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频繁吐奶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婴童网

婴幼儿如果出现频繁吐奶的话,绝不是一件好事,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生活中,很多小宝宝都出现过吐奶的现象,而且都是在喂奶后不久,一般都是吐一口、两口,不过也有全吐出来的,这让当妈的很是难过,到不是心疼奶水,而是心疼宝宝,因为吐奶前孩子们总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除此之外,孩子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也是需要父母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婴幼儿频繁吐奶的原因

那么,婴幼儿频繁吐奶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一探究竟。

专家表示: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同时蠕动比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积。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

而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

另外,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值得提醒的是: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可是如过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

宝宝频繁吐奶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消化不良:主因新生儿的发育不完善,消化腺未发育完全,消化酶分泌不足或神经功能调节障碍,肠道菌群未建立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消化能力减弱。宝宝消化不良会出现频繁吐奶、暖气、食欲减退等症状。

消化不良的解决方法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儿七珍丹。

(2)注意生活习惯:平时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调理,饮食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同时应注意孩子腹部保暖,避免着凉。

2.呼吸道感染:婴儿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健全,身体免疫力低下,不能抵抗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婴儿呼吸道感染由各种因素诱发,如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环境的影响,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症状的婴儿都容易发病。宝宝呼吸道感染往往会引起频繁吐奶等症状。

呼吸道感染的解决方法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罗红霉素软胶囊。

(2)一般治疗:给婴儿多食用富含营养、易消化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鸡蛋等。要多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并且不要在室内吸烟。

如何防止婴儿吐奶?

首先要采用适宜的喂奶姿势,最好抱着宝宝采用坐位喂奶。妈妈怀抱里的宝宝身体倾斜,胃的下口便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分排空。因此,在进食等量乳汁的情况下,抱着宝宝喂奶比躺着喂奶发生吐奶的机会要少。给宝宝喂完奶之后不要让他马上平躺,要躺的话最好是右侧卧,并且将宝宝上半身高一些,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来。在喂奶之后可以让宝宝趴在肩上,然后用手轻拍宝宝背部5分钟以上,直至打嗝后再将宝宝轻轻放下。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从而减轻胃的压力。

适当减少喂养量、控制喂养及间隔时间。胃内容量过大可诱发胃食道返流的发生。喂养量应掌握在平素喂养量的2/3.为保证吃进的奶汁有充分的时间由胃内排入肠中,应间隔2.5~3小时喂养一次。

避免孩子的腹压过高。腹压增高会挤压胃部,诱发吐奶。孩子的尿裤不要过紧,不要过勤更换尿裤,更换尿裤时不要将腿抬得过高。另外,不要过紧地拥抱孩子;不要逗引刚吃完奶的孩子。这些都可避免腹压增高。

应保证孩子每次吃奶后打2~3个嗝,但不能因为促进打嗝而影响孩子的吃奶进程。家长一定要记住,控制吃奶量和避免尿裤过紧比打嗝更重要。

吃奶后,将孩子上身抬高且右侧卧,保持这样的体位至少30分钟。如果家中有可调节角度的婴儿座椅最为方便。若自己调节婴儿床垫,一定要注意不仅是将婴儿头抬高,最重要的是将上半身抬高,而且还要将婴儿臀部用厚垫顶住,避免婴儿下滑,失去应有的体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