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喂养最常见的误区,很多妈妈都有

婴童网

对于有1岁内宝宝的家庭来说,如果妈妈母乳不足,或因特殊原因无法哺乳,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补充或替代,是非常普遍的选择。

奶粉喂养最常见的误区,很多妈妈都有

但是,在喂奶粉之前,不少家长,尤其是老一辈的家长都有的这个观点,往往给娃造成了不少的负担:

「奶粉嘛,冲得浓一点好,宝宝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好长肉」

千 万 别 !

奶粉冲得过浓可能会有这些危害

➊ 水分摄入不足引起便秘

同等量的奶液,由于人为多放了奶粉,水分摄入就变少了。

举个例子,标准建议15g奶粉可以冲调出100ml奶液,其中85ml是水分。如果人为可以多添加5g奶粉,变成20g奶粉冲调出100ml奶液,则其中80ml是水分。看起来只是5ml的差距,不算什么。

但如果宝宝一天总共也就喝1000ml奶的话,按这个冲法,就意味着少摄入了50ml水分。水分摄入减少是可能引起便秘的。

图源:unsplash.com

➋ 渗透压过高损害肠道黏膜

通过上面的算法不难发现,刻意冲浓的奶粉,会让宝宝喝同样量奶液的同时,摄入更多各项营养素。

听起来好像不错?

可,提高的可不只是营养密度,奶液中的另一个关键指标——渗透压也随之提高了。而过高的渗透压可能造成宝宝胃肠道负担,严重情况下更可能造成腹胀甚至血便

每一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冲调浓度,是模拟母乳的营养素比例专门经过设计的,遵循罐身上的标准比例冲调,才是最好的。

➌ 增加日后超重肥胖风险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你说的这些从来没发生过,我觉得我家宝宝还挺适合高浓度冲调配方奶粉的,多补充点营养有啥不好。

并不是。

长期喝过浓的奶,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都提高了,长期如此,可能造成营养过剩,增加宝宝日后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图源:unsplash.com

冲奶这些问题家长也要知道

1、夏天孩子水分需要多,是不是奶粉要冲稀一点?

没必要。

对于1岁内以奶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宝宝,摄入充分的奶量意味着摄入了充分的水。通过稀释奶液,虽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水分,但是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会随之降低。

即使大量出汗也不应该通过稀释奶液来补充水分,可以通过直接喝水、吃水果、喝汤等方式达到补充水分的目的。

图源:unsplash.com

未添加辅食前,只要保证摄入的奶量充足,标准比例冲调的配方奶也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

2、孩子冲奶粉是不是要很烫的水,可以灭菌?

不需要。

婴幼儿配方奶粉都是在合格的工厂加工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标准,密封保存的情况下奶粉可以做到商业无菌。

而开罐后在每次舀取奶粉应选择洁净干燥的勺子,用完后应尽快密封保存,存放在干燥阴凉处尽快食用完。

对于新生儿或早产儿,可以选择70℃的水温冲调奶粉,预防阪崎肠杆菌的感染。

其他情况下可以选择40℃左右的水温冲调奶粉,即冲即饮保证奶液的新鲜。

3、是否可以需要购买含有乳铁蛋白的奶粉?

看需求。

乳铁蛋白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它是母乳中天然存在的活性蛋白,乳铁蛋白具有结合铁离子的能力,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促进肠道发育和铁的吸收。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乳铁蛋白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改善婴幼儿贫血和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

而人乳和牛乳中的乳铁蛋白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因此,已经有不少品牌在其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从牛乳中提取的乳铁蛋白。

那需要专门补充吗?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当然不需要,母乳就是最好乳铁蛋白的来源。

图源:unsplash.com

如果不能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在资金充裕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款添加乳铁蛋白的配方奶粉达到进一步模拟母乳营养成分的目的。

4、乳铁蛋白补充剂和含有乳铁蛋白的配方粉一样吗?

不一样。

除了配方奶粉中强化添加了乳铁蛋白,市面上有不少打着乳铁蛋白旗号的补充剂产品。

售价较低的产品中乳铁蛋白的实际浓度很低,辅料中主要是大豆蛋白粉、奶粉、葡萄糖等成分,有些产品甚至打着乳铁蛋白的旗号却完全未添加乳铁蛋白。

学会看标签是个重要得分点!

售价较高的产品中的确有乳铁蛋白浓度含量较高的产品,但是辅料里同样含有其他产能的物质。

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额外摄入这些补充剂会占用一部分的胃容量,可能造成奶量和饮食摄入量的减少。因此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要选择补充,强化添加乳铁蛋白的配方奶粉优于乳铁蛋白补充剂。

需要注意的是,母乳中的乳铁蛋白含量远比牛奶更高,能达到440mg/L,对于已经计划购买乳铁蛋白奶粉的家长来说,要看清乳铁蛋白的含量,以免花钱买了“噱头”。

母乳是宝宝们最好的食物来源,但是母乳不足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母乳已经成为现在很普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一款合适的配方奶粉去补充或替代母乳。

就酱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