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谦启管理学堂
2022年,伊利股份(60087.SH)以1237.1亿元的营收稳坐在中国乳企的头把交椅,蒙牛乳业(02319.HK)则以925.93亿元的营收位居第二,两者都是中国乳企的龙头企业,两者间的竞争可谓是精彩之极。
伊利想靠奶粉业务与蒙牛进一步拉开差距,稳固自己乳企第一的地位,而蒙牛则通过新赛道发力与伊利缩小差距。通过2018-2022年这五年的成绩来看,伊利略胜蒙牛一筹。在这五年间,伊利主要是通过奶粉业务来与蒙牛拉开距离的。而蒙牛也选择另辟蹊径,在奶酪和低温奶业务上发力,并开始部署自己的发展规划。
随着中国消费者新需求的改变,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两大乳企巨头的竞争仍将继续。
一、伊利、蒙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2022年,伊利实现营业收入1226.98亿元,同比增长11.40%,净利润93.18亿元,同比增长6.29%。蒙牛实现营业收入925.93亿元,同比增长4.81%,净利润51.85亿元,同比增加4.45%。
(数据来源:各年度上市公司年报)
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伊利2018年-2022年的数据均优于蒙牛。我们通过以下几个点来进行分析。
01
营业收入
伊利与蒙牛之间营收差距逐年增大,2018年伊利营收比蒙牛高100亿元左右,2020年二者营收已相差200亿元左右,2022年相差超300亿元。
但两者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在液体乳业务都面临增速放缓的情况。
(数据来源:2022年上市公司年报)
注:由于两者上市的交易市场不同(伊利于A股上市,蒙牛于港股上市),产品类别区分方式也有所不同,伊利将奶粉和奶制品合并统计,而蒙牛是分开统计,下文同理。
伊利液体乳产品2022年营收为849.26 亿元,较上期增加0.15 亿元,同比上升0.02%,营收占比70.10%。2023年一季度伊利液体乳收入出现了下降,同比下滑2.59%。
2022年蒙牛液体乳业务实现营收782.69亿元,同比增长2.3%,营收占比84.5%,液体乳业务上,蒙牛的增速要好过伊利。
液体乳业务方面,伊利仅比蒙牛高66.57亿元,并非伊利蒙牛差距的主要原因。
02
净利润与销售净利率
虽然伊利与蒙牛的营业收入差值逐年增大,但两者的净利润的差值却没那么大。2018年,伊利实现净利润54.52亿元,蒙牛为32.34亿元,相差22.18亿元;2020年,相差35.97亿元;即使是2022年,二者的营收差距已达300亿元,但落在净利润指标上,伊利也只比蒙牛多出41.33亿元。2018-2022这五年来,伊利在净利润方面也并没有领先特别多。
从销售净利率看,伊利近五年基本上保持在7.5%左右,而蒙牛则保持在5%左右。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到2020年,伊利与蒙牛的净利润和净利率都受到了影响(2019、2020年处于国内疫情时期,各大企业都受到了影响),但其中蒙牛的净利润和净利率下滑较严重,至于具体原因,我们后面章节会有所说明。
从两张图表的数据对比来看,虽然蒙牛和伊利的净利润差距越来越大,但净利率上来看,蒙牛则是一直努力地与伊利缩小差距,这说明蒙牛从2020年之后进行了积极地调整。
二、奶粉业务上,伊利靠自有品牌,蒙牛靠收购成熟企业
在第二增长曲线上,伊利蒙牛都在奶粉业务及奶制品业务上寻求新增长。但两者的经营策略却是不同的。
伊利旗下有自己的品牌:包括了伊利金领冠、佳贝艾特等一系列自有品牌。蒙牛则是习惯收购其他成熟企业。
(数据来源:2018-2022年度上市公司年报)
从最近的业绩上可以看出,2022年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收262.60亿元,同比增长62.01%,同期蒙牛的奶粉业务营收则为38.62亿元,同比下降21.97%,伊利的奶粉业务实现稳步增长,而蒙牛的奶粉业务却在逐年萎缩。
其实早在2018年,伊利和蒙牛在奶粉业务方面营收的差别其实并不大。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收80.45亿元,蒙牛则为68.65亿元(奶粉业务60.17亿元,奶酪业务8.48亿元)。奶粉业务的差距仅有20.28亿元。
但从2020年开始,二者的差距逐渐变大。伊利在2019年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收100.55亿元,蒙牛的奶粉业务营收为78.7亿元,奶酪业务为7.21亿元,差距仅有31.85亿元,但到了2020年,两者奶粉业务的差距已经达到百亿元。
01
2019年,蒙牛出售君乐宝收购贝拉米
故事发生在2019年,下半年,蒙牛以45.79亿元出售了子公司君乐宝所有的股权。君乐宝曾是蒙牛奶粉业务的重要支柱,在还没有出售君乐宝的2018年,君乐宝在蒙牛奶粉业务上贡献了50亿元,占蒙牛奶粉业务整体营收的80%左右。
(数据来源:2018-2022年度上市公司年报)
出售君乐宝之后,蒙牛在同年迅速收购了一家澳洲婴幼儿配方的奶粉品牌——贝拉米,并打算让其作为奶粉业务的新的发力点。但效果不佳,贝拉米被收购后业绩持续缩水,在2020-2022年,贝拉米的营收分别为10.32亿元、5.15亿元、1.24亿元。这也让蒙牛的奶粉业务一直没有恢复到君乐宝的时期。这也使得在2019年之后,蒙牛和伊利奶粉业务的差距越来越大,2020年两者相差83.12亿元,2021年相差112.6亿元,2022年已经相差223.98亿元。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贝拉米的婴幼儿奶粉迟迟拿不到中国市场监管总局颁发的配方注册证书。由于由于无法通过配方注册,导致贝拉米2019上半财年中文标签奶粉产品收入为零,此外,中国持续走低的婴儿出生率以及竞争者的掠夺,也成为贝拉米业绩下降的重要市场因素。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 的情况下,错失的市场份额就很难拿回来了。
虽然蒙牛的奶粉业务并能没有因为收购贝拉米而增长,但蒙牛也在积极寻找新的赛道。
02
2020年,蒙牛成为妙可蓝多第一大股东
相信大家应该听说过妙可蓝多奶酪棒吧?在2020年,蒙牛以30亿元拿下了中国奶酪龙头企业妙可蓝多1.01亿股,持有其23.80%的股权,一举取得了妙可蓝多这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至此之后,蒙牛也多次向妙可蓝多增资,直到2022年,蒙牛持股比例已达35.04%。蒙牛作为第一大股东,也成功将妙可蓝多并表。
虽然妙可蓝多奶酪业务的营收并不能让蒙牛的营收与伊利缩小差距,但其可观的营收增长率也让蒙牛在奶酪业务上有了新的发力点。从2020年的10.77亿元,再到2021年的24.38亿元,最后到2022年的48.10亿元,每年都是超过100%的营收增长率。
回顾过去五年,蒙牛在奶粉业务上的落后根本原因或许是蒙牛始终没有打造出如伊利金领冠那样的自有奶粉品牌。蒙牛则习惯于通过收购成熟品牌的方式进行业务扩展。
三、伊利目标全球化,蒙牛发力新赛道
2022年,伊利加大奶粉业务投资,收购澳优乳业(01717.HK),目前拥有其59.45%的股份,自2018年以来,澳优乳业的配方羊奶粉销售额已经连续3年占国内婴幼儿羊奶粉总进口量的60%,为全球羊奶粉销量第一。
而蒙牛则拟私有化雅士利、重整奶粉板块,并在财报中将成人奶粉列为加强发展的重要业务。
01
伊利收购国外乳企,开拓海外市场
伊利的焦点放在了全球市场。其在去年收购的澳优乳业在全球共有十个工厂,并在荷兰、澳大利亚有完善的乳业资源和供应链布局。这对于伊利来说,可以借此来充实自己在海外渠道的搭建,发展自己的海外业务,从而和国内业务进行联动配合。
在收购澳优乳业之前,伊利还先后收购了新西兰大洋洲乳业、West land。其中,大洋乳业主要经营婴幼儿奶粉、功能性牛乳加工和奶粉包装三个项目。West land是新西兰的第二大乳企,其主要经营奶粉、乳蛋白及奶制品的零售业务(如黄油、奶油、牛初乳等)。
02
蒙牛开辟新赛道,力争绝对第一
蒙牛则把目光放到了其他赛道——奶酪业务和低温鲜奶业务。
奶酪方面,蒙牛作为国内奶酪龙头企业妙可蓝多的第一大股东。蒙牛对奶酪业务的重视程度很高,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要积极把奶酪业务做大做强,与妙可蓝多共同携手,成为国内奶酪市场的绝对第一。
在低温鲜奶方面,据财报,蒙牛推出的“每日鲜语”是目前市场份额为高端鲜奶第一,并其增幅远大于国内鲜奶行业的平均增长率。2021年国内鲜奶行业增长17.8%,蒙牛的鲜奶业务增速达85%。这也是蒙牛在液体乳业务上增速高于伊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语
伊利和蒙牛的营收差距越来越大,主要还是奶粉业务的差距。由于国内液态奶市场的增量空间有限,两家企业选择了完全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结合上述文章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
1、当主营业务市场趋向稳定的情况下,发展新业务是企业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重要方式,但发展方式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历史因素)来做出选择。
2、敢于发展自有品牌的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
3、收购其他成熟企业来发展自身业务有可能会面临业绩不佳、难以支撑业务的风险。
责任编辑: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