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奶粉能长期吃吗?乳铁蛋白该怎么选?强化配方多能否吸收?

婴童网

本期《奶粉问答》如期而至,我们在周一征集了宝妈群内的问题,提取了其中10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集中回答,希望能更加全面地给大家答疑解惑。我们期待大家能够在后台畅所欲言,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您在奶粉或育儿方面遇到的困惑,我们将竭诚为您一一解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解奶粉能长期吃吗?乳铁蛋白该怎么选?强化配方多能否吸收?

问题一:@ F~:深度水解奶粉与部分水解奶粉的不同?部分水解奶粉可以长期食用吗?

解答:深度水解奶粉:将部分乳清蛋白或酪蛋白通过酶解法,分解为小分子肽链、氨基酸,蛋白分子相对更小,致敏性大大降低,常用作预防和缓解牛奶蛋白过敏。长期吃也可以,不过有必要在1岁以后开始接触普通奶粉来脱敏。对于转奶顺序为氨基酸奶粉到乳蛋白深度水解奶粉再到乳蛋白部分水解奶粉最后才为普通奶粉。

部分水解奶粉:利用酶解法对牛奶蛋白质进行适度的水解,将蛋白质变成小分子肽链片段,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致敏性,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致敏性。具有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可作为预防蛋白质过敏,以及轻度蛋白过敏人群使用,可长期吃,也可在宝宝随着年龄上升,适应能力增强后尝试转为普通配方奶粉。

注意:

乳蛋白水解的特配粉是可以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6月龄以下目标人群的营养需求;6月龄以上特殊医学状况婴儿食用时,应配合添加辅助食品。如下面一款乳蛋白部分水解的特配粉说明:

问题二:@

juan:冲奶粉的水温度多少合适,冬天冷得比较快,6个月宝宝喝奶粉要额外补充哪些微量元素。

冲调温度:

为了预防高温对营养素活性的破坏,大多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适宜冲调温度为40—50℃,不过具体水温请以奶粉罐体冲调说明为准。

补充微量元素的问题:

应该结合宝宝的发育状况初步判断宝宝缺乏哪种营养素,然后再带宝宝做个微量元素检查,及时补充相应微量元素。

6个月以后的小宝宝可以添加辅食了,应尽量让辅食的种类丰富一些,营养全面一点。也可以选择辅食米粉,对铁、锌等微量元素进行强化补充。

问题三:@者行.孫SUN:添加益生菌的奶粉该怎么冲调?

解答:乳双歧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41℃,最低生长温度为25-28℃,最高生长温度为43-45℃。因此40℃左右的冲调水温对于益生菌来说是可耐受的。

另外,冲调前的水温会在冲调过程中会下降1-2℃,并且冲调的时间到宝宝喝入的时间均较短,温度对益生菌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由于生产工艺、添加菌种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添加了益生菌的奶粉冲调温度要求也各不相同,为了保证益生菌的存活率,温度不宜太高,一般在40~50℃左右。具体参考包装上的推荐温度进行冲调即可。

问题四:@Evildour:五个月的宝宝晚上睡觉老是摇头会不会缺钙引起的?

解答:如果只有摇头这一种现象的话,不一定是缺钙引起的。

首先要考虑宝宝是否因为头部与枕头接触,发热、出汗、局部头皮发痒引起摇头,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更换打湿的枕巾、枕头,并给婴儿清洗头部的卫生,洗头之后婴儿会明显感觉到头部清爽起来,慢慢的就会减少睡觉摇头的情况。

其次再考虑是不是缺钙引起的,可以从多方面判断,如果还伴有这些情况比如:出汗严重、出牙迟缓、肋骨外翻、身高发育不达标、枕秃、磨牙等,最好去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是否缺钙,再针对性补钙。

问题五:@

2019.9.11:6-12个月辅食怎么吃?添加辅食的食用油怎么选择?有没有具体的做法?如何做到辅食和奶粉喂养之间的平衡啊?

解答:可以点击查看:宝宝辅食添加全攻略,科学添加不烦恼这篇文章,里面有关于6-12个月宝宝辅食添加种类、做法、辅食添加原则等详细内容。

辅食用油:

比较适合做辅食的食用油一般有:

1、核桃油:口味比较清淡,富含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素。

2、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A、D、E等多种营养素,且制作过程比较天然。

3、花生油:富含亚麻酸、亚油酸、锌等多种营养素。

如何平衡辅食与奶粉喂养:

辅食作为辅助食品,那么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奶量,建议6-12个月的宝宝奶量要保持在600-800mL。初期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间隔2个小时左右给添加一次辅食,不要求量太多,让孩子慢慢适应,后续可根据辅食添加原则以及宝宝自身发育情况增加顿次。

问题六:@WQ:之前宝宝喝一款奶粉好好的,后面就只要一喝奶粉就拉肚子,怎么知道宝宝是拉肚子还是乳糖不耐受或者牛奶蛋白过敏?而且医院又不能查过敏源,该怎么办?

情况分析:

之前喝的奶粉好好的,换了奶粉喝就拉肚子,短期内有可能是转奶不适应引起的,长期腹泻就要及时就医诊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改善。

这里说下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的关系:

乳糖不耐受并不是过敏现象,是指人体不能合成乳糖酶,或者因肠道疾病短期不能合成乳糖酶,导致肠道对乳糖不能消化吸收,出现腹泻现象。

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症状是一种免疫调节过激反应,体内抗体对异蛋白不识别,出现的排异现象,当调节出现紊乱时便表现为过敏。

怎么区分两者呢:

一是看大便性状判断,乳糖不耐受大便带有泡沫,酸臭明显;牛奶过敏的大便除了不成型,奶瓣可为蛋花状,膏粒状,无明显泡沫。

二是看腹泻后是否伴随出疹子,乳糖不耐受无疹子出现;牛奶过敏腹泻后相继出现疹子,但是宝宝同时为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时,两者的症状会同时出现。建议选择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

三是看吃母乳的适应情况,乳糖不耐受吃母乳仍然会腹泻,而牛奶过敏引发的症状减轻或不再有过敏反应。

四是皮肤测试,牛奶蛋白过敏严重的孩子,将牛奶液涂抹在宝宝皮肤,比如嘴角、耳背等表皮薄的部位会立即发红,这类只对皮肤敏感的宝宝奏效,可以在家中做。

当然,如果医院可以进行排查,能更准确判断过敏源。

问题七:@口:生牛乳和脱脂牛乳对于婴儿来说哪种更好一点,脱脂牛乳或脱脂乳粉的配方奶不容易长肉吗?

区分概念:

生牛乳、脱脂牛乳等含“乳”字的原料是一类的。从鲜乳到最终成罐时间短,因此新鲜程度较好。脱脂乳粉、全脂乳粉等含“粉”字的原料是一类的。

而给宝宝购买奶粉时不能只考虑“新鲜”这一个因素,鲜奶生产固然好,但一罐好奶粉的参考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奶源之外,还要综合参考工厂的生产设备、工艺、卫生检验、配方等因素。

原料脱脂的原因:

用脱脂离心分离机将全脂奶中的脂肪分离出去得到的牛奶叫脱脂奶。再经过喷雾干燥成粉后便得到了脱脂乳粉。脱脂奶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全脂奶粉高,脂肪含量降到1%左右。

添加了脱脂奶粉的配方奶粉相对好消化,不易发生氧化,比较好保存,但是脱脂奶粉奶香味较淡,口感不如全脂奶粉好。

所以,脱脂乳粉只是比全脂乳粉多了一道“脱脂”工序而已,最终奶粉中脂肪的占比都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脱脂牛乳或脱脂乳粉的不容易长肉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问题八:@沐雨悠然:像1897荷致这类的奶粉强化配方添加类型那么多,孩子能吸收得了吗?看到爱他美和至初这些大牌子强化配方也就一两样。

解答:其实,强化配方只是种类多,在含量上面,相对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类成分来说就显得很少了,以3段为例,1897中的叶黄素为210μg/100g;乳铁蛋白为62mg/100g;CPP为170mg/100g。

而且,每个宝宝体质不同,消化吸收能力也有所差别,吸收好不好主要还是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消化吸收如何。因此不用太过担心强化配方多会影响吸收,这些成分含量较少,都是可选择添加成分,其作用也是适合有需要的宝宝。

比如乳铁蛋白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抑制病毒和有害菌的增殖、提高婴儿免疫力等;CPP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叶黄素促进宝宝视力神经发育。所以,适当添加强化配方是对宝宝有好处的,也不会影响宝宝的吸收。

如果大家想知道怎么选奶粉,那就早点学会用奶粉智库,多选几个奶粉对比,你自然就会了。

问题九:@怡:你好!请问如何给宝宝转奶?转奶过程要注意什么呢?

转奶方法:

隔顿转奶法(以宝宝一天五顿为例):

另外,购买的奶粉包装上会有转奶小贴士,参考加上面的转奶方法,结合宝宝自身状况,循序渐进地转奶即可。

注意事项:

1、转奶时间把握

要在宝宝身体完全健康的状态下进行。不要在宝宝腹泻、发烧、感冒、换牙时转奶,接种疫苗期间也不要转奶,还要避免在早晨第一餐,或晚上睡觉前转奶。

2、转奶须知

转奶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整个转奶要历经一到两周的时间。要让宝宝们有个适应的过程。父母可以观察,如果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才可以继续添加,否则就要减慢进程了。

问题十:@ 木糖醇:乳铁蛋白真的可以提高免疫力吗?应该怎么选?

解答:乳铁蛋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我们先来看看乳铁蛋白正式进入消费者视野的时间段。2016年,美国FDA将乳铁蛋白认定为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所以一些国家将其添加到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包括我国。2018年,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发布了《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多名妇幼营养专家共同起草和评审。乳铁蛋白是继DHA之后又一个达成共识的、被认可功效的婴幼儿营养素。

在《乳铁蛋白婴幼儿健康效应专家共识》资料中显示,据现有的人群研究结果显示,乳铁蛋白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道疾病、新生儿败血症,对改善婴幼儿贫血和促进其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作用。

怎么选:

1、看类别:乳铁蛋白要选调制乳粉,而非固体饮料。

2、看含量:营养成分表所示乳铁蛋白含量最好是≥100mg/100g。

3、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比如明确表明“乳铁蛋白”,而不是通过添加“乳清蛋白”来转换的。

本期奶粉问答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您还有任何问题可以在文章末尾给我们留言或关注我们公众号给我们发消息,我们将竭诚为您解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