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易患中耳炎是什么原因 应该怎样用药治疗?

婴童网

中耳炎是儿童在耳鼻喉方面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急性的中耳炎,因为孩子较小,不能或者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病情,又因为中耳炎是在耳内,家长往往容易忽视,以致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影响孩子以后听力。那么为什么小儿容易患中耳炎呢?

小儿易患中耳炎是什么原因 应该怎样用药治疗?

第一:儿童耳部解剖的结构发育还没有完善

儿童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更没有发育成熟,咽鼓管不仅只是一个连接的导管,同时调节着中耳腔的压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儿童的咽鼓管跟成人区别很大,在形态上,成人的咽鼓管长而且成角状,儿童的咽鼓管是短、宽、平,而且位置比较低。一旦呼吸道受到感染,致病菌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或者化脓性中耳炎。小儿引起中耳炎的原因?

第二:儿童本身的生理特点

儿童抵抗力低,免疫力差,容易患上各种呼吸道疾病,很容易通过呼吸道感染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儿童的中耳粘膜上的粘液层缺少一种叫做溶菌酶的物质,溶菌酶的作用是破坏并杀灭细菌。若缺少这种酶,粘膜杀菌的能力就会降低,就容易引起中耳炎。小儿年龄较小,中耳组织比较脆弱,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一旦发生感染就容易引起充血、水肿和组织坏死,使得感染加重,同时造成咽鼓管堵塞,影响中耳腔的压力,使中耳分泌物引流不畅,容易造成感染加重。

第三:儿童缺乏保护耳朵儿的知识

当游泳、跳水时,如出现呛水,不干净的水就有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而引起感染,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导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发现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如何进行治疗?

一:以局部用药为主。流脓停止、耳内完全干燥后穿孔或可自愈,穿孔不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局部用药:按不同病变情况选用药物,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 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3%洁霉素液、1%黄连素液等,用于鼓室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液或粘脓时。酒精或甘油制剂,如4%硼酸酒精、4%硼酸甘油,2.5~5%氯霉素甘油等,适用于粘膜炎症逐渐消退,脓液极少,中耳粘膜水肿、潮湿者。粉剂,如硼酸粉、氯霉素硼酸粉等,仅用于穿孔大、脓液极少时,有助于干耳。

二:局部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抗生素滴耳剂宜参照中耳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药物。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内耳中毒,应慎用或尽量少用。粉剂宜少用,粉剂应颗粒细、易溶解,一次用量不宜多,鼓室内撒入薄薄一层即可。穿孔小、脓液多者忌用,因粉剂可堵塞穿孔,妨碍引流。

三:在中耳炎早期,应该正确而足量使用一些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控制耳朵炎症的感染,一般在炎症消退后5~7日停药,早期的中耳炎必须彻底治愈,避免转化成慢性中耳炎。常见的用药有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或头孢菌素类药物等。鼓膜穿孔前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杀菌消肿止痛可以用1%~2%酚甘油滴耳,但是在鼓膜穿孔后要马上停止用药。鼓膜穿孔后急性中耳炎的治疗要先清洗外耳道的脓液,可以用3%的双氧水或硼酸水,然后用消毒棉签擦拭,局部用药可以用0.25%~1%氯霉素液,0.3%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到炎症逐渐消退,脓液减少时就可用0.3%硼酸酒精、0.5%氯霉素甘油等滴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