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代表着三伏天天气已过或接近了尾声,但天气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凉秋。
俗话说,“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此时,气候还处在阳消阴长的阶段,温度仍然较高,加上时有雨水,湿气较重,湿热并行。
湿气不除百病缠身,湿气重会给身体带来各种潜在的危害。古话有言,“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这里形容人体内的湿气过重,会让人精神不振,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孩子湿气重怎么办?我们一起听听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方明东是怎么说的。
孩子湿气重不重,家长该怎么判断?
1、 看大便
湿气重,会影响孩子的胃肠道功能,消化能力减退,导致积食或腹泻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大便来判断孩子湿气重不重。大便不成型、黏腻、软烂,会黏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些情况就是孩子湿气下犯的表现。
2、 看舌苔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 ”,舌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舌苔白腻、黄腻或者有齿痕舌,说明孩子体内有湿了。
3、 看精神
湿气重的孩子看起来特别累,总是提不起精神,甚至懒得动,或者睡眠质量不佳,难入睡或者不愿意起床,总是睡不醒。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与季节更迭相对应。《素问》曰:“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也就是,人体气血变化、疾病的发展,均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对应。而处暑到白露仍然是湿气主令,此时做好祛湿,可以减少秋冬时节疾病的发生。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来除湿?
日常给孩子祛湿的四大小妙招
1、 饮食祛湿
孩子尽量少吃煎炸、辛辣的食物,另外,肥甘厚腻的食物也较湿热,比如红烧肉、肥肉等。如果孩子毫无节制地吃吃喝喝,肠胃里的食物没能消化,就易出现口气重、喉咙痛等湿热症状。
孩子可以喝冬瓜排骨汤、绿豆粥等清热利湿的食物。另外这个时候可适当多吃有助养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南瓜、小米、白菜等。注意小孩每顿不能吃太饱,七分饱即可。
2、 身体祛湿
孩子出汗后要及时擦干,避免穿潮湿未干的衣服,同时吹空调也要有所注意,身体过热时不能对着吹空调,吹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平时鼓励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3、 居家祛湿
室内如果湿气重,要在相对干燥时多开窗通风。下雨时就关好门窗,减少湿气进入室内,被子、枕头等要避免受潮,多晒晒太阳。
4、 药物祛湿
如果孩子饮食不够规律,又爱吃一些辛辣刺激的肥甘厚味,很容易出现湿热壅滞胃肠。另外。此时暑湿天气明显,孩子在室外活动,感受了湿热邪气,邪气内入胃肠,就容易出现身重倦怠、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问题。当孩子出现这些不适,我们可以适当选用一些适合儿童饮用的中成药,比如三公仔保济口服液。
三公仔保济口服液,由钩藤、苍术、化橘红、厚朴、薏苡仁、茯苓等16味中药组成。其中“君药”为广藿香、苍术、化橘红和厚朴,能够和中止呕、燥湿化痰等;“佐药”为薏苡仁、广东神曲、稻芽、木香、茯苓,可以健脾消食、利水渗湿等。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湿、和中,温和调理儿童肠胃,尤其对治疗小儿腹泻有显著效果。另外还能治疗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问题,是家中常备良药。
此外,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去理疗店刮痧、热敷或者拔罐等外疗治法来祛湿,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孩子皮肤娇嫩,如果操作不当将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因此,一定要在专业的医院,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