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三甲医院提醒:感染新冠后要做这件事!但是,有些误区要避开

婴童网

最近,上海多家三甲医院的医生提到,在接收的新冠病毒感染老年患者中,很多都是患有基础疾病且合并细菌感染的,常常存在营养支持不够的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艾静文在接受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采访时提醒,家庭护理中,在老人感染早期就要特别注重补充营养和液体,感染期间的能量摄入应该增加,这是协助人体抵抗病毒的重要手段之一。粥和汤水等柔软的饮食在患病期间会更易消化,但同时要注意搭配其他营养元素的摄入。

医生建议,最好的方法是一天吃两个鸡蛋,也可以是容易消化的炖蛋羹。如果实在吃不下东西,可以喝牛奶、蛋白粉或其他营养制剂等来帮助摄入能量。

不仅感染后需要补充营养,感染前也要注意补充营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多次提醒,大众要注意补充营养,通过提高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从医生们推荐的营养食品中,最常出现的就是鸡蛋、牛奶和维生素C。但上海辟谣平台发现,部分消费者选购这些产品时存在误区,因此梳理了常见的选购误区,供消费者参考。

鸡蛋

误区一:“土鸡蛋”比“洋鸡蛋”更有营养。

澄清:检测结果显示,“土鸡蛋”并不比“洋鸡蛋”更有营养。

在我国现行有效的标准体系中,没有“土鸡蛋”“洋鸡蛋”的产品分类和标准定义。消费者所称的“土鸡蛋”“草鸡蛋”等,往往是指那些在自然环境放养鸡所产的蛋,而蛋鸡在规模化养殖场通过集中管理、集中饲养产出的鸡蛋被称为“洋鸡蛋”。

然而,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曾对市售“土鸡蛋”“洋鸡蛋”等产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胆固醇、钙、铜、铁、钾、锰、镁、钠、磷、锌等40余种鸡蛋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上,未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非标准化生产、声称“农民自养”“农民自捡”的鸡蛋,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所以,建议公众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鸡蛋,而不是盲目追求“土鸡蛋”。

误区二:蛋黄颜色深的鸡蛋更有营养。

澄清:蛋黄颜色深浅与饲料有关,与营养无关。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农科专家表示,鸡蛋蛋黄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蛋鸡摄入的食物,当食物富含类胡萝卜素等色素成分时,蛋黄颜色会更深。由于消费者喜欢“蛋黄深”“蛋黄红”的鸡蛋,部分养殖户会在饲料中增加可以增加蛋黄颜色的成分,如万寿菊、斑蝥黄等。从安全性来看,只要剂量合乎标准,国家并不禁止添加这些成分;但这也意味着,若想从蛋黄颜色来判断鸡蛋的“土”“洋”或营养成分高低并不科学。

误区三:“可生食鸡蛋”更有营养。

澄清:“可生食鸡蛋”不等于“生食有营养”,煮熟的鸡蛋营养吸收率更高。

“可生食鸡蛋”与“普通鸡蛋”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前者食品安全指标更严。上海市浦东新区消保委曾对上海市场上常见的10款可生食鸡蛋和2款普通鸡蛋进行了13项食品安全指标检测,包括污染物、微生物、兽药残留等,发现12款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意味着正规企业生产的普通鸡蛋在食品安全指标上,也不亚于可生食鸡蛋。

可生食鸡蛋的营养成分也不比普通鸡蛋高,只是更适合某些特殊场景。例如,在某些菜肴中,会蘸食生鸡蛋液,可生食鸡蛋的致病菌指标更严格,所以能满足这一场景。

但从营养的角度看,煮熟的鸡蛋更有利于健康。高温烧煮不仅能杀灭鸡蛋中的大部分致病菌,熟鸡蛋中的蛋白质也更利于人体吸收和消化。据测算,熟鸡蛋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达97%,而生鸡蛋因为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消化吸收率仅为熟鸡蛋的一半。老人、孩子等群体更适合食用熟鸡蛋。

【牛奶】

误区一:奶香更浓的牛奶营养价值高。

澄清:加工工艺差异会影响牛奶香味,但并不是奶香更浓就营养更高。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程师解释,部分消费者觉得高温灭菌乳比巴氏杀菌乳更香,那是因为前者在生产过程中,生牛乳经过高温时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这种反应会让食物产生一种香气,但随之而来的是营养成分丢失。很多人会把牛奶加热到煮沸才饮用,觉得更香,这么做也恰恰丢失了大部分营养成分。

所以,选牛奶不能靠闻香味,而是看牛奶种类,要选“真正的牛奶”。

根据国家标准,牛奶可分为3类: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调制乳。巴氏杀菌乳必须100%以生牛乳为原材料;灭菌乳可以用100%生牛乳或复原乳为原料;调制乳必须使用80%以上的生牛乳或复原乳为原材料。市场上还有含乳饮料,它们的乳蛋白一般大于等于1.0%(乳酸菌饮料蛋白大于等于0.7%即可),但它们不属于牛奶范畴,属于饮料范畴。调制乳、含乳饮料都可以添加其他食品成分,包括可增加奶香味的食用香精,它们可以增加牛奶的香味,但不能增加牛奶的浓度。从原料的角度看,只有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才是“真正的牛奶”。

此外,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的原料都是100%生牛乳(灭菌乳可以使用100%复原乳,但需要在包装上标注),但两者的营养成分有差异。

巴氏杀菌乳属于人们常规理解中的“鲜牛奶”,也是国家标准明确、唯一能称之为“鲜牛奶”的种类。巴氏杀菌是指使用相对较低的热处理强度杀灭不良微生物和致病菌。通常,杀菌热处理强度越低,生牛乳中的活性物质保留得越多,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它们都是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好帮手。所以,消费者想补充营养,可优先选择巴氏杀菌乳,并可通过产品的营养成分表了解活性营养成分。

当然,高温灭菌乳也有营养,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等。

误区二:表层漂着一层厚厚奶油或煮开后会出现一层“奶膜”的牛奶更有营养。

澄清:奶油、“奶膜”均与营养无关。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程师指出,牛奶表层漂浮油脂,是因为较大的脂肪颗粒未经处理;而专业乳业加工厂加工生产的牛奶一般经过净化、均质、杀菌等多个专业阶段流程,脂肪球变小,不会出现脂肪上浮现象。没有奶油或“奶膜”,不代表没有营养。

误区三:巴氏杀菌乳因为低温灭菌才保留了活性物质,所以这类牛奶不能加热喝。

澄清:可以加热,但要注意温度,一般不超过40℃可以保证牛奶中的营养不流失。

巴氏杀菌乳和高温灭菌乳均可加热后饮用。将冷藏或常温的牛奶加热到恰好能喝时,营养价值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所谓“恰好能喝”的温度,大约是40℃。

要控制这一温度,可以采取隔水加热或小火低温加热的方式。注意,加热后的鲜奶需要及时喝完,不要留存。

误区四:乳糖不耐受人群不能饮用牛奶。

澄清:可以选用专为乳糖不耐受人群研制的牛奶,或选择酸奶。

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牛奶容易腹胀、拉肚子,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喝牛奶。目前,已有不少乳企为乳糖不耐受人群研发了专门的产品,包括0乳糖巴氏杀菌乳。通过LHT水解技术,可以将牛奶中的乳糖细化分解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仍旧保留巴氏杀菌乳所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

乳糖不耐受人群还可以选择酸奶。酸奶中含有大量有益乳酸菌,让肠胃有效蠕动。

在选择酸奶时,可通过查看产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根据国家标准,酸乳分为纯酸乳与风味酸乳两种。纯酸乳采用100%生牛乳为原料生产,除此之外只能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这两种菌发酵。而风味酸乳是采用80%以上生牛乳为原料,可添加糖、果蔬、谷物等其他食品配料或食品添加剂,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消费者可按需选择。

误区五:酸奶分层是因为酸奶坏了。

澄清:不是。

酸奶分层是由于乳清析出,而析出的水中含有乳清蛋白、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等。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酸奶分层不影响品质,也不影响食用。

误区六:常温酸奶没有营养。

澄清:常温酸奶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等营养元素。

常温酸奶在生产时,采用了热处理杀菌,灭活了乳酸菌,使菌种不会继续发酵产酸,从而实现常温保存。但这并不意味着乳酸菌就不能发挥健康作用,因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依旧保留在常温酸奶中。即使是冷藏酸奶,对肠道发挥保健作用的也是这两种发酵菌的代谢产物。常温酸奶中仍含有这两种发酵菌的代谢产物,所以也有类似的保健作用。

【维生素C】

误区一:越酸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越高。

澄清:水果的酸味并非来自维C,而是有机酸,通过口感不能判断水果中的维C含量。

水果的口感主要取决于有机酸的种类,以及有机酸与糖的比例。前段时间柠檬遭到抢购,可柠檬的维C含量并不高。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食物成分表》,柠檬的维C含量为22mg/100g,在同类水果中,比不过橙子(33mg/100g);在水果这一大类中,排名更靠后,不到冬枣的1/10(冬枣维C含量为243mg/100g);哪怕与蔬菜比,柠檬的维C含量比不过小白菜(即上海青,维C含量64 mg/100g)。

误区二:补充维生素C主要靠吃水果。

澄清:很多食物都富含维C,除了水果,蔬菜中的“维C王”也很多。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维C含量最高的5种水果分别是:冬枣243mg/100g、番石榴68mg/100g、猕猴桃62mg/100g、乐陵枣54mg/100g、大山楂53mg/100g。

维C含量最高的5种蔬菜分别是:彩椒104mg/100g、芥菜(大叶)/盖菜72mg/100g、油菜薹65mg/100g、小白菜(上海青)64mg/100g、羽衣甘蓝63mg/100g。

以上品种和数值仅供参考,不意味着没列出的其他蔬果就不能补充维C。

误区三:要吃泡腾片等维生素补充剂来补充维C。

澄清:正常情况下,通过平衡膳食就能获得充足的维C。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通过公众号介绍,《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人维C每日摄入量(RNI)为100mg,而新鲜蔬菜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200g新鲜草莓或200g新鲜西兰花就能达到上述剂量。所以,通过多吃蔬果、平衡膳食,就能满足每日维C摄入要求。

不论是食物中的维C,还是泡腾片等维生素补充剂中的维C,其功效是一致的,只是含量存在区别。天然食物不仅含有维C,还含有其他多种营养成分,所以摄入充足新鲜蔬果是补充维C的最好选择。

误区四:补充维生素C越多越好。

澄清:没必要,过量服用维C会因草酸排泄增多而增加尿路结石的风险。

瑞金医院指出,维C是水溶性物质,过量服用的部分会随着尿液排出,所以毒性很小。但是,由于维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由尿排出,日摄入超过1g、久服等,会因草酸排泄增多而增加尿路结石的风险。

此外,有高草酸盐尿症、尿路结石、痛风等症状的人群,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泡腾片等维C补充剂。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举报/反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