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三鹿奶粉失败之后,恒天然继续减持贝因美,亏损20亿!新浪财经2020-12-17 15:27

婴童网

来源:五谷讲坛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这句谚语用来形容恒天然在华投资经历,可能在合适不过了,作为新西兰最大的乳企,恒天然在华投资屡屡碰壁,2020年以来,两次因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被点名通报。
众所周知,当年投资三鹿奶粉失败之后,恒天然又向达能旗下多美滋供应原料,结果恒天然一手制造的“乌龙事件”,致使多美滋“一蹶不振”,而多美滋曾是中国奶粉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品牌,至今达能还在与恒天然“对薄公堂”之中。
尽管如此,恒天然又决定大手笔入股有着“奶粉第一股”美誉的贝因美,结果却闹的十分不愉快,只能选择分道扬镳。
另外,恒天然还与雅培合作在华建设了牧场,但牧场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疫情影响之下,牧场被甩卖了出去。
日前,恒天然正式披露了2021财年第一季度(2020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的业绩情况,2021财年第一季度,恒天然实现总收入41.81亿新西兰元,同比微降1%,依然没有扭转下滑势头。
大包粉不再吃香、餐饮服务部业绩突出
与惠氏、雅培、达能等进口乳企直接在华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同,恒天然在华发迹主要是向其他的乳企提供原料,即“大包粉”(脱脂奶粉、全脂奶粉),那些没有奶源的乳企,比如纽贝滋、贝智康、晨冠、维爱佳,都曾从恒天然那里采购过“大包粉”,之后在通过干法工艺,加工成婴幼儿配方奶粉。
伴随中国市场从疫情中逐步恢复,乳制品需求出现了强劲反弹。而由于中国买家的购买需求强劲,特别是对全脂奶粉的需求,使得恒天然的原奶收购价格进一步上涨。
由于对新西兰乳制品的强劲需求,恒天然宣布其缩小了对2020/2021年度牧场原奶收购预期价格的范围。
“将价格从每公斤乳固体6.30-7.30新西兰元上调至6.70-7.30新西兰元,意味着收购价格的中间价,即奶农将获得的报酬,已经增加到每公斤乳固体7新西兰元。”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Hurrell说,“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的需求持续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这一点在最近全球乳品贸易交易平台(GDT)的拍卖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中国买家的购买需求强劲,特别是他们对全脂奶粉的需求,是推动原奶收购价格上涨的的关键因素。”
然而,在飞鹤、旗帜、三元、完达山的带领之下,越来越多的乳企选择以“生鲜乳”为原料,因此,大中型乳企都在通过自建、自控和收购的方式,掌控更多的奶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恒天然的客户数量逐渐减少,同时,以“大包粉”为原料的乳企,市场份额也在萎缩之中,这意味着恒天然的“大包粉”会愈来愈不吃香。
为了在中国市场上继续掘金,恒天然早早地就将目光锁定在了餐饮行业,经过多年耕耘之后,恒天然已是餐饮行业的重要供应商,包括星巴克、喜茶在内的很多知名餐饮连锁,都是恒天然的客户。
然而,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目前来看,国外疫情仍在恶化之中,只有中国市场率先进入到了后疫情时代。
“尽管广义的餐饮行业尚未完全恢复,但乳品的需求在下半年持续增加,增幅也超过预期。”12月15日,恒天然大中华区餐饮服务部副总裁戴俊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餐饮服务部在第一财季实现息税前利润同比双位数增长。
“因为这中间不仅仅有烘焙、饮品、披萨这些急剧增长,还有一些传统中式的饮食,比如像月饼、和团、包子、汤圆也开始用我们的乳制品。”戴俊琦表示,在烘烹、饮品和餐食三个主要渠道上,餐饮服务部都实现了切实可感的增长。
持续减持贝因美
2020年,对于恒天然来说,可谓是“祸不单行”,一方面产品两次抽检不合格,另一方面只能“忍痛”割舍投资的股票。
日前,海关总署发布了2020年5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2020年5月,全国海关在口岸监管环节检出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的食品173批次。
本次有进口自新西兰1批次共75千克,恒天然FONTERRA limited生产的全脂奶粉,因感官检验不合格未准入境。
在2020年4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中,也有1批次共25千克进口自新西兰,由恒天然FONTERRALIMITED生产的脱脂乳粉,因包装不合格被拒入境。
由于多次卷入质量安全风波之中,恒天然的“大包粉”可谓是“生财不易”,在华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也一直“不温不火”,与惠氏、雅培、美赞臣等其他进口奶粉品牌的市场份额比起来,更是显得微不足道。
“自力更生”不行,恒天然便将心思放在了“借力使力”上,2015年,恒天然入股了贝因美,并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当年,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价格,以总价34.64亿元收购后持有贝因美股份1.92亿股,占总股本18.82%,成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
但说巧不巧的是,恒天然入股贝因美之后,2016年,贝因美业绩就开始“一落千丈”了,主业甚至长期陷入亏损之中,一度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为了扭转颓势,谢宏再度出山,终于让贝因美“摘帽”成功,之后谢宏直言:“后悔将恒天然引入贝因美”。
“中外企业理念差异巨大,恒天然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消费品市场,反而拖累了贝因美。”谢宏称。
在贝因美“起死回生”之后,恒天然选择与贝因美分手,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恒天然就踏上了减持之路。
截止11月24日,恒天然持有贝因美5.82%的股权,同日,贝因美公告,因股东自身资金需要,持有贝因美5949.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82%)的股东恒天然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67.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00%)。
也就是说,恒天然完成此次减持之后,持有贝因美的股权比例仅为2.82%左右,以后进行减持或是清仓式减持,就容易多了。
“当年恒天然入股贝因美的时候,成本在18元/股左右,如今减持价格也就在6元/股左右,用‘投入资金无所赢,血本无归如儿戏。’来形容,也不为过,”一位乳企人士告诉《五谷财经》,恒天然的经营理念、运营机制,与中国市场显得格格不入,而其他外资乳企通过本土化的方式取得了成功,但是,恒天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举报/反馈

投资三鹿奶粉失败之后,恒天然继续减持贝因美,亏损20亿!新浪财经2020-12-17 15:27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