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考
奶粉行业“新国标”的公布,标志性的并购整合事件出现,以及“国进洋退”格局的演绎深化,无不预示着,中国的奶粉行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
自2021年3月奶粉“新国标”出台开始,中国奶粉行业便真正的迎来了自己的高品质时代,一个由国产的头部奶粉品牌企业所主导的新时代。
新时代背景下,汰弱留强法则和马太效应或将加速转化,市场份额重新洗牌,市场格局新秩序重塑的过程,实质上是对奶粉企业在科研能力、配方优势、生产工艺、产品质控等多维度综合实力的精准考验。而能够率先通过新国标配方注册的乳业企业,基本上可以代表着当前中国奶粉行业的最高水平。
近日首批通过新国标的产品名单出炉,仅2家奶粉企业的产品上榜,可见,史上最严国标的严苛。
3月1日晚间,伊利金领冠官方公众号发文称,该品牌旗下金领冠奶粉率先完成升级,成为中国首批符合奶粉新国标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而伊利也成为唯一一家通过新国标的奶粉头部企业。
翻查年报数据和公开资料可知,在伊利布局的业务版图中,奶粉业务板块已经成为全局不可或缺的重要驱动力。
在过去两年,伊利奶粉业务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比2020年市占率大幅提高2倍。踏入2022年,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持续发力,维持上升势头,1月份增速接近20%,遥遥领先同行业的国内外品牌企业。
于是乎笔者不禁发问,奶粉行业新时代下的伊利,显然实现了多方面优势的领先,它究竟做对了什么,而未来又将通向何处?接下来继续来分析。
一、国产奶粉大企业的时代来临,伊利率先突出重围
2022年以来,维持长期增长趋势、在过去充分显示出周期穿越能力的伊利,已经展现出其在奶粉行业撕裂口子、大步跃进、突出重围的新姿势,并确立起新变革、新格局下的开局领先优势。
(资料来源:choice)
最直接的便是其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伊利市占率为6.2%,排名第六位。但若以并表澳优后的数据计算,则伊利的市占率可以直接来到12.5%,直逼第二名的惠氏, 距离第一名的飞鹤也相差无几。而2021年,据业内人士预计,伊利加澳优奶粉的市场份额很大可能已经超越惠氏成为第二,2023年更有可能成为市场第一。
(数据来源:Euromonitor)
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如此一来,国内前三的奶粉玩家有两个是国产品牌,恰恰符合“国进洋退”的大浪潮。事实上,近年来国外奶粉安全事故频出背景下,国产奶粉品质持续提升,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国产奶粉的销售占比已在2021年超过60%。奶粉业将要迎来的是一个属于国产大企业的时代。
伊利收购澳优正是这一时代的缩影。
从2016年推出婴幼粉注册制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小厂商被出清,为头部玩家提升份额减轻了阻力。消费者选择奶粉时对品牌重视程度尤甚,进一步强化了头部品牌的优势。政策方面,《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根据伊利并表澳优后的数据计算,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CR3的市占率之和也仅为39.3%,同期美国CR3的市占率突破了90%,留待我国龙头奶粉企业发展的空间仍旧广阔。
新国标的推出,实际上也在加速市场集中度提升。依据新国标,对于不同年龄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可选择成分等部分有了更加细化的标准,甚至高过一众欧美国家的奶粉标准。不具备相应技术条件和资源的厂商只能被迫出局。
伊利能成为唯一一家通过这样严苛标准的奶粉头部企业,自然是新国标下最为受益的厂商,而这有赖于其领先的科研实力和高标准的产品品质。
研究领域,伊利牵手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机构,从基础的科学研究、产品和技术的前瞻性探索,到多元化的品类开发,不断提升研发维度及深度,保证其可以及时获悉全球最前沿的技术,并快速反映到产品去。
例如,在母乳数据库研究、乳糖消减技术、乳品深加工技术、益生菌应用开发及新品开发方面,伊利均已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专利数量从2015年的1812件提升到了2020年的3109件。对于研发的重视,亦直接反映到了研发费用上,15-20年伊利研发投入从0.8亿元上升到了4.87亿元,CAGR约43.5%,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也高于自身同期的营收增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浙商证券)
品控方面,伊利有“三条线标准”严格把关,在国标标准基础上提升50%作为企业标准,再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提升20%制定内控标准,以一种追求极致的方式保障了产品品质,在保证营养活性的同时,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尽可能地低。
总的来说,随着奶粉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国产厂商集中,伊利必然要从各个方面继续加强自身综合竞争力来最大化分享这一红利。
二、锁定中国奶粉企业领导者,多重优势再加强
实际上,在伊利收购了澳优乳业后,除了短期市占率的迅速提升,在更长时间维度上对产品、渠道、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化也不可忽视,在“1+1>2”协同效应释放下,一个中国奶粉企业领导者的形象逐渐鲜活起来。
澳优丰富多元化产品可以强化伊利在产品品类上的优势。目前,澳优旗下已有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牛奶粉品牌海普诺凯1897、能立多、悠蓝、美纳多、澳滋等多个不同系列,可以满足全年龄段的消费者需求。
且据尼尔森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佳贝艾特销量已连续3年占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总进口量超60%,是妥妥的“全球羊奶第一品牌”。在国内羊奶粉缺乏竞争的当下,其更容易凭借差异化优势实现快速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伊利旗下比较畅销的金领冠系列有金领冠珍护、金领冠菁护等产品,定位偏中高端,可借助澳优旗下的佳贝艾特和海普诺凯两大奶粉品牌直接在高端和超高端领域打开局面,顺应了奶粉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并拥有了业内最全产品矩阵。
再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得奶源者得天下。我国奶业目前优质奶源供不应求是常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15-2020年国内原料奶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在2020年达到1875万吨。
伊利通过自有奶源和合作奶源方式形成了极大的奶源优势。目前,伊利掌握着中国第一大奶牛养殖企业优然牧业和中地乳业的优质奶源,并在海外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 Dairy。合作奶源方面,伊利以资金、培训课程和其他优质资源赋能合作牧场,自2015年起,公司规模化集约化奶源比已达100%。而澳优在荷兰、澳大利亚等全球“黄金奶源地”均有丰富的乳业资源和完善的供应链布局,进一步强化了伊利在奶源控制上的优势。
还有渠道方面。伊利的渠道优势向来都十分明显,遍布全国的500个销售网点,可以让其产品渗透到三四线城市及下面乡镇,并且在近年来国内母婴渠道和电商渠道在婴配粉的销售过程中占比越来越高背景下,积极拓展新渠道,为澳优产品提供更多市场触点。而澳优在开拓国内市场时正好吃到了母婴渠道的发展红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伊利提供渠道补充。
在多重优势升级的加持下,伊利的国内奶粉市场份额向更高名次发起挑战并成功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在此之后,又该如何?一个较为清晰的答案或跃然纸上。
三、插上国际化、并购及产业链整合的翅膀,伊利欲问鼎全球第一
每年由荷兰合作银行(RABO BANK NEDERL-ANDS,拉博银行)发布的全球乳业20强排行榜名单,是当今全球乳业最具参考性和影响力之一的权威排行。
据该榜单公布,2021年全球乳业第一为Lactalis(年营收230亿美元),雀巢(208亿美元)位居第二,伊利(138亿美元)位居第5,蒙牛(110亿美元)位居第9。
分析该榜单不难发现,只要收入规模大于一百亿美元级别,基本都能够排入全球前十,但要真正的挤进全球前三,或者稳守在前三位置,年收入达到两百亿美元规模是一个门槛。能够排入全球前五的,在收入规模的差距上并不是很大,未来数年乃至未来十年也许是相互角逐和比拼得最为激烈的时间窗口,对应的,头部的乳业企业的每年排位也许会随之频繁的更替。
我们也看到,作为全球的人口大国和坐拥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的中国,只有一家乳业企业挤进了行业全球排名的前五,综合国力和人口远逊于中国的法国,却有两家乳业企业打入前五之位,排名均高于中国的乳业企业。这些现象可简单总结为一个结论:中国乳业企业暂时还没有取得与国家发展条件和情况相匹配的全球位置。
而要改变现状的路径,已清晰的摆在了中国乳业企业的面前,未来的战场可分开国内和国外市场来研究。
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赛道来说,正如前述,国内市场已经转由国产品牌来主导,外国品牌在市场份额中逐渐处于弱势,国民的消费趋势习惯已倾向于国产品牌,遵循市场集中度提升的产业发展规律,市场份额更大几率会集中在领先的头部企业身上。
随着“新国标”的推行,这些头部的奶粉企业也会得到来自市场的反馈和锻炼,它们的日益壮大主要来自于习惯以高于欧美国家标准的向市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且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链的整合,来捕捉市场的趋势,获取产业红利,比如当前出现的高端化趋势,反映的正是消费升级的经济规律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诉求。
鼓励生育的“三胎”政策预计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存在,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为国内的奶粉市场带来“增量”预期,这是推动行业未来重回景气周期的基本要件之一,目前来看,有进一步巩固的趋势。这些条件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国产品牌和头部奶粉企业成为长期受益者的确定性。
而要实现长期的成长,进一步挑战全球乳业企业更高的排名,国内市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飞鹤的例子给予了市场足够的启发,即使其在国内婴幼儿奶粉排名第一,但是仅依靠单一的赛道和国内市场带来的收入规模,是很难让飞鹤在全球排名上能够与头部的乳业企业进行竞争的。
换言之,问鼎全球乳业的历史性任务,将寄望于拥有国际化基因以及综合的多元业务的中国头部企业来完成。从荷兰银行排名来看,这一重任非伊利莫属。而从1993年成立到现在的近30年,伊利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在2020年提前完成“全球乳业五强”的战略目标之后,伊利又提出了“2025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登高莫问顶”的胸怀永攀高峰,伊利的未来,是“会当凌绝顶”。
从逻辑上来看,要在2025实现全球乳业前三、2030全球乳业第一的目标,伊利必然要求自身在各个重要赛道都拿下全球第一。
笔者认为,伊利通过利用和维持液态奶市场的优势累积,在渠道、产品和品牌、产业链及并购整合等优势,不断打开潜力市场的新局面,寻找和培养新增长点来不断承接整体向前稳步增长,发挥业务协同,释放内生性成长能力。
相信其在奶粉行业的打法,与上述思路是基本相似的。所取得的效果是,2021年前三季度,伊利奶粉业务取得了同比30%以上的增长(约为整体营收增速的2倍),全渠道增速行业第一,中高端品牌金领冠珍护增速超40%,为该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国际市场的成长路径也是如此,先有拳头产品、优势区域像尖刀一样全力聚焦进攻,再借用产品、渠道、品牌和研发技术优势去实施类似履带式的增长战略。而把目光移回到奶粉赛道上,能够在推行了高于欧美国家标准的“新国标”市场新格局下取得开局领先的伊利,比其他国产品牌,更有机会利用自身渠道、品牌和研发技术优势在海外打开市场,而对比起国外市场的竞争者,伊利可凭借中国市场取胜经验、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力,可与海外品牌一决高低。
笔者在总结伊利的并购思路过程中也找到了相似的地方,即透过拿下优势的“尖刀”,后进部队再全面跟进。履带式的增长战略风格依然是统一的。
就拿并购澳优来说,拿下手握全球第一的羊奶品牌、多元化的产品结构、新兴的销售渠道以及国际化的产业链布局的澳优,正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给伊利在奶粉赛道带来综合实力的直观提升,也为伊利奶粉业务的出海提供了加速度。
对上游的把控,是伊利实现产业链掌控的最为重要的一环。奶源是产能的基础,产能又是收入的基础,要实现收入规模上的跨越就要在根源上的奶源做好布局,当前伊利已完成对奶源并购以及基本布局,进而发展到产能扩张的阶段。去年12月,伊利完成了120亿的定向增发,其中有12.87%的资金用来扩张奶粉业务,这一步的产能扩张计划预计将推动伊利强化国内市场领先优势,并为海外市场的开拓奠定必要基础。
由此来看,伊利要实现奶粉行业全球第一的目标,国际化跟并购整合是必经之路,也是加速器。
插上了这对翅膀的伊利,凭借其高质量的产品和研发优势,问鼎全球乃指日可待。
同时在此过程中,公司的竞争性壁垒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从投资的角度说,公司的长期价值实际上是与日俱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