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个遥远的年代,是个割尾巴的年代,也是一个闭塞而纷扰的年代。在浙江省遂县的某个偏远村落里,生活着一对不起眼的农民夫妻,李老四和他的妻子。
李老四并非村里的显要人物,也不是生产队的重要职位,只是默默地在生产队里务农,勉强维持着家庭的温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点点收入都几乎用来填补温饱,生活的重压让他们喘不过气。
尤其是当他们的孩子降生时,一切变得更加艰难。李老四的妻子没有奶水,婴儿饿得哇哇大哭,让李老四心急如焚。他瞒着队长,打算去山里采药,把草药拿到医药公司卖钱,用来给婴儿买奶粉。但队长死活不准假,无情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大队部的规定就是如此,除非是婚丧嫁娶或重病,不然任何理由都不能请假。
李老四左思右想,却无计可施。他无奈地叹息着,感到束手无策。
而他的妻子则在床上凝望着天空,祈祷着下一场大雨。她希望大雨会让道路泥泞,队长不会再让村民出去劳作,这样丈夫就有机会采药了。
“如果能下场大雨就好了。”她轻声念叨着。
李老四陪着妻子一起期待,但他很快又摇头苦笑:“这么晴朗的天气,怎么可能下雨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突然间乌云密布,挡住了太阳。随后,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至。
“老天啊,你终于睁开眼了!”李妻欣喜地在屋里跳起来,眼泪忍不住地流淌。
夫妻俩猜的不错,大雨一下,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泥泞之中,道路不通,队长也不得不取消了一切外出的安排,也不再组织学习。
李老四高兴地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工具,背着箩筐,兴致勃勃地出门了。他觉得这场大雨就像是上天赐予的恩赐,给了他翻身的机会。
他一边走一边唱着民歌,让辛苦的生活稍微轻松一些。
这一天,李老四走得特别起劲,因为他收获颇丰,背篓里装满了值钱的药材。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只要把这些药材卖了,他就可以买足孩子的奶粉,再也不用为此愁眉苦脸了。想着这些,他忍不住唱得更加欢快了。
然而,喜悦之中,他没有注意脚下。走到一条小河边,一不小心踩在青苔上,摔倒了。他受了点伤,皮肉擦破,血流不止。李老四疼得直咧嘴,生气地拿起一根木棒,准备打那块踩他的石子。
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那块石子竟然发出了金光。他好奇地拿起石子端详,尝试咬了一口,果然是金子!难以置信的惊喜让他激动不已。
回想起民间的故事,李老四联想到了一只救过的受伤麻雀,心里忍不住猜测这是否是报恩之事。他怀着期待和激动,四处寻找是否还有更多的金子。
果然,周围地上还散落着许多冒着金光的小碎渣。李老四兴奋地开始挖掘,不顾疲惫和伤痛。夜幕降临,虽然身体已经疲惫到极点,但想到背篓里的金子,他仿佛有了无穷的力量。
于是,李老四决定把这个惊人的发现保守秘密,暂时不告诉任何人。他背起背篓,打定主意第二天再来继续挖掘金矿。
在李老四家,那晚的气氛格外喜庆。妻子为了庆祝这突如其来的好运,亲手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李老四兴奋地说着挖金子的事情,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妻子的美味。
“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金子吗?”妻子疑惑地问道。
“真的!我亲眼见过了,金子发着闪闪的光!”李老四满脸兴奋地说道。
妻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当然!这些金子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孩子也不用再为奶粉发愁了。”李老四激动地回答。
夫妻二人兴奋地商量着如何处理这些金子。他们计划先把一部分换成现金,解决眼下的急需,然后再考虑投资和生意的事情。
李老四欣喜地解释:“我在山上摔倒的时候,不小心发现了这些金矿。这简直是天降横财啊!我们再也不用为奶粉发愁了,以后的日子都会好起来。”
妻子眼里闪烁着泪花,她抱紧李老四,感慨地说:“我们真是太幸运了,这么多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
夜幕降临,整个村子都笼罩在寂静的黑暗中。然而,邓疙瘩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听到了李老四夫妻的对话,心里不由得翻腾起波澜。
“金子?这穷山村怎么可能有金子?”邓疙瘩暗自琢磨。虽然他并不相信,但他对这个消息无法置之不理。毕竟,能从李老四的对话中得到这样的线索,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可思议的收获了。
在那个贫瘠的山村里,一场匪夷所思的发现掀起了轩然大波。隔壁邓疙瘩慌慌张张地将所谓的“黄金”传达给支书,不料这个消息居然引来了公社的高层领导。在夜色还未完全消退的时候,公社书记亲自赶来,紧接着是地质局和公安局的队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调查力量。
事情很快就查明,这些金子并非国民党特务所为,而很可能是一个矿藏。随后,发现的地点被划定为禁区,严禁村民进山,以免损害调查工作。
村子里的人们对此非常理解,他们淳朴而守法,绝不会有人胡作非为。他们安心在家里等待调查结果,不去干涉那些专业的事务。
勘探队的同志来到现场,他们是这片山地的专业人士,面对金子的发现,他们也是振奋不已。一路追踪,终于找到了金子最可能来自的山洞。在山洞外,散落着许多金子,但勘探队员的目光却被洞内的景象所吸引。
洞内是一片恐怖的景象,几十具白骨躺在地上,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这让人不禁想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死在这里?
勘探队员推测这可能是一处古墓,而这些白骨很可能是陪葬者。于是,他们带着好奇和敬畏,决定进入墓穴一探究竟。然而,进入墓穴的过程却更加让人心悸。
在墓穴里,他们并没有发现预想中的殉葬品或者棺木,反而看到了一个个白骨。这让勘探队员陷入了迷茫,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墓穴呢?
他们不敢妄下结论,决定将情况汇报给公安部门。省公安厅的刑侦专家很快赶到现场,展开了认真的勘查工作。他们经过细致的调查,得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结论。
这不是古墓,而是金矿,而那些白骨竟然是矿工的遗骸。
这个发现让人难以置信,村民们都无法想象,这片贫瘠的土地竟然蕴藏着如此之多的黄金,而那些白骨则见证了一个历史的故事。
专家们推测,这些矿工很可能是明朝的人,他们奋力开采着这片金矿,却最终死在了这里。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让这些人不惜生命来寻求财富?又是什么样的故事,让他们的存在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中国古代,黄金的开采和使用历史悠久。自汉朝时期开始,山东地区便见证了黄金的勘探和开采。据《汉书武帝传》记载,“泰山见黄金”,说明当时山东地区的黄金资源已经开始被开发。
而在《史记大宛传》中,记载了西汉时期大宛和安息一带的人使用汉黄白金制品而不将其作为货币。这说明西汉时期黄金制品已经存在,但西域地区可能尚未掌握黄金开采技术或没有发现丰富的黄金矿藏,导致黄金在那里较为稀缺。
在西汉时期,中国内地的黄金产量相当高。皇帝赏赐黄金达近90万斤(约200多吨)。然而,由于奢侈挥霍,到汉武帝时期,国库黄金存量减少,皇帝不得不开始节省开支,赏赐黄金逐渐减少。到了王莽新朝时期,国库的黄金储备所剩无几。
王莽专政后,不得不推出黄金国有政策,通过限制侯以下的人挟带黄金,统一收归朝廷。人们交出一斤黄金,朝廷给予等值的货币作为交换。这表明黄金的开采在西汉时期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
在中国古代,黄金矿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关外东北地区和华北一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朝时期,黄金的开采范围开始扩展,浙江地区也出现了金矿的存在。
据《遂昌县志》记载,万历年间发生了一场石崩事故,导致数百人丧生。历史学家和地质专家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矿工和黄金实际上属于明朝时期的产物。这意味着黄金开采在浙江遂昌地区起步于明朝时期,而非唐朝。
唐朝时期,黄金的开采仍以关外东北地区和华北一带为主,而南方的黄金开采在明朝时期逐渐兴盛。明朝时期,黄金需求日益增长,遂昌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矿工前来采金。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黄金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而黄金资源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分布和开发情况。黄金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皇室财富的象征,又是一种珍贵的商品和制品。
在唐代,南方黄金的开采成为一个重要产业。虽然采金机构分布于六州,但主要以南方砂金为主,胶东已不再是重点产区。
然而,这段矿工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黄金开采确实面临着诸多困难。黄金开采难度极高,需要巨额投资,而私人力量难以胜任这一艰巨的任务。朝廷对黄金实行国有政策,不允许私人采矿。由于黄金短缺,朝廷迫使工人们加班加点,甚至连礼拜天都没有休息。然而,朝廷对工人的生死安全并不十分关注,安全措施也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这种情况导致了金矿塌方,许多黄金矿工和黄金本身都被埋葬在山洞里。
这一段历史反映了当时朝廷对黄金开采的渴望和着急,为了满足财政需求和皇室的奢侈品需求,对黄金的开采几乎是不计代价的。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也暴露了朝廷管理上的问题和对工人生命的忽视。
唐代的黄金开采史不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历史,更是一个充满着人性冷漠和权力滥用的故事。这让我们不禁深思,在权力面前,不论是当时的朝廷还是私人资本家,可能都难免沉迷于利益的诱惑,而忽视了人民的生命和权益。这段历史也提醒我们,历史背后的真相常常是令人惊讶的,而我们需要以客观的眼光去审视过去,同时反思现在和未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