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编辑大鱼 七分妈妈
今天,最影响宝妈们心情的新闻,大概是来自香港检测出来的多款婴儿奶粉含有致癌物了,在不放心国产奶粉的今天,许多宝妈大声疾呼“港奶也靠不住了吗?”
奶粉与宝宝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究竟是怎么回事?已经用上的孩子要不要换奶粉?到底应该根据什么标准买奶粉?不要急,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致癌疑云中的奶粉
香港消委会(消委会)在8月17日宣称,他们近期检测了15款密封包装婴儿配方奶粉,发现全部样本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且有9款具有可致癌的环氧丙醇。
同时,有9款样本测出含有具基因毒性、致癌性的缩水甘油酯(GE),但低于欧盟规定的每公斤50微克上限。另外,15款奶粉样本均含有微量铅,但符合《2018年食物掺杂(金属杂质)修订规例》及食物法典委员会标准上限,不会对婴幼儿健康构成风险。这些致癌物质都是啥?这次检测出来的氯丙二醇和缩水甘油酯其实普遍存在于精炼食用油等油脂性食品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约20%的脂肪,其主要来自于生产中添加的食用植物油,因此容易造成这两种物质的污染。
实验证明,氯丙二醇会影响肾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也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会影响雄性的生殖系统,国际癌病组织将之分类似“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化学物。
缩水甘油酯也会影响神经系统、肾功能、减低生育能力以及具基因毒性。国际癌病组织将之分类列在比氯丙二醇更高级别的“可能令人类患癌”的化学物。
不过,这两种成分其实都不是主动添加物,而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经意产生的化学物,通常是油脂在精炼过程中因为要脱臭而产生的。除了奶粉外,不少含油的食品,都有氯丙二醇,其中以棕榈油所含的氯丙二醇量最高。不仅仅是奶粉,大家在平时购买食品时,也要尽量避免含有棕榈油之类的食物。
奶粉真的有问题吗?
针对这个问题,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消委会公布检测结果后不久,就在其Facebook公号上不指名地回应称,强调消委会的有关检测所参考的“欧盟标准”,只是“健康参考值”,即建议婴儿每日摄入氯丙二醇的上限,而不是针对婴儿配方奶粉所订定的“规管标准”。
而且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地都没有给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所含有的氯丙二醇制定管理标准。而缩水甘油酯也只有欧盟制定了相关标准。
同时,所牵涉的奶粉公司们也纷纷发表声明,宣称完全符合政府制定的标准。
总的来说,根据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报告中,目前里面只有一款BELLAMYS ORGANIC INFANT FORMULA,每公斤的3-MCPD含量为120微克,若按奶粉罐上的建议喂奶量喂哺婴儿,1个月大婴儿每天从中摄入的3-MCPD,会超过欧洲食物安全局的每日最高容许摄入量。所以相对来说,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但是家长们因为心系宝宝的健康,而选择更换奶粉,也是有自己的合理理由和考量的。
太过担心,该如何换奶粉?由于这次的奶粉检查中,有好些大热奶粉中招,有些宝爸宝妈由此想要换奶粉,那么,如何平稳给宝宝换奶呢?
我们比较建议宝爸宝妈可以采取,交替渐进方式换奶。在刚换的时候,两种奶粉混合吃,在原奶粉里添加1/3的新奶粉。大约过了2-3天以后,如果宝宝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也没有厌奶的表现,就可以1/2新旧奶粉混合,吃2-3天。以此类推,原奶粉1/3、新奶粉2/3混吃,直到完全过度到新奶粉。
在换奶的过程中,有些宝宝的不适症状会比较明显,出现腹泻等症状,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以及科学换奶和冲泡奶粉。奶粉的监管还有意义吗?
在欧美,婴儿配方奶粉属于药品管制,欧美对奶粉生产的监管十分严格,对残留物的监测指标有4000多个。
国内奶粉目前为食品监管标准,但是近几年我国奶粉行业也做出很大的改革,出台了“史上最严奶粉新政”,使得通过注册的奶粉企业在技术装备水平、检验技术与能力、自有奶源基地建设、企业管理水平、职工队伍建设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和改善。
除此之外,在2019年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发布了关于《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国产奶粉市占率目标,也极大的鼓励了国产奶粉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现在的奶粉监管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所以家长们还是可以采取国内或者欧盟的奶粉标准作为一个自家宝宝的奶粉选择标准。不过,最后还是要提一下,最适合宝宝的喂养方式,还是母乳喂养,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母乳为主的喂养方法最好啦~