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是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使用更加环保的包装材料、提高包装回收率、构建循环使用和回收体系,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随着相关政策出台和企业积极探索,绿色物流包装正加速发展。
当前,我国物流业正进入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而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包装是关键环节之一。在物流包装的设计、制造、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环保材料、技术和方式,以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为目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生态系统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绿色物流包装的特点
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在物流过程中需要借助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各种类型的包装,如托盘、周转箱、围板箱等物流单元器具,以及快递袋、纸箱、泡沫箱等等都属于物流包装的范畴。从具体功能而言,良好的物流包装可以保证货物在仓储运输环境中的安全,使其质量和数量不受损失,并可提高物流效率和能力,节省仓库空间。而所谓的“绿色物流包装”,主要体现在包装减量、循环使用、材料绿色化等几方面:
1.材料绿色化。物流包装所用材料种类多样,如瓦楞纸、塑料、金属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包装器具和产品,但无论选用哪种包装材料中,都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必须将有毒物质的含量控制在相关标准以下。这就要求在做物流包装设计时,要尽量选择污染更低、能耗更少的材料,尤其是将可降解、可重复再用和再生的材料放在首选,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有辐射性的材料。并且,应在物流包装的外表对材料进行标注说明,以便对其进行绿色处理。
2.包装减量化。在满足保护产品、方便储运等功能条件下,物流包装应选择用量最少的适度包装方式。对于纸制品的物流包装,需要做到结构简单化,如包装结构的展开图尽量呈方形,以避免边角余料的浪费。值得一提的是,包装减量不仅可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有效降低包装设计成本,以及在存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项物流成本。
3.重复循环使用。绿色物流包装应是易于重复利用或易于回收再生的。快递箱、托盘、周转箱等标准化物流包装的循环使用,既可减少包装的总体用量和成本,也能提升物流作业效率,实现货物的快速周转。而选用易回收和降解腐化的包装材料更是可直接达到减少污染浪费的目的,因此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也是物流包装绿色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做包装设计时需要重视将复合材料结构形式的包装做成可拆卸式结构,从而方便回收再利用。
总体来看,“绿色物流包装”应在包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不应对环境产生污染或造成公害,即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都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然而,这样“理想化”的状况目前还难以达到,物流包装绿色化依然任重道远。对于物流包装生产和使用的企业而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从包装材料、包装设计等方面入手实现绿色物流包装的落地与应用。
物流包装的绿色化,需要从环保材料、包装减量和循环共用等方面进行推进
各方共同推进绿色发展
近年来,物流绿色包装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政策措施,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在加紧完善,为绿色物流包装的应用推广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
1.快递领域重点拓展
其中,快递领域的绿色包装发展成绩最为显著。如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按照规划,“十四五”我国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目标是,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相关标准也对外发布,如2024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首部关于快递包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快递包装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同日,另一项推荐性标准《快递循环包装箱》也开始实施。自7月1日起,《绿色产品评价 物流周转箱》和《邮件快件循环包装使用指南》等国家标准也开始实施。这些新标准将倒逼物流快递企业向绿色包装方向转型发展。
在政策引导之下,业内领先的快递企业也都在积极行动。例如,中国邮政扎实推进包装标准化采购,使用绿色产品认证包装,创新推进包装循环化,通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试点稳步推进包装减量化,并重点强化源头减量,开展过度包装治理,纵深推进包装无害化。
京东物流近年努力推广“青流计划”,致力于从减量包装、循环包装等多方面推进包装的绿色化,还不断加强绿色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变革与应用,制定包装碳排放体系规划,围绕减量、复用、回收再利用、降解等四大方向推进绿色包装实践,通过包装减碳手段,截至2023年末已实现碳减排约69515吨。此外,京东物流还通过“可循环包装规模化试点项目”在全国各城市规模化投放循环包装,在京东快递站点的个人寄递和商家揽收中积极使用循环包装进行打包,并优先用于同城寄递业务。
顺丰在加大包装材料研发的投入外,也在寻求绿色包装材料的技术创新、变革与应用,并不断探索循环包装精细化运营,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促进绿色包装发展。如,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顺丰加强源头管理,通过开展过度包装治理专项工作,发布包装操作规范,针对不同种类的托寄物细化包装操作要领,落实绿色包装要求。并且,通过智慧包装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包装方案库,并采用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赋能快递员对不同类型托寄物进行合理包装,在保障快件安全的基础上,减少过度包装。此外,顺丰持续开展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的研发,积极进行生物降解包装的技术储备,其自主研发的全降解包装袋“丰小袋”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生物分解率可达90%以上。
2.各行业全面推进
除快递领域外,在制造、零售等不同行业和场景中,绿色物流包装和循环共用模式同样在积极推进中。如早在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就提出构建体系完备、高效协调的新型物流标准体系,大力推广托盘、周转箱、集装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循环共用,鼓励企业建立区域性、全国性托盘循环共用系统。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也鼓励批发、零售、电商等企业将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筐)作为采购订货、收验货的计量单元,引导冷链运输企业使用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筐)等运载单元以及蓄冷箱、保温箱等单元化冷链载器具,提高带板运输比例。
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中车自2017年开始在轨道交通产业链中推动循环共享包装的应用,并创新提出“运输网络+VMI仓储+储运一体化工装”的三位一体工业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对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示范作用,并于2023年通过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验收。目前,中车已投入循环共享包装7.3万余套,年替代木质包装箱40余万套,累计310万套,保护森林29.2万亩。
日日顺供应链在全流程供应链服务中,应用数字化管理能力实现订单流驱动的全流程电子化运营,减少纸质面单的使用。在工厂制造各类零部件JT配送服务、电动自行车配送安装服务等场景中,日日顺供应链设计开发和应用出可折叠、可回收的绿色循环包装箱,借此减少纸质包装箱的使用。
为顺应绿色包装发展趋势,各物流企业和包装服务商也在积极创新。如顺丰为贴合不同业务场景,不仅开发出满足全场景、全功能应用的可循环包装容器,实现容器与载具之间标准化,达到降低损耗、缩短操作时长、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还开发出智能化管理运营平台,辅助智能容器管理。
京东物流主动联合多家品牌商,在工厂生产、加工环节使用循环箱进行包装,实现循环包装在品牌工厂和消费者之间高效循环。同时,京东物流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运行原厂直发包装的环保包装模式。
中集运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环保解决方案可涵盖循环载具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制造到租赁运营,再到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均注重环保、可回收和可持续性,为多个行业带来显著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在化工行业推广使用循环金属折叠箱和循环金属锥形桶。此外,中集载具还将IoT技术、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结合,在云计算和AI技术的加持下构建基于资产管理为基础的物联网云平台。通过在周转箱上添加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从而实现对周转箱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针对油罐车混运难题,箱箱共用日前推出“蓝绿双循环”包装循环服务。这一方案通过两种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可折叠外箱和一次性的塑料内胆袋,可实现外箱与内袋的分离。据悉,“蓝绿双循环”方案专箱专用,蓝色面板的箱子用于化学品场景,绿色面板的箱子用于食品场景,从而实现化学品和食品包装的硬隔离,并且每一次用箱都会更换全新的FDA等级内胆袋,确保运输液体的安全和卫生。满足“送、装、返”全链路的“不串箱、不混用、安全卫生”等需求。
物流包装绿色发展路径
推动物流包装的绿色转型,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物流企业、包装企业、商业企业及消费者等共同努力,需要在包装技术、应用模式、组织协调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尤其对于各企业而言,需要以减量化、循环化等为原则,紧跟政策导向,逐步推动建设绿色物流包装体系,具体路径包括:
1.各部门协同共治引导行业发展。针对物流包装的绿色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措施,但如何协同共治将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样重要,一方面需要各部门加大干预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执法效力,另一方面对于物流包装标准体系不完整、各行业不衔接等问题,要联合起来统一标准,改变零散的状态,建立实施监督反馈体系,在标准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进步。
2.以“减量”为原则避免过度包装。虽然包装使用成本在企业物流成本中占比不大,但大量而低效地使用包装材料仍会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应避免在满足物流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不必要的二次包装,以减轻环境负担。并应在确保达到必要性能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包装材料用量。因此,在进行物流包装设计时需注重细节和结构的合理性,如采用拉链方式,替代胶带封箱的方式;根据物品性质和尺寸进行设计,减少包装层数和空隙率,减少泡沫塑料等非必需的填充物。
3.重视对物流包装的回收和再利用。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各种包装产品的使用量巨大,如果都采用一次性包装形式难免会造成浪费,需要积极提倡物流包装的循环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回收再利用,如针对使用完毕的包装材料,企业通过建立废物分类系统,将废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实现资源再利用,减少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而在循环共用体系建设方面,需避免单环节、单主体解决问题,而是强调全过程、全主体的参与,通过上下游合作,逐步拓展物流包装循环应用的范围与规模。
4.合理利用新型环保包装材料。业界逐渐认识到,与将大量资源和资金用于对废旧包装材料处理相比,从源头从手进行新型包装材料、新型包装技术的开发同样重要,甚至更具性价比。目前,新型包装材料种类繁多,企业应优先使用可降解材料的快递箱、胶带、缓冲物料等。这些包装通常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可降解纸张等材料制成,能够在使用后迅速分解,最大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使用绿色产品认证的可回收材料和再生材料,不仅可减少新鲜原材料的使用,也有助于降低处理废弃材料所产生的相关成本。
5.以智能技术助力物流包装创新。各种智能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应用,正使传统物流模式发生着变化,在包装环节同样如此,如借助自动化包装设备,使货物的缠绕、装箱等操作更高效;利用RFID、物联网等技术,使货物和包装器具的在途追踪更直观,并可对物流包装的使用情况和效果、集约共享使用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监控和评估,进一步赋能循环共用体系建设。在包装设计方面,通过智能算法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绿色包装材料,优化绿色包装结构和设计方案,并利用大数据算法和智能化技术规划设计发货打包流程,实现物流包装使用量的减少,整体提升物流包装绿色化的效率和效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