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假奶粉事件”!广州多家医院推荐过敏患儿喝“贝儿呔”

婴童网

高学历爸妈画生长曲线发现孩子发育滞后。

又现“假奶粉事件”!广州多家医院推荐过敏患儿喝“贝儿呔”

湖南郴州永兴县“大头娃娃”假特医奶粉事件发生后,牵动了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广州郑筱(化名)的心, 从2018年11月起,在医生建议下,她开始给女儿服用“贝儿呔水解营养粉”,并停止喂养其它奶粉。

如今,她发现女儿近一年来身高体重均不达标,且食欲不振、抵抗力偏弱,她怀疑孩子喝的“特医奶粉”也有问题。

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时,郑筱发现面临相同问题的人不止她一个,她加入了一个购买贝儿呔的家长维权群,开始了维权路。

喝了“奶粉”后,身高体重都不达标

郑筱告诉“医学界”,不少购买了贝儿呔的妈妈都反映孩子出现营养不良、发育滞后等症状,她们认为这与只喝贝儿呔、饮食结构单一有关。

从1岁到2岁,郑筱孩子轩轩(化名)体重增加了2.25公斤、长高了11.6cm。

轩轩出生后纯母乳喂养时很健康,身高体重都达标,从1岁吃了贝儿呔“奶粉”后,身高体重一直都在中位数下。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显示,女童在2岁时体重中位数为11.92kg,身高中位数为87.2cm。轩轩在2岁的体重(10.75kg)和身高(83.7cm)均低于中位数。

轩轩的健康检查记录表/受访者供图

郑筱绘制了轩轩的体重身高增长曲线后发现,自从喝了贝儿呔,增长曲线开始偏离平均值(以下表中绿线为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平均值)。轩轩两岁半后,喝贝儿呔的次数由一天三次减至一次,三餐占比越来越大,增长曲线又开始接近平均值。

表中红点为轩轩体重增长曲线/受访者供图

轩轩身高增长曲线/ 受访者供图

此外,轩轩这一年半来胃口不佳,偏偏对喝“牛奶”(贝儿呔固体饮料)上瘾,迟一点给她,轩轩就会发脾气、砸东西。

受访者供图

“这件事是对我们受的半辈子教育的奇耻大辱。”80后妈妈郑筱如今十分自责,郑筱是硕士,丈夫是博士,但在给孩子买奶粉这件事上还是”出了差错“,让孩子遭了罪。

郑筱在高中时就听说过“三鹿奶粉”事件,因此对选奶粉已经十分小心谨慎。

“让孩子入嘴的奶粉,不敢在大陆买,都是让同学从国外代购。”郑筱说。

然而轩轩出生一个月后深受湿疹的困扰,成了皮肤科的“常客”。出于对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以下简称:妇儿中心)的信任,郑筱只带孩子来这里看病。

“小孩生病其他医院都不敢去,只认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信任里面的所有医生,觉得全广州,看孩子的病,只有他们最专业。”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妇儿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有三个院区。珠江新城院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一流,位于广州CBD。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医院官网

遵从医嘱,进口奶粉压箱底

2018年11月,郑筱带轩轩去了广州妇儿中心风湿免疫科就诊,为轩轩诊治的是医生李某。

李医生提出不抽血查过敏原,采用“阻隔”疗法停母乳,测试孩子是否对母乳过敏,并指引他们去医院对面买“氨基酸奶粉”,并在医嘱上勾选了“贝儿呔”。

郑筱当时去医院对面药店发现贝儿呔卖完了,回去找李医生问药店推荐的敏儿舒是否可以,李医生说敏儿舒也可以。

李医生此前建议,孩子试服2-4周复诊。轩轩复诊时,李医生说可以换深度水解奶粉喂养了,又拿出了特殊处方单(特殊膳食门诊处方),勾选了“贝儿呔2号“。

然而在复诊病历本上,嘱托的是“给予深度水解脱敏奶粉喂养”。

复诊病历标的是“奶粉”,但是特配处方单钩的是“贝儿呔”,不是奶粉,而是固体饮料/受访者供图

这一次郑筱买到了贝儿呔。

同经历的家长留下的处方,受访者的处方已遗失/受访者供图

此后,郑筱一直通过奶粉罐上贴的电话找客服“文文”购买。

奶粉罐/受访者供图

医生说孩子对普通奶粉过敏,郑筱托人买的进口奶粉就一直压在箱底,转而一箱一箱地买贝儿呔。

付款证明/受访者供图

郑筱回购过5次,买了40多罐,每罐268元(400g),总共花了1万多。她有时会去药店购买,疫情时期不方便出门,就在微信上下单。

医生、导购都把贝儿呔称之为奶粉,包装也完全像奶粉,郑筱对于这款“奶粉”深信不疑,一直把它当奶粉让轩轩喝。

轩轩在喝这款“奶粉”的一年多里,湿疹时而复发,一直未能痊愈。为此郑筱带着轩轩多次前往广州妇儿中心皮肤科就诊,皮肤科的陈教授建议孩子涂激素,继续阻断过敏原。

在得知轩轩一直在喝贝儿呔后,陈教授并未对此表示质疑。

“就点了点头,没说话。”郑筱回忆道,该院曾诊断轩轩是“牛奶过敏”(本文中的病历照片有提及),“陈教授让阻断过敏原,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喝普通奶粉,我们就坚持喝水解奶粉,谁曾想不是奶粉,而是饮料。”

郑筱从家长维权群里发现,广州妇儿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曾向多名家长推荐过贝儿呔,其他推荐此款饮料的医院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原广州港港湾医院)等。

就诊医院/ 受访者供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已就此事做出回应,在官网发布声明:目前医院已介入调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声明

是不是奶粉?商家口径不一客服文文在指导一位妈妈如何冲泡贝儿呔“奶粉”时说,如果宝宝增长慢,消化吸收不好、挑食,那么普通奶粉暂停,一定要吃这种特医食品

特医食品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依照我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特医食品应取得监管部门的注册,生产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特医食品生产许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徐灵敏告诉“医学界”,特医奶粉要吃多久,取决于孩子的过敏什么时候能好。如果是先天性过敏,可能需要一直吃;如果是后天性过敏,可以吃了特医食品两个月后,再尝试正常的奶粉。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布的信息,目前获得特医食品注册资质的仅有国内外8家企业的24款产品。“医学界”发现,贝儿呔不在名单中。

受访者供图

但商家在宣传单中明确提到,贝儿呔系列产品属于“特殊奶粉”,口感与普通奶粉会有不同。

与其他特殊奶粉的区别又在于:特别添加乳糖,可长期食用。

受访者供图

一行红色大字尤为醒目:“长期食用更适合宝宝生长发育。”

2019年10月30日,文文突然说广告法有要求,换包装了,家长们事后才知道是加了“固体饮料”四个字。

受访者供图

对于贝儿呔是否为奶粉,商家开始闪烁其词。客服严某在2019年7月并未否认贝儿呔为奶粉,但近日对家长表示,贝儿呔“不是奶粉,属食品类的固体饮料”。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年5月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中提醒,固体饮料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受访者供图

据广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DV现场》栏目报道,贝儿呔水解营养粉的外包装上标注,生产企业为广州特益孚特实业有限公司,经销商为广州能婴贸易公司。

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妇儿中心儿童医院院区)后门的能婴大药房工作人员黄先生对 《DV现场》 表示,目前贝儿呔已经全部下架。黄先生说,生产商确实换过产品包装,从产品本身来说,贝儿呔在宣传和质量上并无问题,也从没收到过家长的投诉。但作为一款缓解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过渡性食品,他并不建议长期服用。

“不建议长期服用”的说辞,与此前的宣传大相径庭。 三款“特医奶粉”

“医学界“发现,广州的贝儿呔与湖南此前两起假特医奶粉事件,有着相似之处。湖南郴州除了近日爆出的“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在2019年发生过另一起“大头娃娃”假奶粉事件,涉事产品为“舒儿呔”固体饮料。

据《新京报》报道,涉事“舒儿呔”固体饮料的医生被停职一年,涉事企业将联合医院按一赔三的方式给予受害者家属赔偿。

徐灵敏说,这三款产品出自不同厂家,都为固体饮料,蛋白质含量低,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服用,可减轻过敏症状,但营养不够。

固体饮料却被宣传成特医奶粉,导致食用的孩子发育不良。

此外,“舒儿呔”产品和“贝儿呔”都经医生推荐购买,使得家长对这款“奶粉”深信不疑。

同时,“舒儿呔”产品和“贝儿呔”中途都更换过产品包装,加了“固体饮料“几个字,其铁罐包装形式,与正规特医奶粉很相似。

涉事产品“舒儿呔”/新京报

多名“舒儿呔”受害者家属于5月14日向《新京报》表示,他们至今未拿到赔偿。

而郴州市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的上述处理结果早于2019年底就已下发。

“倍氨敏”事件近日也有了初步处理结果。据新湖南客户端报道,廖某军夫妇经营的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涉嫌虚假宣传,把涉事产品“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宣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二人将被依法从严从重查处。

永兴县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建军,市场秩序监督管理股长曹石顺也因此被免职。

郑筱对“医学界”说,她和一些家长已经去医院给孩子做了全身体检,在等待检查结果;还有家长联系了当地工商局,在等待回应;家长们正齐心协力在群里收集证据,准备本周日(5月24日)去广州妇儿中心详谈。

截至“医学界”昨天发稿,广州妇儿中心尚未对家长做出明确表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联系到广州妇儿中心,但对方在记者表明来意后挂断了电话。广医三院相关工作人员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事件还在调查中,有进展会向社会公布。

徐灵敏表示,“大部分医生是不会去推荐特殊奶粉的,而且一些医院禁止医生推荐,如果有医生推荐的话,建议家长找其他医生再问问。”资料来源:

1. 郴州儿童医院“大头娃娃”案浮出,“舒儿呔”赔偿未到位. 新京报

2. 孩子喝固体饮料3个月后 怀疑出现营养不良. 《DV现场》

3. 2名官员因湖南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被免职. 新湖南

4. 广州也现固体饮料充当“特医奶粉”事件?有医院已介入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医学界

作者:梁怀钰

审稿: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责编: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