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频繁给宝宝换奶粉,还觉得理所应当。如果你问为什么,他们共同的理由就是:为了宝宝。为了宝宝跟科学喂养显然不能划等号,你不能让爱成为伤害的理由。
本篇文章就带你了解,频繁换奶粉为什么会给宝宝带来伤害,如何更科学的给宝宝更换奶粉。
为营养全面换奶粉不合理
“各品牌奶粉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经常换奶粉宝宝营养吸收更全面。”
任何一对父母,都想让宝宝喝上品质优良、营养全面的奶粉。但为了营养全面去频繁更换奶粉是不科学的。
不同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是相同的
不可否认,不同品牌奶粉及不同阶段奶粉里,着重添加的营养成份的含量及比例不尽相同。但妈妈们需要知道,除了特种配方奶粉(如早产儿奶粉、腹泻奶粉、针对过敏或营养不良的特殊配方奶粉),大部分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配比是相似的,比如每100ml所含的能量、电解质含量、渗透压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均可以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不同的只是有些奶粉会额外添加一些DHA,有些会添加益生菌,也有的品牌会添加叶黄素等(配方优势)。同时,各国为满足婴幼儿成长需要,对婴幼儿奶粉配方都有严格的标准,符合标准的奶粉才能上市流通。
频繁换奶粉宝宝易出现胃肠道反应
婴幼儿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对于新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频繁换奶粉喂养,对宝宝胃肠健康挑战很大,很容易引起腹泻、吐奶、过敏、便秘等;而且,一旦出现奶粉不耐受,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及肠道健康。
小结 :为了“全面营养”给宝宝更换奶粉,不仅不会“营养全面”,还会引起宝宝胃肠道反应。
随性更换奶粉不可取
有时会出现“不得不”换奶粉的情况。比如某款奶粉宝宝喝完肠胃不适应,或者宝宝不喝某牌子奶粉。这时换奶粉不是为了“营养全面”,而是因为宝宝对奶粉不适应。
很多父母此时会做出如下选择:轻信网上信息或熟人推荐给宝宝更换奶粉,比如通过微商、代购这种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渠道购买。
“网上评价挺好的,再说也不能让宝宝饿肚子啊。”
“我朋友怎么可能骗我,选来选去宝宝还是不爱喝岂不是一样?”
很多父母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自认为这是成本最低的购买方式,而人总是会自动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ps:此处的成本不局限于金钱,还包括时间、精力、选择成本等。
这种随性更换奶粉的行为更是不科学的。
微商、代购的奶粉通过非法渠道进入市场,其中采购、物流环节均有造假寻租空间,根本无法保障奶粉质量,一旦出现安全问题,维权更是无从谈起。(关于奶粉购买渠道以后专门讨论)
而以时间紧迫或是宝宝口味难辨来敷衍了事,更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这种选择奶粉的方式不仅不科学,而且压根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小结 :父母因为宝宝对奶粉不适应而随性更换奶粉,是不科学的行为。如果还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这就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这不是合格父母应有的举动。
如何科学的给宝宝换奶粉
选择可靠的正规品牌
尤其对于打算购买进口奶粉的父母来说,除了要对奶粉的口碑、品质、安全性做详细了解外,还需要登录中国认监委官网,查询该品牌是否已经通过国家注册认证。对于没有在华认证企业,产品得不到监管机构认可,安全根本无法保证,应坚决不予考虑。
考虑宝宝的口味喜好
宝宝的口味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如不确定可先购买试用装或小包装产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尽量选择口味清淡的奶粉,以免引起宝宝上火。
当宝宝出现奶粉不适应(不耐受)症状时,首先要知道引起症状的原因,然后根据宝宝不同的症状去选择奶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奶粉不耐受症状:
●牛奶不耐受
配方奶中有大分子蛋白,宝宝的肠道不能完全消化。
➤建议:选择更容易吸收的奶粉,比如海尔伯格特有的蜂窝造粒技术使奶粉更容易被宝宝吸收。
●乳糖不耐受
由于宝宝乳糖酶不足,无法把双糖水解为单糖(只有单糖才被人体吸收)。这才导致腹泻、腹痛、腹胀。一般来说,宝宝大便有泡沫、发出酸臭味,就应想到乳糖不耐受。
➤建议:选择低乳糖或不含乳糖的奶粉,市面上配方奶粉乳糖含量为6g/L,那么妈妈们可以选择2g/L的低乳糖奶粉。
●脂类不耐受
在奶粉中,多数使用的是棕榈油,由于棕榈油容易与肠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钙皂。当这个类似“肥皂”的东西与大便结合时,大便就会变硬。
➤建议:添加益生元
当然,宝宝出现胃肠道不耐受的问题时,最好的办法是尽快找到专业医生进行咨询,以准确、快速找到问题的症结及解决办法,减少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
换奶粉要循序渐进
换奶粉时,新旧奶粉要混在一起,为的是让宝宝适应新奶粉的味道。具体办法是:在原奶粉中适当添加新的奶粉,开始时量要少一点,慢慢增加比例,直到完全更换。这个过程大概要7天左右;
同时,换奶粉要在宝宝身体完全健康的状态下进行。宝宝生病(感冒、发烧、起皮疹、换牙等)及接种疫苗期间不宜换奶粉;
换奶粉后,要密切观察宝宝有无不适症状(拒奶、呕吐、腹泻、便秘、出皮疹等),任何不适均需暂停换奶粉。
总结
换奶粉时请先考虑清楚,如果接下来的行为能够使宝宝更健康,并且符合科学规律,请大胆去做;
反之,如果你不清楚你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或者已经给宝宝造成伤害,请慎重考虑,并尽可能咨询专业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