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育夫妇生男生女的机率

婴童网

美国新泽西州埃克桑生化科学有限公司的马克尼科利奇博士及其同事研究发现,不急于要孩子的夫妇最后生女孩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这种现象有色人种比白色人种更明显。他们的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生育与绝育》杂志上。

晚育夫妇生男生女的机率

该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过去35年内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出生比例正在慢慢地缩小。尽管目前男孩的出生率仍比女孩高,但天平正逐渐向女孩倾斜。这可能是晚育趋势造成的,尽管研究人员还不能确切地证明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尼科利奇博士指出,男孩出生率下降趋势并不明显,20世纪40年代早期男孩的出生率为51.4%,60年代早期下降到51.3%,90年代早期下降到51.22%。

尼科利奇博士及其同事查看了1964年至1988年的联邦生育数据,以确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下滑趋势,他们发现两种因素——育龄夫妇年龄的加大和非白种婴儿低出生体重者的增加,共同导致了女婴出生率的上升。

对于白种人生男生女的比例来说,父亲年龄的影响是母亲年龄的两倍。而非白种夫妇的年龄对新生儿性别的影响大致相同。另一方面,低出生体重对提高白种夫妇女孩出生率有很深的影响,但对白种人后代的性别没有任何影响。育龄夫妇的年龄和新生儿性别的联系目前仍不清楚。低出生体重和婴儿性别的关联可能与女胎的存活率较高有关。

尼科利奇博士强调,目前美国男婴和女婴比例差异很小,而且可能只是暂时性的。

延伸阅读:生男生女到底由谁决定?

生男生女历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许多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心愿生男孩或女孩。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有些人至今还认为只有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于是,媳妇生了男孩,便倍受宠爱;否则,便会受到婆婆、丈夫的白眼,成了”受气包“。其实,这是毫无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

古代医学早就提出许多决定胎儿性别的理论,可惜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都是不能成立的。如道藏经认为月经后单日受孕属阳为男,偶日受孕属阴成女;李东垣认为经后一二日感者成男,四五日感者成女;朱丹溪以受气于左子宫为男,受气于右子宫为女;圣济方以左动为男,右动为女;褚氏医书以血裹精成男,精裹血成女。众说纷纭的理论同样出现在西方医学史中,如有人曾提出右侧睾丸负责生儿,左侧睾丸负责生女;精子进入右侧输卵管得子,进入左侧得女。后来人们注意到只有一侧睾丸者或切除了一侧输卵管者都可能儿女双全,这才推翻了这些荒谬的理论。直到200年前,人们对性分化的理论仍然是空白。荷兰人安托尼万·列文胡克于1677年首先在显微镜下见到精子,150年后德国人贝尔首先看到哺乳动物的卵子,这才以科学奥秘取代了古代关于受孕的种种故弄玄虚的神话。而生儿育女的秘密是美国人麦克鲁格1902年揭开的,他发现了决定性别的染色体X和Y。

(责任编辑:zxwq)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婴童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