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扫码关注?这毛病不能惯!

婴童网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强制扫码关注?这毛病不能惯!

想点菜先得关注饭店公众号,想停车缴费也必须关注公众号才能实现……如今,扫码支付已经非常普及,但这种本该便捷的消费方式,却因为部分场所设置的通过关注公众号缴费、强制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情况,给不少消费者带来困扰。

据媒体报道,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和快餐店进行了暗访,发现其中8个品牌的小程序会索要消费者的手机号,否则无法完成下单。上海市网信办调查发现,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能产生87条数据。截至今年3月,其累计产生的数据超过100亿条,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收货地址等敏感个人信息达6.7亿条。

这些数据不可谓不触目惊心!

扫码消费,是为了方便消费者和商家,但不少商家却要求消费者必须关注商家的公众号才能点餐、结账。很多消费者反映,他们关注公众号后,经常会收到广告推送,甚至接到不少广告骚扰电话。个人信息是否泄露,已是不言自明。

扫码乱象让人们看到,部分商家为了利益而置用户体验和权益于不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强制扫码”行为的初衷,是方便用户提高效率,可一旦收集用户信息,不仅增加了用户隐私外泄的风险,还有可能催生交易用户数据的黑色产业链。

避免强制扫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一件没有异议的事。但办成这件事,尚需多方共同发力。

首先,监管部门要发力。对于普遍存在的“强制扫码”问题,相关部门的态度一直是明确的。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委托专业维权志愿者对线索进行汇总、分析、整理,并视情节采取提示警示、约谈劝喻、支持消费者诉讼、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我们真心盼望且有理由相信,消协的发声是监管部门“发力”的前奏。但愿如此。

其次,消费者要发力。消费者维权,不能只靠他人,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对遇到的“强制扫码”的商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投诉,倒逼商家整改。针对部分餐厅“注册有礼”的小便宜,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切勿贪小便宜而吃大亏。在很多情况下,“非必要不提供”是个好办法。毕竟,信息化时代,多一份“暴露”,就多一份风险。

最后,商家要发力。商家在提供扫码服务时,要切实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不得强制扫码,多些“顾客视角”,多些“便利消费”。从短期看,商家或许可以通过“扫码关注”收获流量积累,获取一定的效益。但从长远出发,随着消费者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这样的行为肯定会影响商家的评价和口碑,最终遭到流量的“反噬”。

总而言之,“强制扫码”看似“圈粉儿”,实则“脱粉儿”。商家要吸引回头客,靠的是货真价实的商品和服务。良好的服务体验,是让顾客愿意消费、反复消费的重要因素,唯有回归到这一本源,才能留住客户,实现销量和流量的双赢。

作者辰彤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