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奶粉大品牌,母婴店是没资格问他要利润的丨奶粉大会高光
文丨中童传媒记者 一帆
“抢走我们利润的不再是其他母婴店,也不是电商,而是广告商。”
123baby董事长郭沛在中童传媒举办2023奶粉大会上,谈到奶粉窜货乱价没利润等尖锐问题时,发表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产业主导权转移,渠道踩空?
过去的20多年里,母婴行业都是渠道优先,大部分的品牌也都是看渠道的脸色说话。因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只能依靠渠道做推广。
但是,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行业会从散乱变成统一,进入巨头垄断的阶段。很明显,奶粉行业目前就已经进入到了这个阶段。
那些寡头,客大欺店。大品牌到渠道商这里,用最软的语气,讲最硬气的话。
产业主导权转移的核心原因,就是奶粉品牌做足了消费者的思想工作,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作为渠道商,在这种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应该认清楚现状。
首先,我们主要的利润来源是消费者,而不是品牌方。
我有一个理念:如果你不能创造价值,你是不能获取价值的。
今天的母婴店,凭什么赚用户的钱?人家品牌已经投入那么多广告费,前期你配合他做动销的时候,他是不是给你钱了?过去你是赚到他的钱了,今天他不需要你做配合,你抱怨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有足够消费者驱动力的品牌,渠道商是没有资格问他要利润的。
其次,目前仍有很多体量没有那么大、也没有足够能力去大范围做广告的品牌,他们依然需要渠道的帮助,来做动销、做推广。
我们给他做动销,给他做推广,这是我们付出的,我们是可以赚这部分钱的。
我们作为渠道商,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针对那些流通品牌,我们少赚一些,只要把效率提升了,其实利润也不低。
需要我们做渠道推广的品牌,我们为他做好这方面的渠道工作,做好陈列,做好消费者营销,我相信他一定不会亏待我们。
这部分产品我们可以赚很高的毛利,当然,效率会低一些,付出会高一些。
还有一部分产品,做一部分品牌推广,但没那么大,同时他需要渠道做一些简单的配合,我们赚得没那么多,但是我们少干一些,效率高一些,成本低一些,这里面的毛利额也不会低。
所以,理性看待渠道商与品牌商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有那么多怨言。
不要抱怨乱货乱价。大品牌哪里都铺货,各地渠道商动价格很正常,市场行为。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不卖他;如果你要卖,就开开心心地卖。
为什么?
大品牌带来客流,带来那些愿意为大品牌买单的消费者,你还可以从他们身上赚到其他钱。
而利润商品,是大家必须去追求的。
记得一位其他行业的渠道商说得很清楚:零售做到最后就是渠道自有商品。如果你不能保证利润,就不足以让这个渠道活下来。
在价格乱的这几年,不管是资源整合,还是渠道抱团,大家都在根据自身的情况和能力及当地的竞争环境,做出不同的决定。
价格混战怎么破?
123baby在2020年、2021年这两年里,关掉40多家效益不好的门店以后,总量还微微上升,每年上升了百分之十几。
但是在2022年,因为看了数据之后,认为我们的消费者流失了,担心今天不赚钱,明天丢市场,就采取价格战策略,希望把别人的销量抢过来。
结果上半年大败,利润不见了,市场也没抢过来,所以下半年我马上调整,才及时回血。
中国市场太大了,消费者是分类的。有一些到线上买的消费者,基本上不会到你线下;线下的消费者,基本也不会到线上。当然有中间层可以争取,但是很有限。
我们发现一件事:仅仅是打价格战,不足以去拉到别人的客户,抢到别人品牌的销量。
我们是做零售的,不是品牌商。我们面对周围的同行,主动挑事,你获取的增量是很少的,但是你损失的利润是很大的。
于是我们决定,不主动挑事,但是也不怕事。
如果大家不主动去打架,其实还能多活几年。但是当流通品牌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控价的时候,放任渠道打架不管,让这个渠道混乱,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不要主动去打架,但是遇到一些打架的,我们坚决斗到底!
品类扩张是必由之路
我是开母婴店21年的零售老兵,我经历过三个以上的奶粉周期,送走好几个老大。
我明白一件事:过去母婴店是由奶粉的高毛利来支撑的,而奶粉高毛利原因,就是品牌不集中。
这种情况是不是能长期存在?
不可能。
一旦品牌的寡头垄断形成,奶粉的渠道高毛利时代结束。
实际上,我们渠道商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其他母婴店,也不是电商,而是广告商。
当奶粉品牌都把钱拿去砸广告,跟渠道争夺消费者的时候,就没渠道商什么事了。一旦奶粉寡头垄断且稳定,就是母婴渠道没有零售利润的时刻。
母婴店单一品类是不足以支撑整个门店的,因为母婴消费者少,且周期短。除了奶粉、纸尿裤和营养品外,其他品类,客单价更低。
面对激烈的价格竞争,母婴店应尽快做品类扩张,多销售一些和行业相关的产品和品类,形成门店独特的渠道定位。母婴店一边打一边加,才有机会活下去,否则这样一个垂直的行业是很难活下去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