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让你的孩子充实又快乐

婴童网

漫长的暑假生活开始了,对于孩子来说是件期盼已久的高兴事儿,可是对于家长来说却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 两个月的假期该如何过呢?是让孩子沉溺于游戏动画中?还是让孩子奔波于各种学习班中?这显然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如何安排才能让孩子过一个即充实又快乐的假期呢?谈一下我自己的安排,供大家做个参考。

这个暑期让你的孩子充实又快乐

1家长应不应该打孩子

  对现代父母来说,“打孩子”也许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然而,从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动了手,事后又十分后悔、自责。

  英国与美国的很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要不要打孩子,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寻找有力论据来加以证明的问题。就请大家一起来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剖析。

  如今,信奉“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理念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持这种观念的人肯定会反对打孩子,甚至认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无能,是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种表现。的确,在以下很多情况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错误,是因为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清楚。

  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时,再去惩罚也不迟。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为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惩罚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息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惩罚。

  4、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5、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 对不能进行体罚的。因为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2这个暑期让你的孩子充实又快乐

  1、安全型:送宝宝上托管班

  父母有时间陪孩子当然最好,但没办法的话,将孩子放在托管班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相信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上学去幼儿园,放暑假了还去幼儿园,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排斥的心理。所以家长最好事前跟宝宝商量一下,用营销手段,说服你的小顾客——你家的小宝宝。

  比如“暑假幼儿园会打散班级重新编排,宝宝能够认识到更多的新朋友!”“老师更多的是对宝宝生活上照顾而不是教学,所以宝宝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园小朋友少了,就没人跟宝宝抢玩具和滑梯了”。相信宝宝也会心动呢。

  2、实际型:送到乡下体验农村生活

  一般来说,孩子去爷爷奶奶家放假回来,生活自理能力会有退步。那是因为老人家总喜欢宠着孩子,包办代替多,给孩子买很多零食,在午睡上又对其不加节制,生活规律会变得比较乱,所以家长普遍觉得和爷爷奶奶过完暑假回来的孩子比较难带些。

  尽管如此,将孩子送到乡下体验农村生活还是很有好处的,让孩子从城市生活中走出来,有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如果可以鼓励爷爷让孩子做些农活,通过实践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付出与收获的人生道理,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哦!

  3、温情型:陪孩子来一次长途旅行

  或许孩子长大后不会记得当年看过的大山大水,但旅行的意义却会给孩子或多或少的影响。旅行,让孩子认知世界,亲近自然,尊重不同文化,学会观察与发现。小编提醒家长的是,出于孩子身体情况的考虑,带宝宝旅游应该尽量选择自由行,出发前做好充足准备。

  家长也可以利用这次机会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旅游计划,让他去查找资料、计划路线行程、要带上的东西,这样的锻炼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相信这趟旅游肯定能让你的孩子受益匪浅。

  4、便捷型:请个保姆陪孩子

  请保姆照看孩子的生活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方式了,然而保姆并不一定能够教会宝宝许多知识,而且保姆的习惯也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行为,特别是有些孩子正处在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很容易会沾上一些“方言”口音,因而在保姆的选择上就需要父母多下功夫了。

  5、最充实:到早教机构、兴趣班充充电

  暑假孩子在家里无所事事?没人陪他玩?也许家长可以考虑让宝宝上早教机构或者报个兴趣班充充电哦。早教机构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自身的不足,但早教机构收费较贵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要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跟风哦。

  兴趣班在对孩子进行特长培养的同时,还可以为家长减轻一部分照看孩子的负担。适当去兴趣班学习是不错的,重要的是孩子对此真的感兴趣,强迫孩子只会得到反效果呢。

  宝宝在经历了学校一学期的学习以后,已经养成了一些好习惯,但是很多由于暑期没有好的看护,而又出现了懒散的状态,所以,家长在暑期也不要忘了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哦。

3怎么样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效率是最重要的过程,成绩是最后的结果。比如:通过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引导孩子看三国演义原著;通过看电视百家讲坛引导孩子看史记、庄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书籍,自然就促进了文言文的学习和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通过看恰同学少年等表现革命先烈努力过程的电视剧,就能逐步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和人格魅力。

  2.博览群书精益求精 知识是互动的,触类旁通。特别是英语、语文、历史是一个长期积累提高的过程,让孩子看更多的书以增加知识宽度和深度,做到积累提高。

  3.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 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暴跳如雷,甚至打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心灵深处的振颤比肉体上的折磨更有效。一次考试后不是只看孩子多少分,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回忆做题的过程、思路,找到错题的原因。

  4.发挥孩子的特长 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都会做好学生,只是平时我们要注意发现孩子的特长。孩子各有特点,有理性的;有感性的;有的记忆力好;有的理解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甚至文理科还有差异。只要我们注意发挥优势,重点解决弱项,相信孩子一定会扬起学习的风帆,掌握更多的知识。

4提高孩子注意力的6大策略

  一、听故事,答问题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都很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引起注意。但是如果孩子只是觉得新鲜、有趣才去听故事,可能并不会完全地集中注意力。如果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听完后让他回答问题,并试着复述故事内容,这样他们听故事更有目的性,有利于使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故事上来,克服粗心的毛病。

  许多家长都会认为讲故事是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家长在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故事内容要新奇有趣,情节不要过于复杂,篇幅不要太长。因为太复杂和太长都会使孩子觉得很疲惫,小学生注意保持的时间有限,因此故事的难易程度和篇幅都要考虑孩子的耐受力。其次,故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爱好,选择那些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主题,如有的孩子喜欢童话故事,有的喜欢科幻故事,而有的却是衷情于民间故事。另外,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故事的选择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再次,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有感情,生动形象,抑扬顿挫,适当地配合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与孩子进行目光交流,这样才会使孩子感觉到逼真,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其中。讲故事不是念故事,要带着感情,否则再有趣的故事,也会让人感觉到平淡乏味,吸引不了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怎样针对故事提出问题呢?我们拿“龟兔赛跑”做一个例子,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兔子和乌龟赛跑,而兔子过分自信,在途中睡觉,最后输给了乌龟。讲故事前,家长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故事的结局如何?谁赢了?”“乌龟跑得慢,兔子跑得快,可是为什么这次比赛乌龟反而赢了呢?”针对不同的故事,家长事先要准备好问题,问题要紧扣故事的主题。如果故事情节很简单,可以试着让孩子复述其主要内容。如果孩子不能准确回答或者完整复述,家长也不要责备孩子,要鼓励他们说:“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下次继续努力。”这样会大大增强他们的信心,心情愉悦,做起事来也会更有效率。

  二、大声朗读,训练注意力

  朗读就是要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在大声的朗读过程中,儿童的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活动,紧密协作,是一个复合的感知过程。在朗读中要连续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并努力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不断读、不串行,这需要聚精会神,全部精力都要指向和集中于朗读内容。对于容易注意力分散的小学生来说,大声朗读可以训练他们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分配能力。朗读也能够使孩子的大脑神经细胞处于高强度的活动状态,大脑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减少由于粗心而造成的错误。

  具体的方法是家长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时间,20分钟左右,让孩子为家人朗读一些文章。文章可由家长也可由孩子自己选择,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文章中的生字、生词不能过多,难度适中。家长要注意指导孩子朗读的技巧,要做到吐字清晰,合理断句,带着感情去朗读,选择合适的语速、语调,掌握好朗读的节奏。同时要声音洪亮,这样更容易从听觉上引起注意。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朗读活动中,并保持欣赏的态度而不是在监督他们的行为,这样孩子才能放松身心,从家长那里获得支持,增强自信,从中体验到快乐,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发挥最好的水平;否则,他们会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认为这是一项枯燥的任务,有的孩子会过分紧张,有的孩子会敷衍了事、三心二意,都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这种训练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随着注意力的不断提高,粗心的现象也会减少。

  三、劳逸结合,学习游戏两不误

  我们在第二章已经分析过,身体不适是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孩子睡眠不足、过度劳累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出现粗心的错误。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耐受性很差,所以在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后,需要适当休息,保持大脑清醒,消除大脑疲劳,下一阶段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这样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避免粗心行为的出现。

  小学生在学习和做事时缺少计划性和目的性,意志力又不强,经常玩起来就忘乎所以,忘记了写作业等学习任务,有时甚至忘记睡觉休息,造成身体劳累,睡眠不足。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制定好计划。首先,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计划表,保证正常的休息,使他们精力充沛。我们在本章第五节详细介绍时间表的制定,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帮助孩子安排好了作息时间以保证劳逸结合,还要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与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分阶段完成任务。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能保持紧张状态,才有动力。学习一段时间或完成一定任务后,就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就是正强化。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及其他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任务计划,并结合孩子的喜好安排游戏内容和时间。同时,要注意到孩子的学习任务不仅要规定数量,还要保证质量,避免孩子急于去游戏而敷衍了事,对孩子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要予以监督,要让孩子明确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可以去玩耍。

  四、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大大提高,潜力也会充分发挥,兴致勃勃、心情愉快。有不少小学生上课走神,看书瞌睡,讨厌学习,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这时他就会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父母“逼我学”。让孩子去学他感兴趣的知识、技能,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就不会粗心了。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要培养孩子对某一学科的兴趣,首先要加强对本学科意义的了解和认识。美国近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要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家长应该给孩子讲学某门学科的重要性,让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如学习数学,不简单是为了计算,其他学科的学习也离不开它,数学是物理、化学、计算机、建筑等学科的基础。另外,现实生活中也离不开数学,小到商品交易,大到做生意、开公司,都需要和数学打交道。

  家长们还要鼓励孩子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孩子不仅巩固了已学知识,也加深了对知识价值的认识。鼓励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去工厂、农场参观,让新鲜事物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进而将其迁移到学习上去。有的孩子很贪玩,喜欢飞机模型,家长就教导他自己动手做飞机模型。在做飞机模型过程中,家长有意识让他去测量、计算、画图,这样就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家长也可以经常为孩子举一些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与孩子共同探讨知识的用处,会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另外,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多读书,让孩子知道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还很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明白“学海无涯”的道理,这会引起孩子内在的不平衡状态,转化为对知识的需要。心理学上认为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有了这种动力,自然会增强探索知识的欲望,使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要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就是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产生对知识的需要,还有就是要他们了解知识的用途,懂得一门学科的实际意义,明确学习的价值。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集中注意力,远离粗心的毛病。

  五、排解困扰,快乐成长

  在第二章我们分析过,情绪困扰也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注意力不集中,又导致了孩子粗心。因此要克服粗心,家长要帮助孩子解除情绪困扰。生活中尽管我们努力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尽量使孩子无忧无虑。然而事实上,孩子和成人一样面对快速发展、瞬息变化的社会,接受着成长和学习的挑战,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他们心智还未成熟,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远不及成人,因此在情绪上常常受到困扰。

  家长要尽量避免使孩子产生焦虑。许多孩子的情绪困扰来自家长的压力与责备。孩子害怕考试,担心成绩不好家长训斥,为此经常心猿意马,甚至胡思乱想,不能集中注意力。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孩子们自然就无法专心学习。考试时,担惊受怕,怯场晕场,思维随之僵化,效率也就降低,更是容易出错。

  因此,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优点与进步,而不要总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和不足。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应该祝贺他,更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别人孩子的长处。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孩子取得一点儿小的进步,就可以说:“你真棒,真是个乖孩子。”要拥抱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当孩子犯了小的错误或考试成绩分数不高,也不要过分指责孩子,只要指明他们存在的问题,让他们下次小心注意就可以了。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行要得体,避免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另外,孩子白天基本都在学校,总会在学校受到各种刺激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因而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的心理安慰师,注意适时排除孩子内心的忧虑。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不良,就要与孩子谈心、聊天,了解情绪反常的因素,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来。家长们要安慰、鼓励他们,让他们明白“不可能做什么都一帆风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讲述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陷于困境后,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我,最终摆脱困境而成就一番事业的典型事例,鼓励他们以此为榜样,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六、体验艰辛,磨练意志

  意志对注意力有着重要影响,意志力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过程的维持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学海无涯苦作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意志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还是比较差的,意志比较薄弱,要为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活动,通过活动进行锻炼,挑战自我,培养意志品质,从而提高注意力,改掉粗心的毛病。

  家长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要善于把他们置于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面前。当他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使他经过努力克服困难,通过实践活动磨炼出坚强的意志。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带着孩子去登山,与孩子进行登山比赛。登山比赛是一项需要意志力的体育运动,没有足够的毅力,就难以达到顶峰。在与爸爸妈妈的竞争中,孩子会努力克服困难,争取第一。这样,他们不仅磨炼了意志,同时也体会到登上顶峰的成功与喜悦。经过类似的多次训练,孩子就学会控制自我,增强自控能力,在学习中,就会减少分心的现象。

55件事情你必须教给孩子

   1.阅读

    这是一个提倡阅读的时代,读一本好书能看见另一个世界,阅读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提高到另一个层次,能够让人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思考问题,所以,父母从小就给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

   2.健康

    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而好的生活习惯则是身体健康的基石,父母要从小就给孩子培养一个好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坚持运动。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一项运动,这样既能锻炼了孩子的身体,也能在运动中增强孩子的意志力。健康不廉价,但是那些可以造就健康的东西却很廉价!

   3.学会理财

    生活中无法避免地要谈到钱的问题,人是无法免俗的,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金钱观,要让孩子小时候不浪费钱、勤俭节约,等孩子长大以后,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理财方式,信用卡的使用、贷款的注意事项……这些都对孩子未来的生活都挺重要。

   4.旅游

    还记得红遍整个网络的那句话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确,一个人的眼界、见识若想要提高,旅游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去不同的地方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地方的风俗文化,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和眼界,让孩子成为一个博闻多才的人。

   5.社交

    人生来就是群居性动物,社会交往活动是在所难免的,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给他们一些社交技巧,让他们能够在人群中受欢迎就是好的社交的开始,此外,要让孩子广泛交往,不仅仅只是和同龄的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相处,面对长辈要如何做?面对弱小要怎么做?这些都是父母需要慢慢教导孩子的。好的社交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要父母坚持,再加上孩子自身的努力,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在这几件小事中受益匪浅,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