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美赞臣、雅培、惠氏等一线洋奶粉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1段)检测出国家禁止的香兰素,这一消息让中国消费者大吃一惊。一度备受信任和推崇的进口奶粉竟然明目张胆的往中国消费者胸口捅刀子。除了“添香“频繁,进口奶粉还曾利用医务渠道绑架中国宝宝的“第一口奶“。然而,进口奶粉的目的远不止于此,近几年通过来势汹汹的廉价手腕,对国产奶粉施加压力,以夺得中国奶粉霸权地位。
真相一:添加香精,控制第一口奶,绑架中国宝宝。
上文提到,美赞臣、雅培、惠氏这些洋奶粉大牌都频频被曝添加香精,甚至在其1段婴儿配方奶粉中也有添加。那么香精到底是何物呢?香精,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香味的人工合成物,婴儿奶粉中常见的有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添加后易形成浓烈奶香气息。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奶粉厂家为了掩盖植物油的味道,提升香味而选择添加香精。除了这一点,为了实现“不同工厂统一口味“的目的,进口奶粉也不得不添加香精。以雅培为例,目前在中国销售的雅培婴幼儿配方奶粉约有9个系列,分别由嘉兴工厂、爱尔兰工厂、西班牙工厂、美国工厂以及其他海外工厂生产。不同的工厂必然存在原料、生产条件的差异,要想实现口味统一,雅培就不得不添加香精。
如果说客观条件值得原谅,那么蓄意为之的主观行为,就绝对不能宽恕。透过“香精门“和”第一口奶“的关联,专业人士大胆猜测,添加香精最主要的目的是绑架宝宝口感。浙大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朱加进教授表示,常吃添加香精的奶粉可能导致味觉依赖,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食、挑食、厌食。还有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肠胃功能发育还不完善,香精香料难以吸收,会加重肾脏损害。可是这些品牌仍置若罔闻地大肆 “添香”,更狠的是,为了配合、扩散香精“功效”,某些洋奶粉品牌还通过金钱交易操纵中国宝宝的“第一口奶”,最终实现长线收益。
所谓“第一口奶”就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口奶。在此期间使用奶粉,会错过母乳最营养的时机,更糟的是,孩子食用添香的奶粉后,会抗拒母乳,并只愿接受这个品牌。2013年9月,多美滋、美赞臣被曝光 “第一口奶”丑闻,巨资贿赂医生、护士,在家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新生儿喂养自己品牌的奶粉,以实现长期牟利。据央视报道,仅4月一个月,多美滋公司就向7省区的医务人员打款50万元,用于奖励向产妇成功推荐自己奶粉的医生和护士。
真相二:廉价侵略,陷国产奶粉于两难
长期“原装进口、高端配方”的营销轰炸后,进口奶粉反其道施行“低价”战略。某猫平台上,美赞臣荷兰原装进口安儿宝850g单罐售价247.5元,雅培亲体3段1200g单罐售价仅225元,多美滋精确盈养3段900g单罐则低至160元。这真的是所谓 “高端品质、平民价格”的亲民路线吗?
真相往往隐藏于未知。梳理一下洋奶粉近几年的发展手段,就能拨开迷雾知晓一二。从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进口奶粉以洋身份、高身段姿态临幸中国,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价格也是非一般的高。但是,是狐狸就总有露出尾巴的那一天。顺风顺水了几年后,进口奶粉开始逐渐爆出问题,先是“第一口奶”丑闻,紧接着是“香精”门,然后就是备受争议的”麦芽糊精“。麦芽糊精在进口奶粉配料表中占比很重,但是营养价值却微乎其微,最主要的功能是让产品体积膨胀,不易结块,冲调性好,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降低成本。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廉价的填充物。
如此多的品质隐患和黑幕被揭后,进口奶粉转而实施“低价”策略,美其名曰说是亲民,其实只是在问题露出后稳住市场的招数。但是这一招却让国产奶粉陷入两难。面对进口奶粉如此低价笼络市场,国产奶粉必须要应对。如果打价格战,国产奶粉只能在“配方”上进行相应缩减才能保证回本,如此一来国产奶粉品质也会逐渐走低。相反,进口奶粉却不用担心。因为进口奶粉添加了廉价的麦芽糊精和香精,最初的高价成本只是缘于公关、广告、医务渠道,并不来源于配方;如果保持原价,国产奶粉务必要以牺牲量为代价,进口奶粉销量则会扶摇直上,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任何一种选择,对于中国奶粉的长期发展都是不利的。
真相被爆后:下一个倒下的乳业巨鳄是谁?
曾一度占据国内销量榜首、风光一时的多美滋,先后遭遇2013年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和2015年“第一口奶“丑闻后,其”进口“身份被频频起底,销量也是直线下滑,在其老股东达能几大奶粉品牌中连续两年垫底,后来被转手卖给了蒙牛雅士利。在新股东旗下,多美滋也是惨淡经营,基本无东山再起机会。2016年3年,达能旗下另一品牌可瑞康宣布在中国停售。知情人士透露,达能此举与可瑞康在华业绩持续大幅下滑及奶粉配方新政相关。
继多美滋被卖,可瑞康停售后,下一个倒下的乳业巨鳄会是谁? “香精门“、”麦芽糊精“等品质隐患相继被曝,每一次曝光都是潜在的舆论危机,对进口奶粉霸主地位存在的威胁加大。加上今年10月正式实施的奶粉配方新政,进口奶粉的“多系列多产品”模式也难逃管控。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进口奶粉或将退出中国市场,其霸主地位或将难保。
真相被爆后:中国乳业的应对和未来?
在上述共同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乳业的应对模式达成惊人一致,以伊利、圣元、贝因美等为代表的国产乳企都在不知不觉中迈向同样的步调。
应对一:不管是“进口奶源”、“世界奶源”还是“西方奶源”,不同的名称背后,控制进口奶源成为战略布局。虽然是民族品牌,但从现实来说,自然环境、奶源体量、散户为主、奶户不可控等问题,都大大限制了国产奶源地收益,自然也就缺乏投资热情。但是以新西兰为典型代表的奶源,不仅历史悠久、法律法规完善,更拥有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的种种优势,相比国产奶源的优势十分明显。
应对二:“中国配方”成为对付进口品牌最有效的利器。对比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我们会发现售价更高的进口奶粉在配方上其实并不具备优势,其更多成本在于“医务渠道”和“广告投放”。现在许多民族品牌发现这个问题,提出了“中国配方“的亮点,其实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更加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生理特征的配方体系,第二层是更高规格的配方标准。但是否能通过“中国配方”致胜,依然需要长期地培育和引导。
应对三:羊奶粉或将成为民族品牌中的生力军。作为加工婴幼儿配方奶粉仅有的两个选择之一,加上近几年地迅猛发展,羊奶粉越来越被看好,相关的科学研究发展也是一日千里,甚至有声音预言二十年后羊奶粉的体量可能超越牛奶粉。但是,集中在陕西省的羊奶粉企业同样是民族品牌的一员,同样遭遇了“奶源”和“配方”两个问题的拷问。同样有羊奶粉企业开始走上这条道路,建立在相对较小的企业量级基础上,要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布局,自然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进口奶源”和“中国配方”两大战略布局成为未来民族乳业品牌反击的重要王牌,而羊奶粉也成为中国乳业崛起的新生代力量,这三大应对不仅是民族品牌反击的利刃,或也将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奶粉的一把衡量尺,更应该成为一条真正探索更优质产品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