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脸上、后背或屁股上多了一个又红又肿的疙瘩,一碰就疼,即俗称的“疖(jiē)子”。
不少人认为这是“上火”所致,实际上高温、多汗、熬夜等都可能导致疖子的出现。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告诉你“疖”的发展过程,并提醒你有些疖肿不能随便挤。
受访专家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牟宽厚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皮肤科博士 段晓涵
高温多汗,身上更容易长“疖子”
所谓的“疖”,并非只有吃辣、上火了才会长,而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也叫做“火疖子”。
任何有毛发的部位都可以长,尤其以皮肤经常摩擦与多汗部位最常见,包括系皮带的部位下方、大腿前侧、臀部、会阴部、腋下与腰部。此外,面部、脖子、背部也会长。
疖子通常会比毛囊炎的程度更重一些,因此红肿和疼痛也更为明显。
疖的诱发因素包括高温环境、多汗、卫生习惯不佳、肥胖、糖尿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缺陷疾病等。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细菌,其他如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等也可造成这种疖。
中医认为,疖的行成多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毒蕴蒸肌肤导致。
反复长“疖”,提示免疫力低下
疖的生长进展主要有以下过程:
1.最初表现为局部冒出红肿痛的小疙瘩,以后逐渐肿大(内有脓液),呈锥形隆起;
2.几天后,结节中央因组织坏死而变软,出现黄白色小脓栓,红肿痛范围扩大;
3.过数天,脓栓脱落,排出脓液,炎症便逐渐消失而愈,痛感会在排脓后减轻,但完全痊愈还需要一段时间。
还有一种情况是皮肤反复出现多个疖,医学上称作“疖病”。这常常提示患者免疫力明显下降,也可能预示着身体有其他严重、但尚未被发现的问题,如糖尿病、肿瘤、艾滋病感染等。
疖的预防重点在于勤洗澡、勤换内衣、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避免表皮损伤、油腻、甜食、劳累等,长疖子期间也尽量避免游泳。
“疖子”为什么不能随便挤?
一般情况下,疖不会引起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如果其出现在血液丰富的部位,或正值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可能会引起畏寒、发热、头痛等不适。
面部特别是“危险三角区”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破,易引起颅内感染,出现眼部及周围组织进行性红肿和硬结,有疼痛和压痛,或有头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有较高的死亡率。
疖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治疗,也可外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 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普通疖肿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自愈,较小的脓肿会自行破溃,排脓后炎症消退,没破时也可以温热湿敷。
如果患处较深,有时需要外科手术介入。对已经软化化脓的皮肤大脓肿,需要切开引流,并做脓液细菌培养,一般不建议针吸穿刺脓肿。
需要提醒的是,触碰疖肿后务必洗手,否则可能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