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运动提高“孕动力”

婴童网

  准妈妈怀孕后体重的增加,胎儿成形期骨骼对钙的需求等,都对准妈妈们的身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孕妇补营养方式不对,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著名主持人李湘,怀孕后为了能让胎儿获得更好的营养而不加节制地补身体,导致产后身体严重走样。那准妈妈该怎么吃,才能既保证胎儿有足够的营养,又利于产后的恢复?专家指出,针对不同人群,需要开出不同的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

孕前运动提高“孕动力”(图)

  一线案例

  孕前少运动孕妇意外流产

  28岁的市民莫玲玲(化名)意外流产了,虽然在亲友的陪同下慢慢走出阴影,但还是难忍心中的悲痛。医生说莫玲玲流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的身体血不养胎,如果想再怀孕的话就需要做好孕前准备。

  好不容易怀上的胎儿就这么离去,莫玲玲百感交集。回想起怀孕前,朋友就提醒她要做好准备,莫玲玲更是懊恼不已。莫玲玲说,她是一位小学老师,白天需要长期站立教课,晚上回家还要伏案批改作业,身体腰部、心肺功能都不是很好,因此朋友建议她多运动。可当时,她认为多吃补品就不会有问题。谁知,朋友的话一语成谶。莫玲玲这才开始重视问题,调理好身体再考虑受孕。

  专家分析

  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

  “孕妇需要清楚怀孕后身体会有哪些改变,并有针对性地在孕前就做好准备工作。”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教研室主任黄傲一语道出问题的关键。黄傲解释,怀孕后身体会有三大改变,这也是对母体适应怀孕做出的要求。胎儿逐步地发育、长大使孕妇的身体重心前移,对腰部肌肉群的牵拉;胎儿形成骨骼,对于钙质的需求增加;母体怀孕后血浆总量增加50%,而红细胞只增加30%,这些因素造成血液的相对稀释从而引起孕期贫血,同时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这种怀孕贫血并非全都是缺铁造成的,只吃补铁保健品或者高铁食物,并没有针对性。”黄傲说,从生理上看,由于莫玲玲长期伏案,容易压迫盆腔而使血液在腹腔瘀滞,导致血液循环状况不好。另外,由于缺乏运动,心脏功能较弱,血液循环差,更容易导致供养不足。

  专家建议

  孕前运动强度渐进

  孕前,虽然不少人明白运动的重要性,但是难以改变一时习惯而放弃运动。黄傲认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的运动处方,可以通过做不同的运动让身体逐步适应。

  媒体工作者庞静(化名)时常需要伏案工作,身体容易疲劳,去医院检查时除了发现患有轻度的低血糖外,各项指标正常,医生嘱咐她多运动。可是运动项目这么多,庞静一时无从入手,且稍微做强度大的运动她就犯晕。黄傲认为,庞静可以根据如下运动处方在孕前进行锻炼。

  孕前1~2个月做要腰腹运动,如仰卧起坐、拉伸韧带等。在夏天还可以游泳,在无重力的状态下腰部能得到很好得锻炼。接着可以进行慢跑,增强心肺功能。一般运动强度为每分钟心跳不超过170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视情况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运动期间可通过运动饮料补糖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当身体逐步适应此运动强度后再进行气排球、羽毛球等强度稍强的运动。运动的习惯可保持到孕早期,到了孕中晚期,则可以采取散步的形式进行锻炼。

  少食多餐清淡饮食

  黄傲说,孕前孕后总的饮食原则是不偏食,并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多吃高蛋白食物如豆浆、鱼肉、鸡蛋等。

  黄傲表示,在孕前和孕早期,除了按医生要求补充某些营养素外,一般人群的膳食原则就是不能挑食。在孕早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提高,抑制了胃酸的分泌,肠胃蠕动减缓,孕妇就想吃酸和有呕吐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少食多餐,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避免呕吐。在进食时,最好将固体与液体的食物分开,即在正餐完毕后隔些时间再喝水或汤。

  一般人想吃酸时,总会选择山楂、话梅等零食。对此,黄傲并不建议,因为孕妇的肾脏功能有所改变,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肾脏负担。而山楂会刺激子宫收缩,还有可能引发流产。

  测体重检测营养程度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营养过剩,会影响产后恢复?黄傲建议,应每周监测体重。黄傲说,除去胎儿、乳腺增厚、羊水等重量后,孕早期每周体重增加应控制在0.45千克左右,整个孕早期(怀孕3个月以内)增重2千克;中期(怀孕3~6个月)增重5千克;末期(怀孕7~9个月)增重5千克,整个怀孕过程增重大约在12千克。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或体重超过80千克,都是危险的信号。

  黄傲说,当上一周检测超重时,孕妇可在下周适当减少食物摄入量。另外,由于营养是阶段性的,因此控制整个阶段的重量即可。


推荐阅读:

【育儿微课】名医讲解:宝宝过敏,这样护理才健康!

【妈妈FM】婚姻是一场修行,有人参透有人愚痴

【聚焦热点】准生二胎政策,35岁准备生二胎晚吗?

【摆脱尴尬】怀孕期准妈妈得了痔疮究竟应该怎么办?


 三优亲子网,倡导优生优育优教,更懂妈妈和宝宝!



想要怀孕心情好,不妨下载妈妈FM听听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