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寒食春艾,温补阳气不上火!
体寒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是无论外面的太阳再大,但是我们的身体始终就暖和不起来,尤其是手脚,摸上去凉凉的;而且比别人更怕冷,人家穿个毛衫,你得裹上棉袄;稍微吃点凉的,就会拉肚子;每逢到了姨妈期,更是痛不欲生。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被体寒困扰,尤其是女性,女性身体本就为阴,因此才会有“十女九寒”的说法,而且女性身体出的毛病,大多也和体寒有关,如果我们总是不舒服,但去检查啥也查不出来的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被“寒气”入侵了。
身体的寒气,从何而来?
这年头,体寒的人数不胜数,而且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生殖系统,最怕寒,很多女孩姨妈紊乱,胞宫长东西,都是因为身体太寒引发的,血遇寒而凝,身体太寒,还容易有血瘀,导致身体越来越堵,越来越难受。
1.熬夜:现在大多数人在11点前都不太可能睡觉,但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子时,阴气最盛,是阴阳相交之时,这时候睡眠,为的是给身体积蓄能量。经常熬夜会导致阴盛阳衰,阳气不足,身体会越来越寒。
2.挨冻:这种挨冻可都是自愿的,很多人为了美,即使在大冬天也穿着薄薄一层,为了时尚不穿秋裤,经常挨冻也会导致身体越来越寒。
3.吃凉:再过一段时间,恐怕又会有不少人开始喝冰饮了,无论春夏秋冬,任何时期吃凉的,都会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寒,其中还包括凉性的水果以及刚从冰箱拿出来的东西。
4.太累:过度疲劳,会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虚,正所谓麻绳专挑细处断,这些寒气也会趁着我们体虚侵入到身体。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避免以上这四类行为,不熬夜,穿暖,吃温热的食物以及劳逸结合,除此以外,自然界还有一种植物,正适合现在食用,蕴含足够的阳气,帮我们驱寒补阳,这个之物就是春艾。
春艾美食,驱寒补阳
清明前后,是吃春艾最适合的季节,之前在老家,每到这个时节,家人总会做上一些青团或是青饺,清香的艾草味儿混着各种馅料,除了享受美味以外,还能驱寒补阳气。
几场春雨之后,在山间地头中,到处都会有艾草的踪迹,艾草苦而香的味道,浸入肺腑。在乡下,很多地方都会把艾草挂在门上,寓意招福辟邪,而到了如今,也被做成各式各样的美食。
艾草的历史悠久,是一把传承了千年的植物。《离骚》中记载:“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起不可佩”;《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由此可见,艾草在战国时期就被众人所知晓,使用。
青团
捣艾草为汁,和糯米粉作团,色如碧玉,再加上豆沙、糖桂花、咸蛋黄肉松等馅料,揉成团,蒸熟后抹上一层油,这就是新鲜出笼的青团,咬上一口,感觉含住了整个春天。
做法:碗中倒入350克的糯米粉,50克的小麦淀粉,把磨好的艾草汁倒入,加少许清水,揉成面团。之后揪处一小块面,放入豆沙馅或是自己喜欢的馅料,捏紧收口,团成团。
上锅蒸熟即可大约10分钟左右,软糯香甜,如果吃不完可以外面刷一层食用油,用保鲜膜包裹,放三天也不硬,还能当零食吃。
青饺
比起青团,我更喜欢咸鲜的青饺,制作方法和青团类似,但口感却更不同,家里的老少都喜欢。
做法:准备大米粉,糯米粉和新鲜的艾草,以及香菇,春笋,茶干,面筋,咸菜。春笋焯水后切丁;香菇、豆干洗净切丁;咸菜切丁;面筋手撕成块。中油烧热,将笋丁、香菇丁、茶干丁炒熟。将炒熟的三丁和碎面筋、咸菜丁拌匀即成。
艾草煮熟后捞出,过滤处艾叶汁水,与大米粉和糯米粉混合,揉成绿色的面团。之后就和我们包饺子一样就可以啦,可蒸可煎,怎么做都好吃。
蒸的时候锅底刷油就不会粘锅了,一定要在热乎的时候吃,鲜美的汤汁,糯叽叽的青饺皮,特别香,我最喜欢用煎的,外皮金黄焦脆,内里软糯鲜香,每次能吃一盘子。
艾草煮鸡蛋
做法:准备新鲜的艾草,用清水洗净,铺满整个锅底,准备鸡蛋清洗干净后放在艾草上面,加入足量的清水,中火加热。
煮到五分钟左右,鸡蛋就差不多熟透了,捞出后用勺子敲碎蛋壳,重新放入锅中,继续再煮10分钟,关火浸泡一夜,让艾草汁充分渗透进鸡蛋中。
第二天鸡蛋捞出重新加热后即可食用,味道清新特别适合咱们体寒的朋友。
如果想要驱寒温阳,补虚的效果更好,还可以试试这个升级版的方子。
艾草红糖蛋
做法:准备艾草,如果没有新鲜的,就用干的艾草,大概3~5克,红枣5颗,去核,红糖20克,鸡蛋1~3个,清水1升。
把艾草,清洗干净的鸡蛋,红枣和水一起先煮10分钟,之后把鸡蛋捞出来,剥壳,放回去后,加入红糖,再煮10分钟即可。
艾草驱寒逐湿,温阳扶正,又能温通经脉。红枣是补脾生血的。红糖养血活血。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个艾草红糖蛋,特别适合咱们体寒体虚,姨妈不正常,有痛经,血块的女性朋友,每个月吃上几次,暖暖的,甜丝丝的,暖身又补虚,还能驱寒补阳气。
如果觉得这个汤有点微苦,不喜欢苦味,可以艾草和红糖在最后10分钟里在家,艾草久煮容易苦,但是这个苦却能够散寒燥湿,特别适合寒湿重的朋友,所以体寒很严重,那就忍一忍,多加些红糖调味。
春季温灸,艾草正当时
艾草除了吃,另外一个最普遍的用法就是艾灸了。如果吃不惯艾草的味道,或是觉得烹制食物太麻烦,又不想吃外面这些含有添加剂的艾草食品,也可以做做艾灸,同样能帮助身体驱寒温阳,通经络,化瘀活血。
《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
艾叶性温,乃纯阳之性,加之点燃熏灸,可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可以说艾灸是体寒宫寒的克星。
艾灸的方法很多,可以直接灸,间接灸,隔物灸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灸和隔姜灸。用艾条直接熏烤我们受寒的部位,艾灸时,艾条燃烧端离皮肤约3厘米,这样既可以让热力传导进皮肤深层,又不会烫伤皮肤。
隔姜灸则是把姜切厚片,用牙签扎满小孔,在姜上放置艾绒点燃。一般隔姜灸的部位多见于腹部,背部,这些比较平坦的位置。
只不过艾灸有明火,烟大,比较呛,很多人受不住这个味道,加上春天大家虽然体寒,但是体内的虚火也旺,灸的位置不对,还能会把虚火勾出来,导致我们的虚火外溢,耳鸣上火等。
其实春天,不适合这么重的火力去灸,适合温灸,温煦我们的身体,慢慢去瓦解体内的陈寒,这样身体也能吃得消,体质虚弱的朋友也适用。
对于我这种体质特别寒,又虚的人来说,稍微艾灸不当就会上火,所以我更倾向于这种温和一点的艾灸方式,不会熏烤的很热很难受,还能借助艾草的力量,把阳气给补进来,瓦解体内的湿寒。
我经常在用的就是这两个,一个是白天用的肠胃贴,在补阳驱寒的同时,还能调养一直都不太好的脾胃。另一个是晚上睡觉用的肚脐贴,特别方便。
先说这个肠胃贴,它的原料不光有艾草,还有干姜、肉桂、鸡内金、苍术、甘草、吴茱萸、砂仁、陈皮、茯苓、桉叶、丁香等。足足13种温阳驱寒的草本。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经常肚子摸上去凉凉的,就用它。
肉桂是专门对付虚火的,可以驱散下寒,像是手脚冰凉,但是一方面又嗓子疼,口腔溃疡,这种上热下寒的类型,用肉桂最适合。
苍术燥湿健脾,吴茱萸是散寒的。鸡内金化瘀清积,砂仁行脾胃之气,而且行气的力量也很温和。陈皮是破之气的,同时还能健脾化痰。
这一张小小的肠胃贴,都是这些草本浓缩的精华,撕开后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草本味儿,通过温敷的方式,皮肤也能快速吸收,每一贴可以贴8小时,暖乎乎的,特别舒服。
而且贴在我们肚子上,外出,应酬,出差都可以,丝毫不耽误我们工作生活,非常安全,也不用担心艾灸时,艾灰掉落烫伤皮肤,之前传统艾灸,每次精神都要高度紧绷,生怕把自己给烫了,有了这个肠胃贴,贴上就不用管了,等八小时后记得撕下来就像,而且除了孕妇都能用。
贴上后不久,就能感觉有一股暖流涌入,腹部能感到到明显的放松,不再紧绷,凉飕飕的,每次贴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放屁或是打嗝的情况,这是身体在排浊排寒,不用担心,而且除了肚脐的位置,下面这些位置大家可以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来选择。
如果对里面的草本有过敏者禁用哦,或者选择配料更为简单的肚脐贴,里面的成分简单,而且还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所推崇的养生方法。
同样是贴在我们肚脐的位置,不要小看它,肚脐是连接内外的,是我们的元气门户,从这个地方补阳,更容易。
而且这个肚脐贴可以自己做,只需要准备散养材料就可以,艾绒,花椒和桂圆,艾绒(我用的是南阳三年陈艾,效果更好,补阳散寒的劲头更大),桂圆肉(这个不用拘泥,买点干桂圆,把核去了),花椒(这个家家户户都有),比例为1:1:2。
先把艾绒用剪子剪碎点,之后把所有的材料放到料理机打成黏糊糊的状态,艾绒可以分批加入,之后揉成小球就可以了,做好后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密封盒里,用的时候拿一颗,是不是非常方便!
塞到肚脐后,可以用医用贴封住,或是用保鲜膜,创可贴都可以,根据自己皮肤敏感度来决定。
这三味草本,性味也都是偏热的,能帮我们把体内的阳气补起来,桂圆肉,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的作用,主要起到补益的作用,而且特别适合体质虚弱的人。花椒是温中散寒的,还有除湿止痛的效果。
特别适合咱们体寒又阳气不足的人,而且非常温和,这么一个小球,在睡觉的时候,持续向体内输送阳气,把一些陈寒,慢慢瓦解,靠的是长久的调养,不是那种非常猛的作用,往往身体会吃不消。
如果懒得自己做,商城也有现成的肚脐贴,在南怀瑾老先生提供的方子上又增加了两味,酸枣仁和枸杞,枸杞是助阳的,能够好的补阳提升阳气。酸枣仁是安神养血的。而且表面还添加了花椒粉,可以加速身体的吸收。
所有的小球都用蜡纸包裹好,放到玻璃罐中密封保存,每一瓶都配备了无纺棉贴,透气性好,如果皮肤过于敏感,建议可以用纱布或是保鲜膜代替。
建议我们在贴肚脐贴的时候,在脚心的涌泉也贴上这个,晚上睡觉,也不会耽误行走,这样有助于引火下行,身体有虚火的,帮我们把头部的虚火给引下来。
睡前贴下,起床取出,丝毫不耽误,甚至贴在身上都没有什么感觉,很轻便,也方便咱们出门携带,小小的一颗,阳气十足。(注意:孕妇禁用)
艾草这种蕴含满满阳气的植物,体寒的朋友在春季可千万别错过啦,可食可用,堪称寒气克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