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杭城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最美“逆行者”们又响应号召、迅速行动,毅然冲在战疫第一线,积极参与人员排摸、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等工作,让点点微光汇聚成强大力量,照亮战疫的胜利之路。1月29日起,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天目新闻客户端,再次推出《战疫在杭州最美逆行者》专栏,为平凡而伟大的他们点赞。
因疫情原因,十余名孩子住进了杭州市西溪医院的隔离病区,其中3个宝宝无人陪护,最小的才5个月,还有两个分别是8个月和一岁大的。医院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精心安排治疗和陪护方案,由市西溪医院和市儿童医院组成联合专家组,为他们进行一人一策的治疗。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医院组建了24小时陪护小组,派驻母婴专科护士进行指导,安排病区里近20名有经验的护士来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
离开妈妈的怀抱,宝宝们来到陌生的环境,看到“大白”叔叔阿姨会害怕,加上还在母乳喂养阶段,宝宝也因为不肯喝奶粉而一直哭闹。“临时妈妈”们只能彻夜抱在怀里哄着,等宝宝们安静下来睡着,她们的胳膊也麻了。在10平方米大小的病房里,“妈妈”们每天抱着孩子要走近两万步。“我们有一位来自产科的‘临时妈妈’,忍着腰椎间盘突出和手肘关节炎的毛病,连着4小时抱着22斤重的宝宝,出病区时累得动弹不得。”在隔离病区的护理部副主任李儿视频连线说。
对于原本就任务繁重的隔离病区医护人员来说,全天照顾还未断奶的孩子,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全程穿戴防护服,行动起来就更慢、更笨重一些。“大家虽然顶着‘临时’名头,但‘妈妈’的职责一点也没少尽。”护士长晏定燕说,看着宝宝们在隔离病房里呆着,医护人员们都很心疼,虽然很难,但都会想方设法带好他们,让他们早日康复,回到家人身边。
病区里一个一岁多未断母乳的男宝宝,脾气比较倔,刚进来时奶粉也不肯吃只能喂点辅食,不肯睡要一直抱着哄,“我们这些妈妈就抱着不停走,想尽各种方法喂宝宝吃饭、喝奶。现在,孩子一顿可以吃200毫升的奶粉了,还成功断了母乳,孩子妈妈知道后很开心。”李儿说。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也让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医院通过微信建立了联系,每天早上给每位家长发视频,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孩子;每天定时在微信里告知每一位孩子的饮食、睡觉等情况,“宝宝吃了水解奶粉2次,每次40-50克。”“宝宝吃了一次,100克左右,现在在哄睡觉。”“宝宝睡着了还没醒。”“临时妈妈”们详细地汇报着宝宝的饮食起居,只为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安心。
其实,市西溪医院这些“妈妈”们,大部分已经进入隔离病区3次了,他们有的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的是新手妈妈。春节期间,她们放弃了与自己孩子团聚的时光,将母爱给了更需要的孩子,一心扑在了这些孩子们身上,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家长们看到自家宝宝在隔离病房能吃得好,睡得香,纷纷在微信里表示感谢:“有你们照顾,我们很放心。”
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和“妈妈”们的暖心照顾,2月6日下午,隔离病区第一个治愈小患者顺利出院!截至目前,已经有两名小孩顺利出院了。“临时妈妈”丛蓉说:“作为一个二孩妈妈,我能设身处地体会到他们爸爸妈妈的担心,所以我们也是竭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个细节。现在看到宝贝健康出院,感觉一切都很值得。”
这就是我们隔离病房里的“妈妈”,当“白衣天使”遇见“人间小天使”,因爱而“生”,因“守护”而更美,“宝宝,不怕,妈妈在,让我们一起打败病毒怪兽”。
【来源:杭州文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