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和欧比佳战略合作!手握配方的乳企成吸引投资“最靓的仔”

婴童网

作者:何丹琳(原创)

法国食品巨头达能和中国本土乳企欧比佳“组队”了!

刚刚,达能中国和欧比佳方面均回复小食代称:“达能与湖南欧比佳营养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投资并开发其本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和产品。交易预计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双方并没有透露此次交易的具体金额。

在被问到“战略合作后是否会保留管理团队和继续生产原有品牌产品”时,欧比佳方面则回复小食代称,“不便透露更多细节”,只重申达能的口径。

今天,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则向小食代分析称,达能此次战略合作的目的就是“获得国内配方注册资格”,预计可能会保留欧比佳原团队的一部分人员,包括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欧比佳品牌也有可能会保留一部分,但具体要看达能怎么考虑。他又认为,在本地收购一个品牌基本能满足达能目前的需求。

我们一起来关注下。

“组队”欧比佳

很显然,这是达能加码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的最新大动作。

目前,这家婴儿营养品巨头经营着爱他美、诺优能等知名婴儿奶粉品牌,同时旗下可瑞康品牌生产羊奶粉,并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小食代今天在跨境电商平台搜索看到,达能旗下的可瑞康羊奶粉一罐900g的价格约为249元左右,定位颇为高端。

此前,达能还和新西兰雅士利工厂达成合作协议,以生产羊奶粉。2019年10月,雅士利国际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公司新西兰乳业与达能间接附属公司及达能成员公司Milupa订立服务协议。据此,新西兰乳业同意于服务协议期限内不时向Milupa提供羊奶粉加工服务。

资料显示,欧比佳总部位于湖南长沙,主要生产经营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产品,在海内外均有奶粉生产基地,包括位于爱尔兰的爱姆瑞(EmeRí)工厂、内蒙古呼伦贝尔工厂以及湖南长沙的南部乳粉工厂。此前,欧比佳已获得了9个奶粉配方注册资格,分别归属欧素力、羊滋滋与可唯安三个品牌。

该公司此前曾表示,投资3.5亿建设爱姆瑞工厂的主要初衷是完善自有可控的上游供应链,也希望借助整合国际资源“杀入”进口奶源阵营,丰富自身羊奶产品矩阵,跻身羊奶粉市场排名的前列。未来,集团将深耕羊奶粉品牌,并同时延展羊奶产品线、拓宽产品矩阵,除了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以外,也会生产儿童羊奶粉、成人羊奶粉等系列产品。

今天,宋亮向小食代表示,其认为,考虑达能可能会将部分海外产品放到中国来,因此“有可能是全资收购欧比佳在国内的工厂,也不排除会连着欧比佳在爱尔兰工厂一起收购。”不过,该猜测并没有得到达能和欧比佳方面的确认。

爱尔兰爱姆瑞工厂

小食代今天翻查工商资料看到,湖南欧比佳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7月21日,注册资本为30188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乳粉制造、米粉的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特殊膳食食品的生产、保健食品生产、特殊膳食食品的销售、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等等。

值得留意的是,就在昨日,达能方面已“入驻”欧比佳。

小食代查看工商资料发现,欧比佳于2022年3月2日发生多项变更。其中,变更后的股东名单为王德良、DANONE ASIA PACIFIC HOLDINGS PTE.LTD. 。目前,DANONE ASIA PACIFIC HOLDINGS PTE.LTD. 在欧比佳的认缴出资额为28678.6万元,认缴出资比例为95%。

此外,欧比佳昨日发生的工商变更还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王德良变更成王可。董事备案由王露、王德良、王德春变更为王可、金浩芳、徐倩。变更后,欧比佳的主要人员信息显示,王可为董事兼总经理;徐倩为董事长;金浩芳为董事;樊平为监事。

加码羊奶粉

对于达能来说,奶粉品类的多元化将有助于推动其中国婴儿营养品业务的增长。

目前,达能中国的婴儿营养品业务表现强劲。其今年2月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奶粉所属的专业特殊营养板块的销售持续改善,同比增幅达6.4%,销量和价格分别拉动了0.1%、6.3%的增长。受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市场推动,婴儿营养品当季实现非常强劲的增长。

在中国市场,达能指出,第四季度,中文标签产品和通过跨境平台(注:指达能官方开拓的跨境电商渠道)销售的外文标签产品保持增长和有力竞争势头。达能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表示,中国婴幼儿奶粉业务增长并非受囤货拉动,并“点赞”中国团队在数字化营销等工作上走在前沿。

该公司首席财务官Juergen Esser则透露,高端系列和特配奶粉共同推动了增长。他说,尽管出生率等带来挑战,但高端化趋势有助于缓解压力。此外为应对竞争,达能也在持续进行产品价格管理,例如通过B2B平台直接触达低线市场母婴店。

近年来,奶粉企业和资本“扎堆”涌入中国羊奶粉市场,首先无疑是被这一品类明显高于婴儿奶粉行业的增长速度所吸引。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婴配粉市场总体同比增长为9.4%,其中有机奶粉、普通婴儿奶粉分别为16.8%、10%,而羊奶粉增速高达30.8%。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羊奶粉市场规模104亿元,其中本土羊奶粉市场销售额为72.4亿元,占羊奶粉市场销售额的69.62%,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羊奶粉消费国。

资料显示,陕西省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发展羊奶产业、目前羊乳制品产量和销量居全国第一位的省份,多年来诞生了包括和氏、红星美羚、百跃、雅泰和圣唐等多家羊奶粉企业。目前,澳优旗下佳贝艾特占据了进口羊奶粉品牌的首位。

近年来,不少乳业巨头都对中国的婴幼儿羊奶粉市场虎视眈眈。事实上,在眼下奶粉行业整体增长平缓的大环境下,进入羊奶粉品类也成为了奶粉企业细分市场、迎合高端化潮流以及寻求新增长点的最佳选择之一。

例如,蒙牛、伊利、健合集团、以及惠氏等都希望在此领域分一杯羹:蒙牛雅士利进口自澳大利亚的“朵拉小羊”、伊利金领冠进口自荷兰的“悠滋小羊”,健合集团合生元旗下首款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可贝思,2020年4月,惠氏旗下定位超高端的启赋也开始发力羊奶粉市场,推出启赋蕴悠山羊奶粉。

获得配方“名额”

事实上,早年出台的奶粉配方注册制已营造更严格的监管环境,也大大提高了竞争门槛和行业集中度。据悉,2017年当配方注册制刚出台时,国内奶粉品牌数从3000多个锐减至现在的1000多个。

而在疫情影响海外奶粉工厂审查、“奶粉新国标”出炉后,企业当下想获批新配方也面临着不小难度。此前就有专家预测,随着新国标和二次配方注册制落地,届时,奶粉企业将面临修改配方、更新技术、修改包装等问题,未来国内奶粉行业的竞争将更激烈。

去年,一位奶粉企业负责法规的资深人士向小食代指出,奶粉新国标对企业而言提出了更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此外,新国标对奶粉企业的生产工艺、研发和生产能力的要求也都提高了。比如,很多营养素的范围比原来都缩窄了,这也说明企业在稳定性方面需要足够的数据来支持。

如果想在婴配红海中拥有更多“弹药”,相比从头开始筹备,直接收购手握配方名额的本地工厂无疑是一条捷径。值得留意的是,尽管新国标要到2023年2月22日才正式实施,但不少头部企业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澳优董事长颜卫彬去年曾指出,新国标出台后,许多奶粉公司都在按照新标准来进行配方升级或者新配方注册。“注册政策还是采取了比较严格的方式。我相信,这对认真做好研发和生产管理的公司还是一个利好,监管环境还是有利于头部企业应对竞争的”。

飞鹤总裁蔡方良去年表示,国内奶粉行业将在新国标下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从行业影响来看,我觉得未来新国标实施过后,对于行业来讲可能将是一个新的整合过程。我相信众多的一二线品牌都会有机会,大家的机会是一样的。那么对飞鹤来说,我们很早就积极准备了,现在已经是一切准备就绪。”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标签标识的公告》要求,产品名称中有某种动物性来源字样的,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来源应全部来自该物种。

这意味着到2023年2月22日的政策过渡期之后,用牛乳清粉加羊乳生产的“半羊”婴幼儿配方奶粉将不被允许使用“羊奶粉”名称。

在新规下,“半羊”企业加速转型求生,“纯羊”企业则看到了机遇。据业内人士统计,截至去年11月,通过市场监管总局配方注册的婴幼儿羊奶粉共93款,其中使用牛乳清的“半羊”配方粉53款,占57%;使用羊乳清的“纯羊”配方粉40款,占43%。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