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事件揭开假奶粉销售内幕,医生易被商家“公关”

婴童网

震动家长圈的湖南郴州大头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续发酵。据报道,湖南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已就相关事件做出决定,要求立即成立调查专班,并立案进行调查,同时安排报道中的5名孩子进行全面体检。

“大头娃娃”事件揭开假奶粉销售内幕,医生易被商家“公关”

“大头娃娃”事件揭开假奶粉销售内幕,医生易被商家“公关”
00:00
00:50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7月,媒体就曾曝光过湖南郴州地区的一起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

5月13日,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宣传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目前调查小组已联系涉事企业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暂未发现有医生参与事件。新京报记者从涉事公司了解到,涉事产品“倍氨敏”已在去年停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假特医奶粉的销售过程中,部分医院已成为重要媒介。有厂家负责人曾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此类产品主要流向母婴和医务渠道,在缴纳一定“进门费”后可进入医院院内商店销售。而医院消化科、儿保科、儿童ICU等有处方权的大夫,都是销售人员重点“公关”的对象。

启动立案调查

据湖南经视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经媒体调查发现,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实际上,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视频显示,这些幼儿在体检时被诊断为牛奶过敏,医生因此建议家长购买氨基酸奶粉给孩子食用。家长们随后去郴州爱婴坊母婴店买奶粉,经导购员强烈推销,最终购买了“倍氨敏”这款产品。当有家长对产品包装上的“固体饮料”提出质疑时,导购声称“倍氨敏”是店里最好的奶粉,也是最畅销的,许多过敏宝宝都在吃。

该视频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关注。据陕西法制网官方账号消息,相关事件引起了湖南永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邱传辉回应媒体称,会议做出三点决定:一是要求立即成立调查专班,并立案进行调查;二是对报道的5名孩子进行人文关怀,安排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对其进行全面体检;三是“举一反三”,在当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儿童食品安全全面清查整顿行动。

“假奶粉”事件二现郴州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郴州市不到一年来,第二次发生“大头娃娃”假奶粉事件。

早在2020年3月30日,就有十几位家长在“问政湖南”上发表《郴州“大头娃娃”父母们联名请求政府处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联名信”,称2019年郴州发生一起“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全因郴州儿童医院医生向患儿推销奶粉所致”。与上述视频不同的是,这次事件的主角是一款名为“舒儿呔”的固体饮料。

“联名信”指出,郴州儿童医院医生长期联合医院院内便民药房(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网上公开道歉回复中声称为私人药房)和位于该院对面的妈仔谷母婴店,将“舒儿呔固体饮料”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粉”销售给前来该院就诊的牛奶过敏体质患儿,并借以医生权威,使患儿长期将此款固体饮料作为唯一续命食物来源。致使患儿营养不良,部分患儿身高、智力、行动能力明显落后普通儿童,严重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

对此,家长们要求组织专家对小孩身体健康进行全面科学检查,对检查的项目、指标、作用等告知家长,提供相关人员依程序签字认可的评估结论;对已明确身体健康受损的小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需作出全额承担后续治疗、康复、复检费用的承诺;对康复不了的小孩,其以后的生活最低保障相关部门要有承诺。

针对上述“联名信”中反映的问题,郴州市市场监管局于今年4月16日回复称,经调查核实,“舒儿呔”系列固体饮料郴州总代理商为郴州益信康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印制处方笺和宣传单,明显误导患儿家属,使其认为该产品是专供婴幼儿食用的特殊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或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患儿家属带患儿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看病时,该院个别医生使用益信康公司印制的上述处方笺和宣传单,向患儿家属推介到便民药房或者母婴店购买“舒儿呔”系列固体饮料,提供给有过敏等症状患儿食用。

郴州市市场监管局称,政府有关部门已安排孩子到指定三甲综合医院体检。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投诉当事人与责任方的损害赔偿调解处置工作。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其相关涉事医生开展调查;针对益信康公司等经销商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严厉打击违法者。

涉事品牌方浮现

据红网时刻从永兴县委宣传部了解,涉事母婴门店为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在收到食用普通奶粉过敏的宝宝家长咨询时,该门店推销人员就推荐了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倍氨敏”法国进口深度水解乳清蛋白(蛋白固体饮料)产品让其宝宝食用,目前已有5名家长向永兴县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而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从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先后购进“倍氨敏”产品47件,2019年10月前全部售出。永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已组成工作专班,对涉事母婴门店进行调查。

5月13日,新京报记者拨打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官方客服电话了解到,该公司“倍氨敏”产品已在2019年年中停产,目前公司已经介入调查。对于产品种类和适用人群,客服称,“倍氨敏”是普通食品,普通人群均可以食用,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固体饮料标准)。对于涉事产品为何在涉事母婴店门店售卖且销售给了牛奶过敏孩子,客服称,该产品针对普通人群可以食用,是可以售卖的。公司只是依据国家法规生产产品,对门店销售给孩子并不清楚。

新京报记者根据网络图片信息查询到,“倍氨敏”的生产许可证号为SC10612011100425,委托方为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加工方为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曾用名为“天津市德恒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窝加工厂”)。经查询,该产品类别为蛋白固体饮料,并非特殊医学配方食品。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8年底,自然人曾某某曾因网络购物合同纠纷,起诉唯乐可公司、德恒科技及一家母婴店,目前判决结果尚未披露。

天眼查显示,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及控股股东均为肖诗弧(2019年9月26日,原法定代表人刘立志退出)。肖诗弧还是美优高乳业(湖南)有限公司、湖南牛更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经查询,唯乐可公司获得的产品生产许可范围仅限于“饮料”,不具备特医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资质。

目前,唯乐可公司官网主推的产品包括“天抗力”乳铁蛋白牛初乳粉、“宝舒啦”益生菌复合粉,以及多种维生素、益生菌、营养强化剂产品。从其官方旗舰店描述来看,这些产品多为固体饮料,但瞄准的主要是儿童群体。

部分医院易成商家“公关”对象

对于此次“大头娃娃”假特医奶粉事件中是否有医院、医生参与,5月13日,永兴县市场监管局宣传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目前调查小组已联系涉事企业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暂未发现有医院和医生参与到事件过程中。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医院已成为“三无特医奶粉”(无婴幼儿配方奶粉配方注册资质、无特医食品注册资质、无特医食品生产许可)的重要渠道或媒介。

除了上述提到的2019年郴州发生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2018年5月,新京报记者就曾以过敏患儿家长身份对北京部分医院及周边实地走访调查,发现3家医院的院内商店售卖标称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一定功能性质的“配方粉”,还有医院的医生推荐相关产品。经查询,这些“配方粉”实为固体饮料,不具备特医食品的注册资质。

新京报记者当时以商家身份从宁波特壹负责人了解到,此类产品主要流向母婴和医务渠道,在缴纳一定“进门费”后,可进入医院院内商店销售。另外,医生每成功推荐一罐产品可拿到60元左右的提成。医院消化科、儿保科、儿童ICU等有处方权的大夫,都是销售人员重点“公关”的对象。

金大洋北京区域销售负责人则表示,此类“特配粉”在母婴店销售“更方便”,正式进入医院销售则首先需要儿科主任点头,再经过营养科上会讨论等程序,“难度特别大”。因此,商家通常会将产品放在医院院内商店售卖,再让医生推荐患者到店里购买。

针对新京报记者上述报道中有关固体饮料的乱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在2019年6月发布《关于查处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和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通报》,强调地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举一反三,针对企业名称中含有“生物”“医药”“科技”“保健”“高新技术”等字样的,产品易误导消费者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混淆的普通食品生产企业,加强监督管理。

尽管如此,假特医奶粉通过医生推荐、母婴店导购进入孩子口中的情况仍有发生。江西地区一位母婴行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此类“三无特配粉”在地方十分常见,其亲属家孩子就曾被医院“诊断”为牛奶过敏,并由医生推荐到附近的商店购买一款“固体饮料”。由于是医生推荐,其亲属对产品资质和质量深信不疑。“医生可以拿到回扣,母婴店可以借此引流,一罐产品赚个百十来块没有问题。”

高利润吸引玩家入局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俗称“特医食品”“特配粉”,其中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也俗称“特医奶粉”,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据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统计,全球每年特医食品的消费总额为560亿元-640亿元,市场规模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尼尔森数据预测,中国特配产品市场销售将持续增长,其中牛奶蛋白过敏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0%,到2021年有望达到22亿元。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特医食品零售价格普遍在300元以上,且规格仅有400克左右,如果折合成单位售价,相当于2罐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价格。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特医奶粉是高端产品,利润空间较大,一些无法获得有机奶粉、羊奶粉供应链条的乳企,很有可能瞄准这一领域。此外,特医奶粉可以进入医护渠道,利于企业将用户从特医奶粉引到普通奶粉。

依照我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特医食品应取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注册,生产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特医食品生产许可。我国曾于2010年、2013年分别出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国家标准,但相关生产许可审核细则及临床试验规范等配套标准仍然缺失,造成本土乳企无法实现特医奶粉的生产。

2019年2月,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正式发布,解决了国内工厂特医食品获得产品注册但仍无法生产的困局。

尽管闸门已开,但业内认为,特医食品实施的是更加严格的产品注册,企业想要通过注册是“难上加难”。获得注册资质的圣元方面曾告诉新京报记者,特医食品不是药品,但行业风险极高,须参照药品管理方式严格监管,因此通过注册的产品十分有限。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目前拿到特医食品注册的配方总共有54个,其中涉及婴儿(0-12月)的特医食品有30个,针对蛋白过敏以及乳糖不耐受宝宝的产品有15款。

专家建议,购买特殊医学配方食品时应留意产品上的“特殊医学用途”字样、TY字样的国食注字注册证号以及适用人群提示,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在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官网页面查询相关产品资质。

新京报记者 / 郭铁

编辑 / 李严 张明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