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做好5点预防小儿厌食症

婴童网

厌食主要是指食欲不振,不喜进食。本病症属中医“疳积”范畴,多为乳食积滞,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所为,当以健脾益胃、消食导滞为治。家长们在孩子的生活中积极的做好以下5点,可有效地防治小儿厌食症。

积极做好5点预防小儿厌食症

1小儿厌食症的病因

  全身性疾病的影响(20%):

  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疾病尤为明显,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厌食。

  药物影响 (20%):

  许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也可导致厌食,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微量元素缺乏及某些内分泌素不足(15%):

  锌缺乏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气候影响(10%):

  如夏天炎热也是引起厌食的原因。

  喂养不当 (10%):

  这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城市尤为明显,原因是家庭经济改善,市场儿童食品供应增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乱吃零食,过食冷饮,乱给“营养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反使食欲下降。

  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10%):

  仅指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类厌食,发病因素与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精神刺激:如小儿受到强烈惊吓之后,精神萎靡,活动受抑制,食欲降低,这种厌食,往往时间不会太长,恐吓心理过去食欲也就会恢复。

  2、亚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离开亲人及熟悉的环境进入托儿所或其他新环境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食欲降低,有时饭后出现呕吐,家庭不幸或父母离异等。

  3、错误教育的影响:

  ①家长对儿童要求过高,限制自由,阻止与其他儿童玩耍,或限制他想去的地方,影响其情绪,使食欲降低。

  ②家长过分注意儿童进食,反复诱导或以威胁手段致反感而厌食。

  4、顽固性神经性厌食:个别女孩神经性厌食可十分严重,病人极度消瘦,无力,与严重营养不良有类似之处,如体温偏低,怕冷,心率减慢,血压偏低,肢端发绀,年长女孩有闭经,贫血,并有维生素,蛋白质缺乏的特征。

  发病机制

  1、疾病影响:急慢性疾病可导致胃肠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厌食,当今已受到重视,几乎所有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微生态失衡,造成腹胀,恶心与厌食。

  2、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可影响胃肠功能,降低消化液分泌,消化酶活性降低,胃酸减少等,致消化功能下降引起厌食。

  3、喂养不当:正常儿童每隔3~4h胃内容物排空,血糖下降,就会产生食欲,喂养不当或饮食习惯不良,如吃饭不定时,饭前吃零食或糖果,胃内总有东西,血糖不下降,就不会有食欲。

  4、情绪因素:强迫喂食,引起儿童反感,各种影响儿童情绪的因素,均可导致厌食。

  5、顽固性神经厌食:患儿内分泌检查,尿内17-羟类固醇排出低于正常,血浆皮质醇的含量正常或偏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对地塞米松的反应受到抑制,这些变化亦可见于重度营养不良,有人提出此类病人可能有间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缺陷,是为病理基础,此外神经性厌食时,血浆生长激素对低血糖反应减弱,而其他营养不良则正常或加强,厌食患儿对左旋多巴的反应亦受损害,这两种反应与边缘系统下丘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有的作者怀疑与下丘脑调节食欲的整合中枢功能紊乱有关。

2积极做好5点预防小儿厌食症

  1、培养饮食习惯

  预防小儿厌食症,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婴儿时期起就要注意进食要定时定量,一般儿童每日3餐,每餐间隔4-5小时;幼儿每日4餐,每餐间隔3-4小时。这样才能使孩子产生正常的空腹感,促进胃液正常分泌。1岁以后则应培养小孩自己进食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进食的兴趣。

  2、注重体育锻炼

  适当增加小孩户外活动的时间,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及轻微的家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消耗能量,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3、注意用餐环境

  吃饭应有稳定而安静的场所和轻松愉快的气氛。愉快的情绪可兴奋大脑皮层的进食中枢,提高食欲。大人和小孩最好能一起吃饭,要教育小孩集中思想,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吃饭时,家长切忌批评训斥孩子,也不要在吃饭时逗小孩玩。孩子拒食时不要坚持引诱,更不要强迫进食。可在饭前给孩子吃点山楂等酸性水果,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必要时还可口服食母生、多酶片等帮助消化。

  4、适当控制零食

  不要给小孩太多零食、饮料等。中医认为,甘则令人中满,果汁型饮料中糖分含量较高,儿童饮用后腻胃滞脾,且孩子可从饮料中获得不少热能,从而影响正常进食,久而久之形成小儿厌食症。因此,要控制小儿的零食及饮料摄入,必要时,可给小孩吃少量干鲜的果品、酸奶或新鲜果汁。

  5、试试药袋疗法

  药袋疗法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达到健脾开胃,和胃消积的作用。可选用中药高良姜、青陈皮、荜茇、苍术、薄荷、川椒各等量,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置于胸前,每月1剂,1月为1疗程,连续戴1-2个疗程;或黄芪、炒白术、焦山楂、炒六曲、炒内金、皮硝各10克,陈皮、广木香、砂仁各6克,共研细末,放入布袋中,置于肚脐处,适当固定,每月换药1次,1月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3小儿厌食症的症状

  1、年龄: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有明显食欲低下者,多为疾病所致,特别应注意败血症,结核病,佝偻病和各种营养缺乏症等,幼儿和年长儿要特别注意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和情绪等神经精神因素的影响。

  2、家庭环境情况:家庭条件较好的子女,因过分溺爱,过分担忧小儿健康和营养,采取诱骗,打骂,多给零食等方法,企图让小儿多吃,结果常适得其反,一些父母对子女不够关心,影响小儿情绪和食欲。

  3、食欲减退的程度:轻度食欲不良可能是正常个体差异或零食过多等不良习惯所致,严重食欲减退或拒食常提示潜在疾病的存在。

  4、有无伴随症状:虽有轻度食欲不良,但小儿活泼,愉快,精神饱满无症状者,多为正常,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热者,多系结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疼和便血者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少汗和发育不良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额,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系佝偻病。

  遇有厌食患儿,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作好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化验,分清是否由于全身或消化系统疾病引起,是否药物影响,有否微量元素或内分泌素缺乏,还要调查患儿家庭,托儿所及学校环境,有无不良精神刺激与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然后确定病因。

  临床上,常有家长自诉小朋友食欲不好,是不是得到“厌食症”呢?其实,并不是凭“食欲不振”就诊断为“厌食症”,所谓的厌食症,必须先排除宝宝是否罹患有感冒或内科慢性疾病(例如:长期泄泻,慢性肝炎,肺结核),如果是因为上述原因,此时的厌食是自然的,等到疾病痊愈后,厌食应该会改善;真正的厌食是指小朋友长时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吃,这种情形一般连续两个月以上,如此,才符合所谓的“厌食”。

4小儿厌食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超声检查

  反映患儿的胃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

  2.微量元素检查

  查明小儿是因为缺了哪种微量元素引起的厌食或者异食癖。

  3.血糖

  反映机体内环境是否平衡,作为排查的依据。

  4.血清心肌酶谱

  监测观察全身各脏器功能损伤程度,看看是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厌食症。

5小儿厌食症应该如何护理

  ①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小儿喂养的健康教育。我们采用在儿科候诊区域设置健康宣教栏的形式,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内容,方便小儿的父母阅读。采用健康小册子发放给前来做儿童保健的父母们。采用定期举办小儿喂养培训班方式,与小儿的父母们沟通,教会他们如何做好小儿的喂养事宜,让父母,特别是妈妈们掌握一些营养学知识,从小儿的生长发育出发,而不仅仅从口味出发来选择食物的种类。掌握针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需要的烹饪技术,使小儿少食或不食油煎、油炸食物,尽量保持食物中的营养素不被破坏,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做到形式多样,花色繁多,以吸引小儿,促进小儿的食欲。注意各种营养的搭配,使小儿获得均衡的营养。不喝甜味饮料,尽量不给零食。培养小儿摄入多品种食物,使营养吸收更全面,避免食物单一化。保证每天的热量供应,保证各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和合理分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应为1:3:6,三餐的热量分配应为:早餐20%~30%,午餐30%~35%,晚餐25%~30%,两次点心共占10~15%。

  ②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每日三餐要准时,尽量让小儿和大人同桌用餐,多鼓励,不训斥,营造就餐的良好氛围,要使孩子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进餐,即使有时孩子进食不好,家长也不要着急,不要威胁恐吓孩子进食,也不要乞求孩子进食,一餐不吃,不必顾虑,也不要用零食补充,下餐饿了自然会吃,当孩子不愿吃某种食物时,家长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引导小儿尝试这种食物,要做到既不无原则迁就,也不过分勉强。用餐时让小儿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专心吃饭,不看电视、不到处乱跑,每餐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家长不逗小儿玩耍,也不要追着喂,以免分散小儿的注意力,培养自主进食的好习惯。坚持下去,就会给小儿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③家长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用暗示的方法诱导孩子的食欲。家长可以当着小儿的面尝尝饭菜,配以夸张的表情,大声赞美饭菜如何美味诱人,可以补充身体需要,鼓励小儿的正性行为。如果小儿进食好可以给予鼓励,比如讲故事,奖励小红花等。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能挑食或偏食,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形象。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