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行业“野心勃勃”,欲让九成宝宝喝上特配粉

婴童网

原标题:国产奶粉行业“野心勃勃”,欲让九成宝宝喝上特配粉

国产奶粉行业“野心勃勃”,欲让九成宝宝喝上特配粉

文/中童传媒记者 原野

特配粉成为近来母婴行业热议的话题,观点各异:有的认为其市场规模有限,难有发展空间;有的则表示特配是刚需品,具有不可小觑的市场潜力。

连出生率都腰斩了,婴配粉都变成了缩量市场,还有特配粉的“位置”吗?

需求端:欲覆盖90%的婴儿

在近期中童传媒的采访调查中,澳美掌柜陈洁敏表示:“目前受大环境、食品安全、遗传等原因,我所接触到的10个新生儿当中会有7个甚至8个有过敏表现,目前特配粉销量在我们这里来说是比普通婴配粉的销量是更高的。”

是不是跟传统印象完全相反?

其实,特配粉销量高于婴配粉,是因为这是个健康管理型门店,大部分顾客都是问题宝宝,都需要用特配粉来调理。

健康管理门店的销售占比没有说服力,那么普通母婴店呢?

中童传媒在采访线下代理和门店时,很多代理和门店老板表示,由于过敏宝宝数量和宝妈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对特配粉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强,水解奶粉、氨基酸奶粉和早产奶粉等销量表现都不错,特配粉是目前增长态势较好的细分品类。

你看,普通门店的特配粉占比虽然不夸张,但是在增长的。而整个婴配粉大盘是在收缩的。

在一个存量、缩量市场,细分几乎是唯一的增长力量。婴配粉市场也一样。特配粉作为婴配粉市场的“新宠”赛道,兼有刚需性、专业性和高毛利的特点,造就了明朗的市场前景。

特配粉市场正在快速扩容。

更重要的是,特配粉是针对问题宝宝研发设计的,却可以“向下兼容”,普通宝宝也可以食用。至于消费者是否认可并接受,取决于市场教育程度和价格体系。

甚至最近国内某品牌提出一个发展目标:要让中国90%的宝宝第一口奶都喝上特配粉。

这样看来,如果特配粉受众人群扩展至普通群体,特配粉的市场前景就不可小觑,值得深耕。

从品牌角度讲,婴幼特配粉的核心在于配方,在于研发,国内能够自主研发的企业凤毛麟角。资深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婴幼特配粉代表了一家企业的技术水平,是企业品牌实力的综合体现。”

婴幼特配粉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可以合规进入医务渠道。这一特点使婴幼特配粉在白热化的婴配粉市场竞争中,成为差异化的市场导流切入口。

特配粉是可以成为企业实力的一张名片。

从渠道角度讲,特配粉属于刚需、高端产品,可以为渠道和门店提供不一样的引流和锁客。

中童传媒调查统计显示(如下表所示),特配粉罐装量多数在400克左右,价格在150-400区间,普通婴配粉罐装量通常在800克,价格在100-300区间,通过折算计量和价格,婴幼特配粉价格相比普通婴配粉,平均高出1倍以上。

京东婴幼特配粉部分品牌产品销售价格

问题宝宝,不论有钱没钱,都必须买特配粉。但是,能用特配粉替代普通婴配粉的家庭,必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抓住这类客户,将大大改善门店的毛利空间。

刚需性质的特配粉,蕴藏着相当大的市场潜能,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开始布局婴幼儿特配粉赛道。

供给端:国产在发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特医食品入局门槛较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特配食品和全营养配方食品的能量、营养素、可选择成分等都有明确规定,生产特医食品需要与医学科研机构联手研发,具备临床试验等各种条件,而且研发周期较长,从立项到取得生产资质可能就需要3—5年,想要分羹这一市场并不容易。

因此,婴幼特配粉行业没有多少品牌入局,之前主要是洋品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布局特配粉赛道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

下面我们通过官方数据来看一下婴幼特配粉配方过注情况:

1.过注时间与品牌分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过注的特医食品共163个,其中关于婴幼儿的特医食品配方有46个。

在46个过注配方中,2017年 -2022年婴幼特配食品配方过注分布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整理)

从总数变化趋势上看,婴幼特配食品配方注册高峰期在2017年-2019年,这是由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16年连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特医食品注册管理制正式拉开帷幕,外资品牌纷纷入局,推动了2017-2019年的注册高峰。

而在2020-2022年则相对较少,一方面是洋品牌已布局完成,未有新外资入围;另一方面,不少国内企业还在研发临床阶段,短时间无法完成过注。

但是2020年开始,国内企业成为过注主力军。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整理)

其中最早布局的是圣元和宜品。圣元至少早在10年前,就布局特配粉了,因此,在洋品牌扎堆过注特配粉的2018年,圣元也过注了2款特配配方。

2023年,国内企业经过5年之久的“修炼和发酵”,迎来过注高峰,且过注品牌中80%为国内品牌,国产开始发力特配粉赛道。

至此,国内特配市场洋品牌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

2.过注品类与品牌分布

从下图可以看出,过注的配方类型方面,无乳糖配方占到了30%,早产/低出生体重配方占比28%,部分水解配方20%,三项占比总和达到78%,接近八成。

从下表可以看出,正是在上述的3个细分领域,国产品牌与洋品牌正面硬刚,过注数量要压过一头。而深度水解、氨基酸等配方仍然以进口为主,国内尚未有企业注册此类配方。

过注配方品牌一览表

(资料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整理)

显然,国内企业聚焦于婴幼儿过敏、吸收问题。

因为,这是婴配特配粉最大的市场。目前,宝宝早产、过敏、吸收不良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类体量相当大,国内企业更愿意去研究和开发。

毫无疑问,市场导向的产品开发策略,有助于后发的国内企业提高产品存活率、占有率,在之前洋品牌一统天下的特配市场,站住脚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