疹患儿可长期带病毒,影响其生长发育,应早期检测视、听力损害,给予特殊教育与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后天感染的风疹宝宝潜伏期没有不适,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2~3周。潜伏期期间一般是看不出患儿的没问题,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需要做好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控制和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其预防效果可达90%。
2、控制传染源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
3、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
4、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5、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出现皮疹与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疫情发生期间应加强晨检,停收新生。
6、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儿接触。
7、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宝宝风疹的症状
前驱期症状
前驱期一般为半天至1天,易被忽略。症状一般较轻,可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咽红,头疼,目眶后疼,眼结膜充血,食欲不振,少数伴呕吐、腹泻。 发热一般在38~39℃,持续1~2天。 少数患儿在刚发病时可在软腭及咽部附近粘膜见到针头大小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称为粘膜疹。
初期症状
风疹初期症状病初1~2天风疹的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 患风疹的宝宝一般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
后期症状
宝宝风疹后期症状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 出皮疹后风疹的症状表现为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 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 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
宝宝风疹应该注意什么
1、宝宝日常护理 注意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即牛奶、稀粥、蛋羹等。
2、宝宝五官的护理 可用棉花沾湿生理盐水清洗五官,年龄大的患儿可用盐开水漱口;在清洗完鼻腔分泌物后,可涂以石腊油或金霉素软膏,以保护鼻腔粘膜。
3、注射风疹疫苗 风疹已有疫苗,家长应该及时带宝宝注射风疹疫苗,预防风疹的发生。
4、外出注意避开人群 在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玩,不要带孩子到患儿家中串门。
5、风疹患儿退热为主 由于对病毒性感染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故可以自己对风疹的症状治疗,其中以对发热的处理为主。体温在38℃以下不用给退热药,只需多喝开水。体温达38℃以上可以服用退烧药,如儿童退热片。如高烧达39℃以上可同时在头部加用冰袋冷敷,每5-10分钟换一次。或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图片来源于锐景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