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间,“奶粉第一股”贝因美交出了一份扭亏的成绩单。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5.28亿元,同比增长0.76%;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126.97%。
针对扭亏为盈,贝英美提到,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及存货跌价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明显改善。
分产品来看,奶粉类产品依旧为贝因美的第一大业务,去年实现营收23.37亿元,同比微增2.66%,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2.43%。
分销售模式来看,包销商取代经销商成为收入占比最高的渠道,2023年营收6.13亿元,同比增长42.29%。
同日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季内贝因美实现营收7.20亿元,同比增长2.28%;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80.71%。
再次扭亏为盈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7.07%
对比2022年1.76亿元的净亏损,贝因美再一次扭亏为盈。
对此,贝因美曾在业绩预增公告中解释称,除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公司还加强了应收账款催收及存货管理,信用减值损失及存货跌价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明显改善。
财报显示,2023年,贝因美信用减值损失为-0.46亿元,上年同期为-1.03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为-0.16亿元,上年同期为-0.51亿元。
2023年全年,贝因美的综合毛利率为47.07%,较上年同期上升1.19个百分点。
贝因美表示,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收到价格、产品品类、成本三大因素影响。具体而言,产品的销售折扣减少导致毛利率提升1.88 百分点;爱加保护盖、可睿欣等高毛利品类销售增长导致毛利率提升0.43百分点;部分婴配粉二注配方升级,相应成本上升则导致毛利率下降1.12个百分点。
向来注重营销的贝因美,也在压缩广告费用。
2023年,贝因美销售费用同比减少3.52%至7.92亿元。其中,仅广告宣传费一项,就减少了0.22亿元,同比压缩幅度达17.12%。
与此同时,贝因美的研发费用已经连续两年下滑,同比下降18.71%至0.20亿元,约占总营收的0.80%。
单季度来看,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12亿元,同比增长2.07%;净利润-195.91万元,上年同期为-2.20亿元。
奶粉业务营收23.37亿元经销商收入下滑37%分产品来看,2023年贝因美奶粉类、米粉类产品均实现增长,以婴幼儿辅食为主的其他类产品则录得下滑。
具体来看,奶粉类产品依旧为贝因美的第一大业务,去年实现营收23.37亿元,同比微增2.66%,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92.43%。
同期,贝英美米粉类产品营收0.41亿元,同比增长169.66%;其他类产品贡献营收1.50亿元,同比下降30.98%。
尽管奶粉业务实现增长,但对比同期披露业绩的上市乳企,贝因美的市场份额正在掉队。
2023年,飞鹤婴配粉业务实现营收178.77亿元,澳优牛奶粉、羊奶粉产品合计收入达到58.45亿元,蒙牛奶粉营收则为38.02亿元。
另据交银国际研报,2022年,我国配方奶粉市场份额前三分别为飞鹤、伊利、达能,贝因美以1.6%的市占率位列第十名。
从产品销售量及库存量看来,作为贝因美的主营业务,奶粉2023年的销售量为2.28万吨,同比增加11.22%;但其库存量也同比增长29.00%至0.19万吨。
同期,米粉的销量同比增加136.52%至737.02吨,库存量同比减少了14.84%。而其他产品的销量及库存均录得下滑,分别同比减少48.76%和67.33%。
对此,贝因美在财报中表示,米粉类产品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均上升30%以上,主要系2023年定制类ODM米粉订单量增长较多所致;其他类产品本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均下降30%以上,主要系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缩减了部分品类结构。
分销售模式来看,包销商取代经销商成为收入占比最高的渠道。
具体而言,2023年,包销商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42.29%,约占总营收的24.23%;经销商渠道收入则同比下降36.76%至5.33亿元,占比跌至21.08%。
其中,直供客户渠道的增速最高,为贝因美贡献约4.1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18.87%;电商渠道则实现营收4.70亿元,同比增长7.69%。
此前,贝因美曾表示,公司正持续梳理优化渠道,对华润、孩子王、沃尔玛等大型商超渠道进行了主动梳理调整;大力推进直供体系、削减经销商层级。
截至4月30日收盘,贝因美股价为3.05元/股,当日涨幅2.01%,目前总市值32.94亿元。
出品 | 搜狐财经作者 | 饶婷编辑 | 李文贤运营编辑 | 王一晴分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