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人吃醋最伤身体

婴童网

食醋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常见的调味品,食醋不仅美味,而且保健功效十足,食醋保健成为一种时尚,悄然在家庭中流行,但醋未必对每个人都有保健作用,醋的副作用不能忽视。有八种人吃醋会引发各种不适,吃醋的时候可要小心了!

八种人吃醋最伤身体

1醋的功效与作用

  (1)可消化脂肪和糖

  醋中含有氨基酸和有机酸等物质,氨基酸可以促使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变成体能消耗,还可以消化身体吸收的糖和蛋白质,让新陈代谢顺利进行,适当地喝醋,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促使营养素在体内的燃烧和提高热能利用率,促进身体健康。

  (2)可利尿通便

  醋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醋有利尿的功能,少量喝醋,可有效改善便秘,肠燥便秘者,每天喝一杯加醋的凉开水,有缓解排便困难的作用,喝醋大约几周以后,便秘就会有显著的改善。身体里的废物排泄出去,体重也会因此而下降。

  (3)可减少盐分的摄取

  吃太多的盐不但身体负担大,而且还会越吃越咸,其他食物也会跟着吃多,水也越喝越多,体重不增加也很难。对于爱吃咸的人来说,不妨在菜璺加点醋,多一点醋少一点盐,不但不会感到咸度不够,反而会感到菜更加可口,嘴里也不会觉得那么咸了,

  喝水和吃其他食物的量也会减少,体态会由此轻盈起来。

  (4)可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

  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体内的矽酸过多,造成矽酸硬化所致。食醋是有效防止动脉硬化的方法之一。而动脉硬化、脑淤血病人几乎都有高血压的毛病,如果平时巧妙地吃一点醋,再加上有规律的生活,就能降低血压,进而预防患上动脉硬化和脑淤血等疾病。

2八种人吃醋最伤身体

  1.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忌用

  食醋会导致这类人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2.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

  醋不仅会腐蚀这类患者的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导致溃疡加重。

  3.正在服西药者不宜

  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

  4、空腹者不宜吃醋

  不论你的胃肠多强健,都不适合在空腹时喝醋,免得刺激分泌过多胃酸,伤害胃壁。在餐与餐之间,或饭后一小时再喝醋,比较不刺激胃肠,顺道帮助消化。

  5.骨折的人避免吃醋

  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的人应避免吃醋。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6.正在服碱性药者不宜

  正在服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

  7.正在使用抗菌素药物者不宜

  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8.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

  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少量吃醋无碍,但是任何人像打翻了醋坛子般的大量喝醋,对胃肠都刺激太大。再者,市售的水果醋或其它醋饮料里往往加入大量的糖,如果以喝醋取代开水、茶等饮料,额外增加不少热量,长期喝下去,肥胖机会大增,对控制体重更不利。

3醋的作用有哪些

  一、醋能提味,增进食欲

  我们在平时吃饭的时候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在食欲不是很好的时候,在吃饭之前食用一些醋拌的小菜就会有很好的开胃作用。并且醋里面含有醋酸,可以很好的强化胃酸的酸性,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二、醋能祛腥解腻

  在制作水产品或肚、肠、心等动物内脏时,醋能消除食物的腥臭和异味。有些腥臭味比较重的食材还可以提前用醋浸渍,这样还可以祛除一些表面附着的油脂。

  三、醋能“减盐”

  人们做菜的时候会发现一个现象,酸味能增加咸味,而甜味则会掩盖咸味。吃太多的盐不但会对我们的胃、心脑血管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会钝化我们的味觉,会越吃越咸,所以在做菜的时候可以多放些醋少放些盐。

  四、醋能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

  食物中的有机酸大部分能促进铁的吸收,醋酸也有同样的作用。醋酸有加强胃酸将植物食物中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部分的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离子,进而在小肠被吸收的作用。

  五、醋能抑菌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把食物泡在醋中可以防腐就是证明。所以在病毒性感冒易高发的时候,可以在炒菜、凉拌菜时加入适量的醋,既可以开胃,还可以抑菌。

4吃醋竟然有禁忌

  1、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

  醋酸能改变人体局部环境中的酸碱度,这样就会使正在治病服用的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引发不良后果。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在肾脏中形成结晶,损坏肾小管,因此服用此类药物时不宜食醋。正在服用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物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使药物失去药效。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也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下药的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2、服用“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

  醋有收敛之性,祖国医学认为:醋能收敛。当解表发汗的中药如复方银翘之类的药物进入人体后,促进人体汗孔打开发汗排毒,如遇到醋会发生变化,醋会引发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的正常治疗,从而干扰中药解表发汗作用的发挥。

  3、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食醋。

  醋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进入人体后,会促使胃液增加,加强胃酸的消化功能,但由于其含有的丰富的有机酸进入人体胃部后,会腐蚀胃肠粘膜加重溃疡病的发展,并且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使胃酸增多,溃疡加重,故这类患者对醋的食用要有禁忌。

  4、对醋过敏及低血压患者不宜食醋。

  因食醋而导致身体出现过敏发生皮症、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体质的人群及一些对醋有不适者应谨慎食用,防止由于食醋而引发过敏不适。低血压患者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发生头昏、头晕、头疼、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故低血压患者对醋的食用要有禁忌。

5醋能减肥吗

  醋是厨房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多吃醋可以促进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容、减肥的功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如何吃醋瘦身。

  醋一直是我们烹调食物的好帮手,使料理更入味、可口。

  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是黑醋。

  黑醋是由酿造糯米醋与多种发酵蔬果、辛香料调和而成,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枸橼酸,又是热量代谢过程中的必备物质,效果也就高于其他的醋。

  窈窕醋

  摄取过多肉类、油脂食物与甜食,会使血液浑浊,造成能量的不完全燃烧,使代谢变慢,容易发胖。

  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而其中的枸橼酸,能加速血液畅通,改善血液浑浊状况,将体内多余脂肪燃烧,转变成能量,不易发胖。一般来说,只要1天的摄取量有20~40ml,即可发挥减重的功效。“醋”进窈窕的方法很多,只要不要过量,吃的同时多一点酸,妳也可以展现夏日窈窕风采!

  喝醋减肥的正确方法

  1、冰糖醋方

  适用: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等。

  原料:冰糖150克,香醋250克。

  做法:将冰糖捣碎,放入瓶内,倒入香醋浸泡至溶化,即可服用。

  服法:每日三次,每次(饭后)服10毫升。

  功效:减肥瘦身,消食降压。

  适用: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

  2、花生醋方

  原料:花生米300克,香醋500克。

  做法:将花生米洗净,晾干,放入瓶内,倒入香醋密封,浸泡8-10天,即可食用。

  服法:每天一次,每次早餐空腹食花生米10-15粒,连服3个月。

  功效:清血脂、祛脂肪,减体重。

  适用:肥胖症、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

  3、蛋醋减肥方

  原料:鸡蛋1个,香醋浸蛋液500克。

  做法:将鸡蛋洗净,整个放入大口瓶中,倒入香醋浸蛋液密封,浸泡30-35日,待蛋壳完全消失,只留一张薄皮时,用干净筷子捅破,拌匀混和,即可食用。

  服法:每日一次,每次一盅醋蛋液与一杯凉开水混合后服用。

  功效:减肥瘦身,祛祛斑润肤。

  适用:肥胖症、面部黑斑。

  4、黄豆醋方

  原料:黄豆250克,香醋500克。

  做法:将黄豆洗净后,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熟香,待冷却后放入瓶内,倒入香醋浸泡10天,即可服用。

  服法:每日2次,每天随量食用。连服3个月。并配合节食,有良好的瘦身效果。

  功效:瘦身降脂、消积降压。

  5、洋葱醋方

  原料:洋葱200克,香醋80克。

  做法:将洋葱与醋一起搅拌来吃。

  服法:早晚各吃一次,每次大约吃60克,如果觉得太多,可改为一天吃一次,但见效的时间会相对长,同时维持营养均衡的饮食。

  功效:增加皮肤弹性,利尿排毒,达到瘦身的效果。

  6、红薯醋方

  原料:红薯500克,香醋80克。

  做法:将红薯洗净,切成滚刀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八成熟时,在倒入香醋一直煮至熟软,即可食用。

  服法:每天1剂,分2-3次食用。

  功效:瘦身通便,利尿消肿。能保持人体动脉血管的弹性,防止心血管脂肪沉积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少皮下脂肪,对人体有良好的健美作用。

  适用:单纯性肥胖症,急慢性肾炎所引起的水肿。

  醋作为一种常见调味料,不仅仅适用于上面介绍的6种食疗方,很多菜都可以加醋,而且加醋会变的更美味,想减肥的话可以多吃些醋,但是一次不能太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